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34张PPT】【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辛亥革命【34张PPT】【统编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2 21: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同盟会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目的
推翻清政府统治,
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
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革命纲领和革命思想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看看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革命者们做了那些事……
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创办的革命组织
兴中会
同盟会
第9课 辛亥革命




1900-190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技术

制度

思想文化




鸦片战争
1840-1842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洋务运动
19c60y-90y
戊戌变法
1897-1898
义和团运动
19c末-1900
抗争史、探索史
屈辱史
地主阶级:失败
帝国主义开始逐步侵入中国
清政府出现统治危机
资产阶级维新派:
走不通
一、辛亥革命的背景和准备
1、回望过去——辛亥革命的背景
农民阶级:失败
农民阶级:再次失败
2、辛亥革命的准备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清政府:统治危机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义和团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1、革命的的背景
为了革命,你认为同盟会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
同盟会(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寻求革命
失败
3.钱(经济)
1.人(组织)
2.目标(思想)
3.钱(经济)
1.人(组织)
2.目标(思想)
兴中会、同盟会等
2、辛亥革命的准备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指导思想
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筹钱
华侨被孙中山称为“革命之母”
革命志士的革命活动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冈起义
惠州七女湖起义
钦廉上思起义
云南河口起义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二、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lǐ)起义
材料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湖南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载道。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中国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等从日本回到湖南联络会党,宣传中国同盟会革命纲领,确定了江西萍乡、湖南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萍乡方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主力。
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党首领龚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中国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军不幸失败,刘道一等人牺牲。
在什么时间?在哪里?谁领导的?结果和影响是什么?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声望由此大振,激起全国的革命风潮。
刘道一(1884~1906),祖籍湖南衡山,生于湘潭。
1904年,加入华兴会,联络会党准备起义,事败后流亡日本。
次年,参加中国同盟会。
1906年秋,刘道一参与领导的萍浏醴起义在返回长沙途中被捕。
同年12月31日,他被清政府杀害于长沙浏阳门外,年仅22岁。
他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蔡绍南(1865-1910),字秉章,萍乡市高田村人。
青年时期的蔡绍南曾赴湘求学,后东渡日本留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
同年夏天,受黄兴指派,策动萍、浏、醴起义,后起义失败。为逃避追捕,潜往广西。
1910年7月13日病逝于广西昭平县富罗乡。
1、萍浏醴(lǐ)起义
《时报》关于萍浏醴起义的报道
革命志士的革命活动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2、浙皖起义(安庆、绍兴起义)
时间来到1907年夏天,让我们一起认识两个革命英雄……
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 -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绍兴府山阴东浦镇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1904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
1905年在绍兴创立体育会,后又创立大通学堂,规定入校学生均为光复会会员,参加兵操训练。同年冬赴日本学军,因患眼疾未能如愿。
1906年归国,赴安徽任武备学堂副总办、安徽巡警学堂会办。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徽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机,在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激战4小时,失败被捕,次日慷慨就义。
2、浙皖起义(安庆、绍兴起义)
心却比,男儿烈!
身不得,男儿列,
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浙江山阴人,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 ,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生于官宦世家,1904年7月,不顾丈夫王廷钧的反对,自费东渡日本留学,广交志士。1905年7月,参加同盟会。
1907年1月14日,创刊《中国女报》,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这两个人做了什么事情呢?
1907年3月,安庆会晤,决定浙皖两省联合起义。
1907年6月7日,安庆起义,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因寡不敌众失败被捕,慷慨就义。
同天,在安庆起义失败后,绍兴绅士胡道南出卖了秋瑾。
7月10日,秋瑾留守绍兴大通学堂。
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
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2、浙皖起义(安庆、绍兴起义)
绍兴轩亭口
2、浙皖起义(安庆、绍兴起义)
浙皖起义(安庆、绍兴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1907年夏
安徽安庆、浙江绍兴
徐锡麟、秋瑾
失败
夜深,国父绕至英文秘书日人池亨吉卧榻之旁,见其亦未入眠,乃笑谓之日:汝犹如此,我何能眠,数年辛苦,望在今宵,如能成事,亦为将来成功之开端,吾几欲闻镇南关之炮声,虽欲入眠亦不可得。
——罗刚编著:《中华民国国父实录》
(第二册),1988年版,第1015页
是什么事情让国父孙中山睡不着呢?
3、镇南关起义(广西起义)
为什么是镇南关呢?
我只有一个宿望,就是入中国帝国最南角的镇南关,悬军万里、旌旗堂堂,贯通中国帝国的中腹,而出中国帝国最北角的山海关。一出山海关,则即可送却爱新觉罗帝的末路了。盖战破满洲或彼遁窜,非脱出此重关门不可。
——吴相湘编撰:《孙逸仙先生传》(上册),
台湾远东图书公司1982年版, 第590页。
3、镇南关起义(广西起义)
1907年,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因弹药缺乏,最终失败。
黄兴
黄兴,原名轸,字廑午,从事革命活动后,改名黄兴,字克强。
1902年,选派到日本留学。
1903年,参加拒俄义勇队。
1904年,与陈天华、宋教仁等在长沙成立华兴会,任会长。
1905年,在日本与孙中山成立同盟会。后参与指挥多次武装起义。
1916年10月31日病逝。
革命志士的革命活动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结果和影响是什么?在什么时间?
谁领导的?在哪里?
4、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
4、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
黄花岗起义(广州起义)
时间
地点
领导人
结果
影响
1910年4月
广州黄花岗
黄兴、孙中山、赵声
失败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快了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
黄兴绝命书(局部)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时间 领导人 起义名称 结果
1906年冬 刘道一、蔡绍南 萍浏醴起义
1907年
徐锡麟、秋瑾 安庆、绍兴起义
孙中山、黄兴 广西起义
1910年 孙中山、黄兴、赵声 广州起义
(黄花岗起义)
归纳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志士的奋斗。
失败
什么时候是胜利呢?
三、武昌起义
1、导火线
2、时间
3、经过
4、结果
经过事件有哪些?
时间?地点?
起义的导火索?

三、
武昌起义
四川保路运动
3.经过
1.导火线:
2.时间:
光复
推翻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
武汉三镇
清王的统治朝
波及全国
湖北军政府
成立
4.结果
起义成功
谋划起义
计划被泄
星夜起义
主力: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1911年10月10日,夺取军械库
光复三镇
①光复武汉三镇
武昌首义的古城楼“起义门”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
次日, 湖北军政府成立.

②成立湖北军政府
成立湖北军政府
用枪逼出来的都督——黎元洪
武昌起义前夕, 由于革命机关被破获,起义重要领导人刘复基等遇害,孙武受伤,蒋翊武被迫逃亡。黄兴、宋教仁等革命领导人也不在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反对革命的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湖北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





全国22个省
有15个省相继独立

③波及全国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 ,支持革命,清朝土崩瓦解。
④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
材料一:1912年3月5日,《时报》上刊裁了一篇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文中描述了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的变化说:“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剪发兴,辨子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材料二: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意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四、辛亥革命的意义
①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对辛亥革命的感想……
你可以做什么?
你要怎样做?
为祖国的未来:
为自己的发展:
你想做什么?
小结
辛亥革命

革命起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安庆起义;
1907年广西起义;1911年广州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武昌起义

导火线:四川保路运动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结果:起义成功。
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经过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