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3 12:0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由美帝国主义出钱出枪、蒋介石反人民的内战爆发了。但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作战,先后粉碎了蒋介石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打得蒋介石是焦头烂额、断腿残臂、遍体鳞伤,国民党军队被消灭了两百多万。美元和美式武器能支持得住蒋介石的内战吗?当然不能。1948年,毛泽东和党中央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认为同国民党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解放战争的第三阶段,也就是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导入新课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目标1.识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文件、作用。
1.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
2.分析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3.使学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重点: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难点:解放区土地改革。抗日战争胜利后,原有的减租减息的
土地政策已不适应解放战争的新形势。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背景:材料: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就一般情况来说,占乡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乡村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雇农、贫农、中农及其他人民,却总共只有约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土地,终年劳动,不得温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的决议》(1947年10月10日)材料研读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2、土地改革内容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宣传《中国土地法大纲》冀东人民拥护《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工作和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3、意义:材料二:冀南、冀东、渤海地区,经过土地改革运动,贫雇农均获得了大量土地财产。至1949年6月,解放区约有1亿农民分得3.75亿亩土地。材料一:材料三:在“参军保田”的口号下,大批青壮年农民潮水般涌入人民军队。各地农民不仅将粮食、被服等送上前线,而且组成运输队、担架队、破路队等随军组织,担负战地勤务……人民解放战争获得了取之不尽的人力、物力的支援。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使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土地改革的意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1947年夏,战略进攻时机成熟!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陕甘宁山东大别山1、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选择向大别山挺进?大别山随后,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反攻。经过连续作战,人民解放军先后歼灭国民党军队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延安西柏坡南京沈阳北平徐州武汉西安南京解放战争形势图1946年夏1948年秋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决战的时机来到。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关门打狗猛虎掏心瓮中捉鳖战略决战长春沈阳锦州塔山黑山营口林彪 罗荣桓辽宁吉林辽 北安
东热 河河 北徐州陈官庄碾庄双堆集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江
苏山 东河南安 徽北平天津张家口新保安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140天歼灭和改编154万(和平解放、
傅作义)锦州小结 渡江战役1949.4—1949.6)1949.4.23.占领南京,
国民政府垮台 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是什么?活动与探究1、中共制定了正确的决策,实行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2、人民解放军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 3、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 4、南京国民政府的腐败,不得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