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2节-时间和位移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2节-时间和位移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23 08:34: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时间和位移
导学天地
学习要求
基本要求 1.了解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的情境下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3.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4.了解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5.知道时间间隔与位移、路程,时刻与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6.理解x-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利用x-t图象计算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发展要求 掌握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的条件.
说明 本章只要求一维情况下的位移矢量运算.
学法指导
时间间隔和时刻、位移和路程、矢量和标量是三对需要正确区分的物理量,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要被习惯认识所左右.位移是矢量,我们第一次接触矢量语言感到不习惯是很自然的,可以考虑充分利用有向线段表示矢量的直观、形象的特点.在理解时间间隔、时刻、位移、路程等物理量时,一定要紧扣其定义,还要多结合实例加以理解.
自主学习
知识梳理 自主探究
1.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 表示,时间间隔用 表示,时刻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 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即两个时刻的间隔).2.路程和位移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 .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的 的物理量.位移只与物体的 和 有关,与质点在运动过程中所经历的 无关.位移可以用从 到 的有向线段来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位移的 ,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 .3.矢量和标量以及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1)既有__________又有_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叫____________.矢量和标量遵守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相加遵守____________法则;矢量相加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第三章学习).(2)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若物体在t1时刻处于“位置”x1,在t2时刻处于“位置”x2,则我们就用___________来表示物体的位移,即:Δx=x2-x1. 1.怎样区分时刻与时间间隔? 2.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是什么? 3.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理解升华
重点、难点、疑点解析
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如第2 s末、第5 s初等均为时刻;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线段来表示,如4 s内(0~4 s末)、第4 s内〔3 s末(或4 s初)~4 s末〕等均为时间间隔.
例如,在图1-2-1所示的时间轴上,O点表示开始时刻,A点表示时刻第1 s末(即 1 s末)或第2 s初,D点表示时刻第4 s末(即4 s末)或第5 s初,OA、OB、OC分别表示从计时开始的时间间隔,头1 s内、头2 s内、头3 s内(即1 s内、2 s内、3 s内),OA、AB、BC分别表示时间间隔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等.

图1-2-1
2.路程和位移的联系与区别
位移是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一般情况下,路程不等于位移的大小,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等.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如质量、温度等.因为矢量是有方向的,所以在描述一个矢量时,只表示出大小是不够的,还应表示出其方向;而标量只要知道其大小就可以了.
矢量和标量的本质区别不是在于有没有方向,而是在于运算法则的不同:标量相加遵从代数运算法则,矢量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释】 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点出发,向北走了40 m,到达C点,然后又向东走了30 m,到达B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第二次的位移和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即代表他的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的位移),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如图1-2-2所示,有向线段AC表示第一次的位移,有向线段CB表示第二次的位移,有向线段AB表示两次行走的合位移,因为在行走过程中,位置变化的最后结果是从A到达B,其大小分别为:AC=40 m,CB=30 m,AB=50 m.如果两次位移直接相加,其和为70 m,而我们求出的合位移大小为50 m,可见合位移并不是两个位移大小直接相加的结果.

图1-2-2
答案:见解析
例题剖析
应用点一: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认识
例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天津开往德州的625次列车于13 h 35 min从天津发车
B.某人用15 s跑完100 m
C.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19 h开播
D.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E.某场足球赛开赛15 min时甲队攻入一球
试解:__________.(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
解析:A、C、D、E中的数据都是指时刻,而B中的15 s与跑完100 m这一过程相对应,是时间间隔.故选B.
点评: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位置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量相对应(如位移).关键是要根据题意和上下内容去理解它的含义.
拓展练习1-1:以下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 s指时刻
B.第3 s末和4 s初是指同一时刻
C.高考数学考试时间是2 h指时间间隔
D.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9点整指时间间隔
应用点二:路程和位移的比较
例2: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
B.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
C.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
D.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试解:___________.(做后再看答案,效果更好.)
解析:位移是矢量,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不一定与质点运动方向相同,如物体做曲线运动中,所以A错;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因此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关系是:路程大于或等于位移的大小,所以B对,C、D错.故选B.
点评:不可简单地把标量理解为是矢量的大小,二者没有必然联系.
拓展练习2-1:从高为5 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 m
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 m
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 m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 m

应用点三:体会矢量相加与标量相加的不同
例3:一质点沿着一条直线先由A点运动到B点,再由B点返回运动到C点,已知AB=30m,BC=40 m,如图1-2-3所示,试分别写出质点从A到B;从B到C;从A到C三段的路程和位移.

图1-2-3
解析: 路程就是路径的长度,所以质点在三个阶段的路程分别为:xAB=30 m,xBC=40 m,xAC=xAB+xBC=70 m,质点在三个阶段上的位移分别为:xAB=30 m,方向由A指向B,xBC=40 m,方向由B指向C,xAC=10 m,方向由A指向C.
答案:见解析
点评: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像路程这样的标量相加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像位移这样的矢量相加不遵从算术加法的法则.
拓展练习3-1:A、B、C三地彼此间的距离均为a,如图1-2-4所示,物体以每秒走完距离a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折线经B、C点又回到A点.试分析说明从运动开始经1 s、2 s、3 s,物体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各是多少?

图1-2-4
教材资料探究
1.教材第15页“思考与讨论”
提示:见例释.
2.教材第15页“图1.2-5”
提示:坐标变化量Δx=xB-xA=-2 m-3 m=-5 m.
自我反馈
自主学习
1.点 线段 位置 位置变化
2.长度 位置变化 初始位置 终止位置 路径 初位置 末位置 大小 方向
3.大小 方向 标量 算术加法 x2-x1
例题评析
拓展练习1-1:BC
拓展练习2-1:A
拓展练习3-1:a,a a,2a 0,3a
演练广场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表示时刻的是( )
A.3 s末 B.前3 s内 C.第3 s内 D.从3 s末到4 s末
2.下列说法中表示同一时刻的是( )
A.第2 s末和第3 s初 B.前3 s内和第3 s内
C.第3 s末和第2 s初 D.第1 s内和第1 s末
3.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表示时间短,时间间隔表示时间长
B.1 min只能分成60个时刻
C.物体在5 s时指物体在5 s末时,指时刻
D.物体在5 s内指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时间间隔内
4.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
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这时位移和路程是同一物理量
5.下列哪种情况下指的是位移( )
A.机动车里程表上所显示的千米数
B.标准田径场跑道的周长是400 m
C.乘火车或飞机由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 080 km
D.计量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6.如图1-2-5所示,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圆从A经过B到C的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图1-2-5
A.4R,4πR B.4R,-2πR
C.-4R,2πR D.-4R,-2πR
7.从水平匀速运动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地面上的观察者以地面为参考系,观察被投下的物资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资是竖直下落的,其位移的大小等于飞机的高度
B.物资是沿曲线下落的,其位移的大小大于飞机的高度
C.物资是竖直下落的,其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
D.物资是竖直下落的,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8.某人站在楼房顶层从O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上升最大高度为20 m,然后落回到抛出点O下方25 m的B点,则小球在这一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规定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A.25 m、25 m B.65 m、25 m
C.25 m、-25 m D.65 m、-25 m
能力提升
9.如图1-2-6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B,初位置的坐标是xA=-2 m,末位置的坐标是xB=3 m,它的坐标变化量Δx是多少?位移是多少?

图1-2-6
10.一操场跑道全长400 m,如图1-2-7所示,其中CD和FA为100 m长的直道,弯道ABC和DEF均为半圆形,长度各为100 m.一运动员从A点开始起跑,沿弯道ABC和直道CD跑到D点,求该运动员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位移.

图1-2-7
11.紫珠拿出了一枚一元硬币,绿妹找来了一把刻度尺,她们想办法测出了硬币的直径,然后令它在水平课桌上沿直线滚动了10圈,她们合作探究,提出了下面的问题,请你帮她们来解决,你也可以亲身体验一下哟!问题:
(1)硬币圆心的位移和路程相同吗?如果不同,各是多少?
(2)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位移和路程的大小是否相同?
拓展阅读
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 m~200 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
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
读后一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这三个问题涉及哪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答案:位置 位移 路程




参考答案:
演练广场
1.A 2.A 3.C 4.ABC 5.CD 6.C 7.B 8.D
9.解析:坐标变化量Δx=xB-xA=[3-(-2)] m=5 m,坐标变化也就是物体的位移,其大小为5 m,是正值,表示位移的方向沿Ox轴的正方向.
答案:5 m 5 m,方向沿Ox轴正方向
10.解析:设半圆形弯道半径为R,则有πR=100 m
所以R= m≈31.85 m
运动员的位移大小为x=≈ m≈118.57 m
位移方向由A指向D,与AF成夹角φ,
则有:tan φ==0.637 0
查三角函数表得φ=32.50°
运动员的路程x′=xABC+xCD=100 m+100 m=200 m.
答案:200 m 118.57 m,方向由A指向D与AF成32.50°角
11.解析: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了硬币沿直线滚动一圈后圆心和圆周上一点A的运动情况,设测得1元硬币的直径为2.5 cm,则:

(1)由图可知硬币圆心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均为π×2.5×10 cm=78.5 cm.
(2)硬币圆周上的每一点的位移大小为78.5 cm,其运动轨迹为一摆线,如图所示.硬币沿直线运动滚动10圈时,圆周上每一点的路程为图中摆线长的10倍,两者大小不同.
答案:(1)相同 78.5 cm (2)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