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战火纷飞百余载,
朝阳初起忆江南。
上述文字都在怀念“江南”,尤其是白居易的词,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你知道江南是在哪里吗?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得到开发的吗?
统治腐朽、皇帝昏庸
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
五胡内迁
西晋的兴亡:
266年司马炎--316年司马衷
温故知新
东晋的建立
317年
都城:
建康
人物:
司马睿
时间:
东晋的政权特点
东晋依靠北方南迁和南方本地的世家大族建立其统治,大权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
“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初期,以祖逖北伐为代表,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但最终未能收复中原。
(二)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南
朝 宋 刘裕 420年—479年
建康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宋
420年
齐
梁
陈
南北朝政权的变化
南朝
衰落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惨遭烧杀抢掠。自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朝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
宋武帝
宋文帝
梁武帝
梁武帝晚年刚愎自用,笃信佛法,纵容邪恶,政绩下降。他曾四次出家,每次均由大臣耗费亿钱将其“赎回”。而且乱建佛寺,其幕僚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萧衍信佛、倡佛之后,没有精力再理朝政,重用奸臣,造成朝政昏暗,酿成“侯景之乱”。
梁武帝出家
侯景,本为东魏叛将,被梁武帝萧衍所收留,因对梁朝与东魏通好心怀不满,遂于548年以清君侧为名义在寿阳(今安徽寿县)起兵叛乱,549年攻占梁朝都城建康(今江苏南京),将梁武帝活活饿死,掌控梁朝军政大权。侯景起兵后相继拥立又废黜三个傀儡皇帝,最后于551年自立为帝,国号汉。梁湘东王萧绎在肃清其他宗室势力后,派徐文盛、王僧辩讨伐侯景,战局逐渐扭转;驻守岭南的陈霸先北上与王僧辩会师,于552年收复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叛乱终于平息。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gēng)鱼,或火耕而水耨(nòu)…无积聚而多贫。”
——司马迁《史记》
江南……民户繁育……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讨论:汉朝时的江南与南朝时的江南有什么相同
与不同?
史记描述的是秦汉时期,江南还未得到开发,而宋书的描述中,江南地区已经得到了开发。
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人烟稀少,经济相对落后。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梁)沈约《宋书》
《宋书》描述的江南非常富裕,经济发达。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福建
广东
口南迁
阅读课本p84第1段,总结江南地区发展的原因
4、江南民众的共同努力
1、北方人口的南迁
(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3、江南相对安定,战乱较少
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1.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提供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工具。(主要原因)
2.南方有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
3.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4.统治者政策:奖励耕织、兴修水利。
5.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
要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要有充足的劳动力;
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今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1.农业方面:
南方牛耕
水碓
水磨
秦淮河坝复原图
(1)开垦荒地
(2)兴修水利
(3)改进技术
(4)多种经营
施肥
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 (南朝·梁)沈约:《宋书·沈昙庆传》
锦质护膊
红地云珠日天锦
2.手工业方面:
(1)缫丝织布
(2)制瓷
(3)冶铸
(4)造船
(5)造纸
(6)制盐
东晋织成履
南朝青瓷莲花尊
莲花尊通高85厘米,口径21厘米,底径20.8厘米,被称作“青瓷之王”。
灌钢法
南北朝时期发明了灌钢法,即利用生铁碳高、熟铁碳低的特点,将熔化的生铁液灌到熟铁上以改变碳分子,生产出硬度高、性能好的钢。 灌钢法的出现,提高了钢的质量,产量大增,达到了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钢广泛应用到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制作上,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商业方面:
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梁都之时,城中二十八万户,西至石头,东至倪塘,南至石子冈,北过蒋山,东西南北各四十里。”
——《金陵记》
丹阳(今南京)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贩,君子资于官禄,市厘列肆,埒于二京(超过长安、洛阳)。
——《隋书·地理志下》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能有多个中心。
“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1、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2、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培养人才。
思考: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启示?
课堂小结:
东晋
南朝
东晋的建立
前秦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
南朝政权的更迭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表现影响)
1.“王与马,公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
A.西汉 ?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闻鸡起舞”、“中流击楫”,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这两个成语称赞了哪一人物的报国志向( )
A.曹操 ? B.王导 C.祖逖 D.王敦
3.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下列关于南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
B.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C.皇帝往往控制长江下游一带
D.宋武帝时,发生了大规模叛乱
4. 南朝时,以为北方的商人要去江南地区最繁华的城市去采购丝绸和瓷器,他们最应该去的城市是( )
A.广州 ? B.建康
C.扬州 D.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