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生物 14.1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上生物 14.1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3 06: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年级 八 科目:生物 第十四章 第一节 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
课时
2
主备人
所在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特征。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具有动手操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2.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绿色植物的情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
1.说出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
2.举例说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我国的珍稀植物。
教学难点
1.说出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适应。
2.说出植物各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周密的教学设计。
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
2.整理出有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方面的例子。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补充、 总结
(第1 课时)
1、导入新课:
思考问题:(1)让同学列举生活中认识的植物;(2)比较它们的形态和生活环境,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新课教学:
活动一:藻类植物
(1)创设情境:
生活中鱼塘中养鱼长时间不换水,池塘的水会呈绿色,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什么原因?
(2)实验:观察池塘水中的藻类植物
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书上P3的步骤进行探究活动,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A 你所观察到的藻类植物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的?B 它们有专门的根、茎、叶等器官吗?C 它们的形态结构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D 对于藻类植物你还想知道什么?
教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①爱护实验器材②正确使用显微镜③仔细观察。最后把学生中存在的有共性的问题拿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3)展示成果:
最后,教师把学生做的好的临时装片(衣藻、水绵)用显微投影来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概括出藻类植物的共同特征,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性。
活动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根据平日的观察,想一想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师趁此机会用课件来展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它们二者有相似之处,都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
(2)形态结构:实验:观察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及其生活习性
活动: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进行。这些植物不但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根、茎、叶中还具有机械组织和疏导组织,因此能更好的适应陆地生活。
3、课堂小结:
针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各举例三种有代表性的植物,师生共同回顾这三类绿色植物的最基本特征、生活环境,以及它们
4、自我评价:
并讨论:“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三句诗词中分别涉及到了哪几种植物?
(第2 课时)
新课内容
活动一:
教师:在初一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有关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学生:思考问题:1.绿色开花植物具有哪些器官?2.绿色开花植物的受精方式很特殊,称为什么?3.绿色开花植物又被称为什么植物?为什么?
活动二:裸子植物
教师:请同学踊跃发言关于裸子植物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总结: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都属于种子植物。但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着。(教师还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一类比较高等的植物。)
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举例说出自己知道的几种裸子植物的名称。通过成果展示和资源共享,学生知道,我国的裸子植物资源丰富,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活动三: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课前查找的资料,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来讨论“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设计思想这样的交流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表达自己见解,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通过交流使学生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护植物的情感,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活动四五:关注我国的珍惜植物
教师:让同学举例珍惜植物的例子,适当作引导。
师生:共同来关注这些稀有资源。
课内评价:学生独立完成的自我评价,思维拓展2,然后组内互评。
设计思想在校园内举办植物图片展,让全校同学都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在全校发出倡议,让大家用实际行动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引导学生共同认识到:植物形形色色,形态各异,生活环境各异,植物世界五彩缤纷,绚丽多彩。
有的说是鱼排出的粪便染绿的。有的猜水中生有绿色植物。有的说是因为水中生有大量的藻类植物……
通过学生课前查找的资料和课上的观察、讨论和交流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观察课本图片。
学生:思考问题:A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吗?B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植株高矮一样吗?C 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环境。
学生:通过回想生活经验,使学生明确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植物的孢子繁殖。它们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学生:结合生活中对松树球果的了解。将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进行对比,找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思想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引起其他学生们的议论,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降低了知识的起点,缩短了课本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便于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同时提醒学生,平时要注意留心周围的事物,要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设计思想通过展示成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设计思想前面学习了藻类植物的基础上,对于这部分内容,教师不需过多参与,学生完全可以自行解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想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又获得了新知识,一环扣一环,一步一步使问题得到深化。
设计思想通过实地考察,有利于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增强每个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认识到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设计思想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渗透给学生:要珍惜这些天然财富,保护这些历史遗产,自觉维护生态平衡。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总结:
主要特征
典型代表
作用
生殖方式
藻类植物
①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②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①淡水藻类:衣藻(单细胞藻类)、水绵(多细胞藻类,呈绿色丝状);②海洋藻类:紫菜、海带
①氧气的主要来源;②可做鱼类的饵料; ③可供食用,如海带、紫菜;④可供药用。
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子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苔藓植物
①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无输导组织;②没有真正的根,只有短而细的假根。起固着作用,所以植株通常矮小;③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④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常见的苔藓植物有葫芦藓、墙藓、地钱等。
①加速岩石风化,促进土壤形成;②促使沼泽陆地化;③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④保持水土。
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子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蕨类植物
①具有真正的根、茎、叶,具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植株比较高大;②叶背面有许多孢子囊,孢子囊中有大量的孢子;③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常见的有满江红(水生蕨类植物)、肾蕨、铁线蕨、贯众。
①古代的蕨类植物形成煤炭;②蕨的嫩叶可作食物:③满江红可做绿肥和饲料,贯众、卷柏等可供药用;④肾蕨、芒萁和巢蕨可供观赏之用。
能够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即孢予生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