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墙》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门窗墙》这一课是苏少版四年级上第七册第11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这节课内容范围很宽泛,涉及到古今中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所设计的不同风格的门、窗、墙。在课程安排上结合当地特色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江南水乡”,以“窗”为例,设定的主题为《江南水乡—窗》。
本课注重人文教育,引导学生了解无锡本地的建筑特色,体现出江南水乡的特点,落脚点为窗。窗的材质、形状、图案详细的讲解介绍,讲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所感、所想进行有个性的表达。作业形式也是半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在有一定的内容框架下进行添画。难度降低,让不熟悉绘画窗的学生也能简单上手绘画创作。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对事物探究欲望强烈,喜欢新颖、独特、现代的物品,而会忽略传统有特色的文化。窗户让学生能够体验接触到本土的文化特色,从生活中欣赏到传统的文化之美。同时他们能够初步运用形状、图案造型表现所感、所想,这节课的线条和图案的绘画能够帮助他们能力的提升和审美提高而又不忘传统文化。
【设计思路】:
《门窗墙》内容宽泛,本课又立足于人文性,结合家乡特色了解家乡建筑,内容定为《江南水乡—窗》。从欣赏江南水乡视频为起点,引出江南特有的建筑风格,仅从一扇窗分出材质的不同、形状的多样、图案的丰富,在学生设计窗户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一步步引导,达成理想的课堂效果。为了使学生在设计窗户过程中内容丰富,具体又把图案分为:几何类、植物类、图腾类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更好的创作。小游戏拼贴的设计是为了巩固新授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白如何绘画出符合场景、环境的窗户,同时又开拓他们的思维。让学生现代的思维和传统艺术文化发生碰撞,打破思维定势、开拓新思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到江南地区特有的建筑,具体在窗户上的体现。
2、通过观察,运用线描的绘画方法绘画出符合场景、环境的窗户。
3、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建筑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验江南水乡特有的建筑特色,深入了解窗。
教学难点:有特色的表达绘画出符合环境的窗。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最美中国-江南水乡》的视频,并说我们无锡也属于江南水乡。
学生:欣赏视频
2、为什么能感受到江南水乡这种感觉?认为的江南水乡要具备哪些元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展示无锡特有的江南水乡风景。
教师小结:因为小桥、因为小河、因为乌篷船,这些是江南水乡不可缺少的因素,最重要的还是江南特有的建筑。今天就要通过一扇窗来认识江南的建筑。揭示课题《江南水乡—窗》。
【设计意图】:
原本的教学内容有些宽泛,对于学生来说有些繁多。把上课内容结合地方特色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美、欣赏家乡的风景和代表无锡地域文化的特色。教学重点立足于本地江南特有的建筑窗户上,在教学内容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更贴近生活。
二、了解窗户
1、不同的材质
① 江南的窗从材质上区分可分为两种:石窗、木窗
提问学生在哪些地方可以看到这些不同材质的窗户?
学生思考回答:石窗一般能在公园里看到;南长街上可以看到木窗。
教师小结:石窗:用于公园、园林中,在墙上的较多;木窗:在江南的房子上出现的次数比较多。
分别展示两种材质的窗户(图1、图2)以及符合窗户的环境、场景(图3、图4)。
图1 图2
图3 图4
② 根据江南的窗户材质的不同,准备两种作业纸:砖墙材质和木头材质 。砖墙材质画出砖瓦斑驳的感觉,木头材质画出木头的纹理(图5、图6)。
图5 图6
【设计意图】
江南有特色的窗户分两种,通过材质上的区分让学生能够回忆起我们无锡本地的特色建筑。不同的材质对应不同的环境,让学生了解建筑的多样性。两种作业的绘画表现呼应教学目标同时又多元化。
2、多样的形状
① 教师:现代窗户一般会设计成为方形的,但是在江南建筑当中考虑到美感会把窗户设计成为各种各样的形状。
方形:现代设计中最常见普通的,
圆形:寓意团团圆圆,有美好的含义,
扇形:设计别致,
不规则形(花朵、石榴、多边形、菱形):特殊、有特色容易吸引人。(欣赏图7—图12)
图7 图8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学生:欣赏窗户的形状并讨论还见过哪些形状奇特的窗户。
教师小结:不同的形状会给窗户带来不同的设计美感,视觉享受也会很不同。
② 第一次作业(窗户形状设计):
教师:勾线笔简单勾勒窗户外形。
学生:两张作业纸选择其中一张,设计自己喜欢的窗户形状。
学生绘画窗户形状(图13、图14)
图13 图14
【设计意图】
与现代不同的感觉、形状百态的窗是江南的特色。不让学生认为窗户的造型只有单一的圆形和方形,介绍各种形状的窗户也是为学生后面作业设计做铺垫。第一次作业就让学生画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及时有效的让学生投入初步的创作。
3、丰富的图案
① 教师:对比找不同现代的窗户上和江南建筑的窗户有什么不同?
学生:找对比找不同。
教师:现代的窗户上是用玻璃来阻隔的,而我们江南建筑的窗户上会有纸糊的做遮挡,也有漂亮的图案。好看的图案能够提升窗户的美感。
② 欣赏江南窗户的图案,并进行图案的总结归纳,用实物窗户和简笔图案花样做对比。
图案一:几何类
教师:可以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装饰,如方形、圆形、三角形,同时也可以把他们进行排列组合,变化出多样的图案。
→
图15 图16
图案二:植物类
教师:提问学生看出这个图案是什么呢?
学生:是花朵(图17)
教师:会利用各种各样的植物作为设计素材,花朵、叶子都是创作的灵感。
→
图17 图18
图案三:图腾类
教师:不光是植物,动物类的图案在窗户上也是很常见的,龙、凤凰、蝴蝶这一类都可以统称为图腾。
学生:欣赏图腾图案。
→
图19 图20
【设计意图】
窗户的图案很重要,简单归纳总结出图案的种类能够帮助学生跳脱出单一图案内容,思维不被禁锢。实物图和图案的简笔画图样做对比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总结绘画出好看的窗户图案。在有限的空间里画出无限的内容,让学生的作业能够有提升。
4、拼贴小游戏
教师:白墙贴一贴,准备一张白纸作为白墙,一些零碎的装饰如窗户、瓦片,让学生在合适的位置贴一贴。
学生:上黑板进行窗、瓦的拼贴。
教师:为了使这面墙更好看更真实,还可以添加一些小细节如:爬山虎、砖瓦、杂草等,能够体现出墙体斑驳的感觉。
图21 图22
【设计意图】
拼贴的小游戏,希望让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能再次加深对新授知识的巩固。除了符合环境的窗户,小细节的添加更能让环境绘画的完美,启发学生在自己创作过程中绘画丰富。
三、绘画窗户
1、教师:刚才进行了第一次作业我们设计了窗户的形状,接下来我们要利用简单的点、线、面进行图案的装饰绘画。提醒学生在绘画时注意绘画符合环境材质的窗户:墙上的窗户和木质结构的镂空雕花窗是很不同的。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第二次作业)。
2、教师:展示两张不同材质的示范画(图23、图24),引导学生能够创作出特别的属于自己的江南的窗户。
图23 图24
3、作品展示评价,看看谁的窗户最能体现出江南的风格。
【设计意图】
摆脱花哨的色彩,只用点线面、黑白灰完成绘画窗户更能体现出江南建筑的感觉,简单直接。教师的示范展示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设计出符合环境属于自己的江南之窗。
四、课外拓展
1、介绍江南有特色的建筑——门
从园林和房屋中区分出来不同的材质的门:园林中的拱门,房屋建筑中的方形木门(图25、图26)
图25 图26
2、在形状上也有很多的区分,欣赏一组门的图片。
【设计意图】
有江南特色的建筑还有门,欣赏一些门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江南建筑特点,也符合原本的课题《门窗墙》的内容,让学生多一些特色建筑的了解。
【部分学生作品】
【教学反思】
《门窗墙》这一节课有太多的内容要讲解,巧妙结合本地特色、四年级学生的学情,制定合适恰当的教学目标,上一堂有江南韵味的课。落脚点自然而然的从小点出发,通过一扇窗了解江南特色的建筑,让学生热爱家乡同时又培养学生对建筑审美的能力。
用江南水乡的视频开场,水到渠成把学生带入江南地区独特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回忆起江南特有的建筑特色,揭示出课题《江南水乡—窗》。通过三个大方向让学生了解窗:不同的材质、多样的形状以及丰富的图案,环环紧扣。在教授过程中穿插小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学生学的有趣,轻松巧妙的巩固新知识,让学生印象深刻。作业形式也是分两种,通过不同材质的区分准备半成品的作业纸让学生添画,设计出符合环境的窗户。结合之前所学《黑白灰》用简单的点、线、面绘画设计出属于学生自己的江南窗户。教师的范作欣赏目的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作业质量。课外小拓展向学生介绍除了窗以外具有江南特色建筑的门,呼应了原本的课题《门窗墙》,也为后面的《老房子》这一课做铺垫。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些有文化特色的东西,这节课正好以江南水乡特色的窗为契机,向学生介绍了江南特色的建筑,江南地区特有的人文风光。让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也培养他们对建筑的审美能力。
这节课中还有些许的遗憾,绘画窗户过程中有些学生并没有把握好窗户应该有的大小,或画大或画小,这方面的知识点讲解还需加强。每个学生的起点、基础、能力都不相同,需要找寻相对应的方式方法,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欣赏到江南窗户的美,绘画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江南的窗。
四年级的学生有想法、有能力,更应该给他们机会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让他们不仅懂得绘画而且懂得欣赏。通过美术课能学得多、玩得好,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