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件(33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2 21:38: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习目标1. 了解唐朝和日本、新罗的关系以及遣唐使和唐文化对日本、新罗产生的深远影响。
2. 简述鉴真东渡日本的情况。
3. 了解玄奘西行的史实。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日本奈良唐人街美国西雅图唐人街 为什么外国人会将中国人称为“唐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探究新知 “唐人”一词的由来唐代,唐代是中国古代最繁荣强盛的一个朝代。从唐太宗开始,拓土开边,威震中亚、西亚及南海诸国。在隋唐时期,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来华,学习我国先进的文化。唐朝时期,鉴真东渡,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弘法大师行状绘词》这幅画面描绘了怎样的历史史实?描绘了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景。 1.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当时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这批使者称为什么?他们来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2.日本派遣使节来到中国,学习哪些
中国文化?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探究新知 1970年西安南郊出土了两瓮唐代文物,其中有5枚日本银币。郭沫若考证,此币铸于708年(日本元明天皇和同元年),然后由遣唐使团作为礼物带到中国。这是中日交往的见证。和同开珎探究新知派遣唐使来华对于日本有何影响?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究新知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坐像图二唐招提寺请同学们说一说鉴真东渡的故事。 唐朝时期,扬州大明寺的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最终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活动探究材料一 图一 遣唐使船材料二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
——摘自《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中,遣唐使到中国的目的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探究新知答案提示:
(1)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2)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制度先进,经济文化繁荣,国力强盛;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开明政策;对外交通发达。
(3)影响:推动日本实行了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历史的进步。2.鉴真东渡哪一位同学简单讲述鉴真东渡的概况? 鉴真的六次东渡,可以说是历尽磨难。第五次东渡时,鉴真刚出海就遇上了风暴,鉴真一行在海上漂流了14天,抵达海南岛。在这次东渡中,先后有36名中日人员牺牲,而鉴真本人也因病双目失明。鉴真仍支持不懈,终于在754年,东渡成功。材料分析材料一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 ——穆罕默德??
材料二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 ——《日本书纪》材料三探究新知(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2)材料二中的人物塑像是谁?“盲目航东海”指的是什么事件?“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
(3)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1)唐朝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政策开放,对外交通发达。
(2)鉴真。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东渡日本。表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①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注意吸纳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为己所用。三、唐与新罗的交往探究新知新罗新罗是朝鲜半岛国家之一,从传说时代起,立国达992年。公元503年开始定国号为“新罗”。探究新知1.新罗位于今天的什么地方?新罗位于今天的朝鲜半岛上。探究新知2、新罗与唐朝有哪些交往的史实?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许多新罗商人来到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朝鲜半岛的音乐也传入中国,不仅在唐朝宫廷演出,而且广泛流行于民间。四、玄奘西行 探究新知1.根据图片分析,这位历史人物是谁?玄奘。2.他西行的目的地是哪里?天竺。3.天竺是今天什么地方?指今天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探究新知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时光倒流,小明回到唐朝,跟随高僧玄奘一起西行,到天竺学习佛法,指出小明同学和高僧玄奘当时是受到哪一皇帝的支持前往天竺的?请指出他们西行的路线和归国路线。(说出重要地点)活动探究探究新知提示:
唐太宗;
西行路线: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玉门关、经天山到达葱岭,最终到达天竺。
归国路线:出天竺,跨葱岭,西域,玉门关,经河西走廊,回到长安。
玄奘取得了哪些历史功绩?(1)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2)根据他的口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探究新知材料阅读材料一 如图是鉴真东渡船的想象图。天宝十二年(753年)双目失明66岁的鉴真乘坐这种木船,不避艰险,第6次东渡日本,754年,终于到达日本。材料二 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1)材料一,跟鉴真同时乘船去日本的还有一些日本人,这些人被称做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代的对外交往带来什么影响?探究新知提示:
(1)和他同船去的人被称为“遣唐使”。
(2)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唐朝国家安定强盛、经济文化繁荣,对各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供了机会;陆路和海路交通比过去发达,为中外相互往来创造了条件。
一个国家只有强盛才有辐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向他人学习。板书设计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概况
影响
2.鉴真东渡
东渡经历
影响
二、唐与新罗的关系
1.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2.唐与新罗经济、文化交流
三、玄奘西行
1.玄奘西行及其贡献
2.《大唐西域记》一、选择题
1.“遣唐使”是对哪个国家赴唐使节的称呼(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波斯
2.唐代鉴真东渡的国家是(  )
A.天竺 B.波斯
C.新罗 D.日本
3.唐朝时印度被称为(  )
A.大秦 B.天竺
C.波斯 D.大食CDB课堂巩固4.我国古代一位传奇僧人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到达天竺。他回国后,其弟子根据他的口述写成《大唐西域记》。这位传奇人物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5.唐朝的开放与包容、兼收与并蓄,成就了唐文化的多元与辉煌。下面能佐证当时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BC二、材料分析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材料二 《西游记》是一部家喻户晓的神话小说,“唐僧取经”是其中故事情节的重要线索。那些神奇的故事大都是虚构的,但唐僧玄奘去西天取经却确有其事。玄奘是唐代著名的翻译家、探险家和佛学大师,他为加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1)鉴真是什么时候去日本的?
参考答案:唐玄宗时期。
(2)玄奘何时西行到天竺取经?他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参考答案:贞观初年。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由他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
参考答案:倡导开放;倡导交流;倡导合作;友好往来;互相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