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表情的面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有表情的面具(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第十二课)
教材分析:内蕴丰富的面具文化,是中华五千年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而面具用它那独特的造型、丰富的表情及绚丽的色泽讲述着民族的历史文化。本课是表情系列课的最后一课,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有表情的面具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面具文化、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眼光,从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面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从祖国和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同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创作面具。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课。启发学生依物联想,巧妙的运用身边的材料,通过画与做的方法表现各种表情丰富的面具。主要用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进行教学,以表演、讨论、拆解、制作等多种综合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从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领域、不同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操作目标:引导学生选用废旧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体验面具带来的快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受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了解有表情的面具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究、研究其变化。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表现各种有表情的面具造型,尝试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装饰制作,使之形象化,艺术化。
教学方法:本课教学活动以游戏欣赏为手段,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感知力,以尝试、探究为学习方式,实现学生个性化的面具制作。以参观法、演示法、讨论法、探究尝试法为主要教学法,达到综合性训练目的。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卡纸、油画棒、记号笔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教学过程:
一、动画激趣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过《诺诺森林》的动画片吗?让我们一起看看哇沙宝宝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播放影片——诺诺森林]谁来说一说发生了什么事?
师:原来面具有如此的作用,这是太有趣了。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有趣的面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表情的面具》(板书)并贴上做好的面具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开头的好坏是整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创设轻松的教学气氛,以欣赏的形式开头,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欣赏感受 提高审美
欣赏老师做的面具,并让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佩戴面具。引出面具的起源。
1、 [播放《面具的起源》动画故事] 小结: 原来早期的面具是用来祭祀,驱鬼怪,除病魔的。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及至今天,面具仍以鲜活的形象流布于中国的24个省、自治区的39个民族中,构成世界面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除汉族外,有38个民族的面具覆盖了17个省、自治区。少数民族的面具更以其形制的多样、造型的丰富、内涵之深邃,在中国乃至世界面具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现在请大家跟随老师去看看中国早期的民间面具。
2、[欣赏“中国民间面具”图片]按照面具的用途分类,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表情等。
1.跳神面具、2.戏剧面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藏戏面具,一类是傩戏面具)、3.镇宅面具、4.生命礼仪面具、5.节日祭祀用的面具。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面具大观园,看看国外的面具是什么样的!
3、[欣赏外国面具,比较不同的地方]
非洲面具因地域的不同特点是:色彩简单、图案朴素。
欧洲的面具是以威尼斯面具为代表,可分为狂欢节面具和即兴艺术喜剧面具。五官的比例协调,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做工精致。
4、[欣赏表情各异不同材质的面具](多媒体)
师:我们欣赏完了古代的面具,那么现代人佩戴面具吗?如果佩戴请说说在什么场合佩戴面具。
生列举在哪些场合戴面具(师适时表扬)
师:从原始宗教仪式,到各种化妆舞会和狂欢的节日,还有小朋友别出心裁的游戏,人们创作了千奇百怪的面具。我们再来欣赏一组面具好吗?(欣赏表情各异不同材质的面具)
通过以上各种面具的欣赏师生总结:
面具的特点:(表情丰富,造型奇特,色彩艳丽,用材新颖)。适时引导学生说出面具用的材料和总结面具的表情。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欣赏面具为主,运用课件、提问、游戏,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探究、总结,了解面具因不同地域、种族的差异,形成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三、快乐游戏 循序渐进
师:面具正因为有了这么丰富的表情,才更神气,那这些表情是随着什么变化而变化的呢?
生:五官
师:我们具体来看看吧。看这张,是什么表情?五官有什么变化?(出示)
生:是惊讶的表情,眼睛都成圆形的了,嘴巴也因惊讶而张成“O”形……。
师:大家一起模仿一下这种表情好吗?接下来再看看这张…….(通过师生互动,具体探讨愁,笑,怒,哭四种表情的夸张表现方法)
笑:眉开眼弯嘴上翘
哭:垂眉掉眼口下落
怒:瞪眼咬牙眉上竖
愁:闭目抿嘴眉深锁
?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启发式的提问,引领学生在观察中发现表情如何表现,再通过模仿表情,体验加深印象。体验作为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能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能够不断地推动每一个学生内心的灵感。
四、探究方法 启发创新
师:面具的表情可真多。我们小朋友也不甘示弱,让我们走进“巧手园”去看看他们做了什么面具?请同学们思考(1)面具的制作材料有哪些?(2)作品采用了什么方法?
课件展示:多种方法表现的面具欣赏。
记号笔 水粉色 泡沫 蔬菜
鸡毛 树叶 蜡光纸 废旧材料
学生大胆地讨论回答:
欣赏完请学生总结制作用的材料和方法
材料:纸盒、线条、蔬菜等等,
方法:画、剪、折、撕、卷、刻、编
学生交流带了哪些特殊的材料,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讨论一下你带的材料可以做面具上的什么东西。请同学们汇报一下。
[设计意图]:最杰出的艺术是依靠无穷的想象,它是创造力的源泉,学生分组合作进行探讨,对制作方法有更深的理解。师生共同制作,掌握了面具的制作方法和手段,对面具的个性化创作充满了信心。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表现,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
师示范制作面具的过程,学生总结制作的步骤
1、构思脸型;2、选择表情;3、选择适合的材料表现表情;4、如何使各部位立体;5、注意色彩的搭配6、粘贴要牢靠7、可以将面具加上带子。
[设计意图]:为了寻求面具的制作方法与步骤,我改变以往的教师填鸭子的灌输知识方式,先提出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拆卸、解读面具。在此过程中去主动探究、找出答案。当求知的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被提了起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实践中去探究,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原则。
五、愉快表现 合作实践
1.作业:小组合作制作有表情的面具。
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看看书上的内容,然后开始制作面具,比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看谁能赢得老师的“巧手奖”。 有没有信心为自己的小组取得荣誉?(有)
一会儿老师还有邀请做的快的同学去参加舞会呢。
2.学生开始尝试绘制表现,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图片音乐)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有益于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伴着乐声共同协作,让学生体验到身心的快乐。在这种愉悦轻松的氛围和情绪感染下,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提高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六、积极评价 体验成功 情趣游戏
伴随音乐舞动起来 根据制作的面具形象,并进行表演,舞动起来。
1、学生分组互评作品。
2、请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互议,生生互议评出面具上有创意的地方
。
[设计意图]: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他人的信任和赞许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终生难忘。在作品的交流中,不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自己的作品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和肯定,这种“成就感”将是学生再成功的动力。
教学反思: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笔者认为,面具艺术的欣赏,其实就是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面具文化、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眼光,就必须从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面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从祖国和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在美术教学中呈现面具文化,有助于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正确理解美术文化,逐步形成文化素养。就五年级美术课《有表情的面具》而言,这是一堂很有趣味的课。孩子本身对面具就充满了好奇,更何况这堂课可以自己来设计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不要说学生,就连教师我对这节课也充满了期待,因而更加用心地去设计教案,准备材料,制作课件,和谐教学。反思这节课,我有以下4点思考。
?
1.培养和谐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和谐创新能力,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等游戏,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面具表情的不同变化,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创造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新精神;并进行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环保教育。在作业展示方面,我积极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想象。拓展部分,我让学生感受有关面具的图片,了解面具的悠久历史及面具的功能;了解面具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而培养学生对面具艺术的欣赏能力及对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笔者以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和谐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有效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善于、勇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2.材料制作的多样性
美术教学实践表明,制作面具的材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作品制作方面,我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一小组完成一个作品。学生采用彩色纸、色卡纸、皱纹纸、毛线等材料,通过折、卷、揉等方法,制作出了效果不同的面具作品。从学生所制作的面具作品中我发现,每一小组的作品,人物头发的制作方法都是不同的,各有特色。学生在选择材料时,充分考虑到了色彩的搭配;整个作品的色彩非常丰富,而且用色非常大胆,绿色的脸,兰色的头发等。我认为,本节课教学不仅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而且开发了他们的学习潜能。
3.充分体现合作学习。
课堂上,当我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设计制作时,学生齐刷刷地组合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很是热闹;合作意识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然而我同时也发现,大部分学生是忙得不亦乐乎,但也有些少数同学“无所事事”;甚至到了下课,还是有学生没有完成作品。由此我深思:合作学习在这里体现了多大的价值呢?说不定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能还更快一些。所以,课堂上教师要因人而异,做到既有独立,又有合作,独立中有合作;合作中体现独立;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正确把握,有机调控,科学支配。
4.有效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上,在我让学生介绍自己制作面具作品的构思、创意,并请其他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位同学面具的时候,很多学生语言平板,有的更是无从表达。其实,美术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善于表达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一定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注重在平时美术教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一般说来,文学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的背景、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美术教师在平时就应注意多上欣赏课,多引导学生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东西大胆地表达出来;多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并引导学生用美术的眼光去欣赏,用美术的语言去表达。这样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了想要表达的东西,而且也就能自由地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