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1.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
军阀割据,长期混战,
百里无人烟
2.曹操势力日益壮大原因:
政治:“挟天子以令诸侯”
重用人才(赤脚迎许攸)
经济:重视农业,垦荒屯田
3.袁绍势力很大,想消灭曹操
背景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sōng)
——曹操《蒿里行》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精兵法,曹操在中国的影视剧形象中多以"奸雄“出现,但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颇有作为的帝王,毛泽东曾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
官渡之战前的北方形势
袁 绍
曹 操
袁绍十万大军
曹操3—4万大军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曹操以少胜多,奠定了北方统一的基础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VS袁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地点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影响
《龟虽寿》
曹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诗中的壮心指的是什么?
2、他实现了吗 ?原因是什么?
想要统一全国的愿望
没有。因为刘备、孙权势力的上升和赤壁之战的失败
天下形势示意图
赤壁之战
刘 备 从卖草鞋到做皇帝
寄居荆州
三顾茅庐
内修政理
外结好孙权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孙 权 生子当如孙仲谋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曹
刘
孙
孙、刘联军
刘
刘
刘
刘
赤壁
之战
曹军
曹操
刘备
孙权
孙、刘联军
赤壁之战遗址
...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新课导入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公元208年
曹操VS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VS袁绍
赤壁
以少胜多
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失败了呢?
官渡之战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地点 官渡
作战双方
特点
结果 曹操胜利
影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新课导入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赤壁之战
原因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
2、曹操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
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
官渡之战
课后作业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
1、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新课导入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三国鼎立
阅读书本,说出图中三国的名称建国时间、建国者和都城。
220年
221年
222年
洛阳
成都
建业
(南京)
曹丕
刘备
孙权
官渡之战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今名)
魏
蜀
吴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新课导入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课堂总结
练习巩固
课后作业
三国鼎立
2、魏、蜀、吴三国经济的发展
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今台湾)
官渡之战
东汉
末年
军阀
混战
袁绍
曹操
官渡之战
曹操
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孙刘联军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