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改革,中国永远在路上——
方式
方式
近、现代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的历史事件?
①鸦片战争
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
③三大改造的完成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形式:国家对农业进行________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步骤:农业合作化开始时实行________的原则,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它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3)结果:____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方式:引导手工业者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社会主义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互助互利
1955
手工业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公私合营
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程: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_________ 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________的高潮。
(2)创举: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_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自主学习
社会主义
公私合营
赎买
和平过渡
1956
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过急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二、公私合营
土地改革后的问题
材料 1 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09%。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 2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材23页第一段分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之农业合作化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 ②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③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④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怎么办?
1、背景(原因):
如何改造 ?
王国范: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新中国的诞生使他翻身解放,笑逐颜开。
有了自己的土地,王国范生产时的干劲分外足,动员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从播种、耕种到灌溉,早出晚归,勤勤恳恳。上天不负有心人,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让一家人都乐开了怀: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收获!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二年当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几乎滴水未降。眼看着已经种下去的庄稼全都没有水灌溉,就要枯死,王国范心如刀绞却又无能为力:附近的河流都已经干涸见底,周围十几个乡的庄稼全都没有水浇……自己身单力薄,根本没办法抗旱救灾,这可怎么办好?
可以让农民向
富农去借高
利贷或当雇工。
应该领导农民组织
起来,大家互助合作。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背景 :
方式 :
目的 :
原则 :
方法 :
阶段 :
结果 :
分散的个体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__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引导农民参加________________
走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自愿互利
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__________,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工业化
农业生产合作社
集体化
共同富裕
1955年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于是在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而且光荣地成为了这个合作社的领导——他们准备大干一场了!
为了抗旱救灾,县政府决定在本县修筑一座水库,涝时蓄水,旱时灌溉。团结的力量在此刻尽显无余,全县各乡、各村的农民们热火朝天地大修水利。王国范和他的社员们也来到了建设一线,为了保住自己的庄稼,他们不辞劳苦地奋斗着。
终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奋斗下,一座水库建成了,从此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洪涝或是干旱灾害。
眼看着涛涛清泉奔涌流出,王国范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自己那干旱的庄稼,终于能饱餐一顿了!
由于生产成绩突出,王国范他们生产小组还被选为模范生产小组!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原本人为分割开的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
这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
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背景:
方式:
结果: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引导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毛主席接见参加手工业合作社的老艺人
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二、公私合营
(1)时间:
(2)方式:
(3)创举:
(4)结果:
二、公私合营
1954年-1956年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所谓公私合营,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方式)
什么是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的两种形式
(1)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5%,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2)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政策)
赎买政策
上海水泥厂
时间 20年代—解放前 实行公私合营后
设备 陈旧 陈旧
劳动条件 差 改善了劳保条件
管理制度 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改善了管理制度
工人积极性 不高 充分发挥
产量 不到设计能力的90% 超过设计能力的40%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主席送喜报
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后,“鼎丰真”获得了壮大与发展,成立了“鼎丰真”食品店。
1952年公私合营,末代老板杨福来。在中国餐饮业500强中,全聚德排名为中式正餐之首。
你知道哪些历经改造发展至今的中华老字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三大改造的实质、基本任务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农民说的一句话:“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胡修道
材料反映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 ?
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总结归纳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资本主义私有制
个体农民私有制
个体手工业私有制
改造后性质
改造前性质
集体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国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
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级阶段)
三
大
改
造
农 业
手 工 业
资本主
义工
商 业
合 作 社
赎买、
全行业
公私合营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1956年底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1956年中国很多农村的农民群情振奋,
他们正在积极申请加入什么组织( )
A.农业生产互助小组
B.农业生产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人民公社
B
2.同仁堂是驰名中外的商标品牌。如果你要
考察当年有关其公私合营的概况,你必须
查阅哪一阶段的历史资料( )
A.1953—1956年
B.1956—1966年
C.1949—1953年
D.1945—1949年
A
1.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小农经济必然导致两极分化
B.小农经济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农民要求实现合作化???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建立生产合作社 B.实行公私合营
C.完全没收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由资本家自已决定
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
4.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的政策是 ( )
A.自愿互利?? B.全部没收?? C.赎买? D.劳资两利
A
B
C
D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
A.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7.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惟一正确的是(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厂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8.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 )
A.动员农民参加高级农业合作社 B.动员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赎买政策 D.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进行改造
D
C
D
C
9、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办法。对于这种方法,过去在共产党内和共产党外,都有许多人表示怀疑。但是从去年夏季以来,由于农村中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和最近几个月以来城市中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他们的疑问已经大体解决。
——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1956年1月25日)
请回答:
(1)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用的和平方法分别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完成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农业: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建立起社会 主义的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