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疾病、增进健康
〖教学目标〗
1.知识:
(1)概述健康及其条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2.能力:
(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综合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生活,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2)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思路〗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关注教学的同时,有没有真正关注过我们的学生 关注他们的生命价值、生存状态和心理世界 今天的学生,观念之新,信息之灵,个性之飞扬,都为今天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上课前一周,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好地根据学生实际来制定教学方案,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和青春期心理测试等。结果我发现了以下问题:步入青春期的初一学生对发生在自身和家人身上的各种生理现象充满好奇,但对已学过的人体各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仍缺乏全面而正确的了解;许多学生对自己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并不知晓,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此外,学生日益成熟的身体和稚嫩的心灵形成了明显的反差,他们敏感脆弱,对外界的应变能力差,很多学生心理素质不高。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以上情况,我把北师大版第13章第1节《健康及其条件》的部分内容和第4节《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的全部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加入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的内容,以期对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更有帮助,使他们不仅学会学习,而且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本节教学我从学生的热点问题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有关“马加爵”的图片资料,让学生阅读并思考“他是否健康呢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到学习健康知识的情境中来。
(二)分析问题、合作研讨:
在进行了资料分析、健康评估、观看小品、激烈讨论之后,学生会产生许多的问题,然后学生通过协作学习以及相互讨论交流,最终为自己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此时最重要的是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总结和提高,使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能对今后的生活产生指导性的意义。
(三)运用知识、指导实践:
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为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回家完成调查小报告:你认为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调查本人、父母以及其他亲友对健康标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认识。通过利用隐性的课程资源,使学生先对健康和健康的生活习惯有个大致的认识。
2.正式上课:
(1)设疑导入,引出概念
首先,展示马加爵的照片和背景资料,请同学们判断并谈谈看法,“他是一个健康的人吗 ”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热烈的讨论。
教师问:什么是健康呢 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师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健康包括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
(2)评估健康,讨论交流
教师展示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十条健康标准,让学生学习并对照自己进行健康评估,使学生对自身的健康状况有个大致的了解,为后面健康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
观看时,学生心中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些疑问:“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些健康标准 怎样达到这些标准 ”
教师展示第二份背景资料:对马加爵的个性和心理分析。
马加爵的教训中,你认为自己平常应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心理和社会关系健康的人呢
通过对马加爵事件的分析,学生知道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怎样面对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中的烦恼等种种不如意之事呢 怎样保持自己的心态平衡呢 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进行了小组间的交流。
最后,教师用几幅主题为:“转移注意力”“宣泄烦恼”“自我安慰”“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贴近学生生活的画面对讨论结果进行了归纳和补充。
(3)小品激趣,提出问题,讨论交流
教师先向学生指明拥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身体健康的保证。然后请同学们观看他们自编自导的两个哑剧小品,这两个小品的场景为“在教室”和“在家里”,让他们思考:有哪些行为习惯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探究活动的问题在学生观看小品的过程中产生了,应该养成怎样的生活习惯来维持健康呢 学生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讨论中。
在这里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家庭小医生: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归纳出维持消化、循环、呼吸、神经等系统健康的生活习惯”,使学生既回顾了所学的各器官系统的知识,又对这些器官系统的卫生保健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
此时教师巡视深入到学生中,以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讨论;对学生的疑问进行点拨;对他们的不同观点给予支持,鼓励他们寻找理论依据,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形成民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构成了“学习共同体”,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各小组讨论归纳得出结论后,请小组代表把本组的讨论记录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并陈述观点说明理由,使健康知识从个人看法到小组智慧再到全班成果逐步完善。
最后,教师再次以主题为:“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按时作息”“积极锻炼”等形象生动的美丽画面阐释了学生们的结论。
(4)运用知识,指导实践
之后教师又引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维持健康,还能有效地预防疾病”,用图片和小资料的形式向学生简介心血管疾病和癌症这两大健康杀手,并利用课本上的建议活动,组织学生再一次展开讨论,归纳出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关键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师问:从健康的角度来看,长期长时间上网聊天和打电脑游戏有何危害 学生激烈讨论后得出以下结论:
长期长时间上网聊天和打电脑游戏有以下危害――
①易患近视和干眼症。
②过于紧张,易造成脑疲劳;心率加快,心脏负担重;对肺功能有影响。
③吃饭不定时,对消化系统不好。
④长时间玩电脑站起来时,全身都不自在,关节酸痛,脖子很不舒服。
⑤增加患白血病的机率,可能和辐射有关。
⑥上课无精打采,回家只想睡觉。
⑦易产生暴力倾向,使犯罪率升高。
⑧适当玩游戏有利于身心健康,但长期玩容易形成内向、孤僻、不喜欢与人交往的性格。
(5)拓展思考,巩固知识
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教师用问题“你所了解的健康知识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收集信息的途径――①书本(课本)、报纸;②互联网;③电影、电视;④做调查、访问,并让学生在课后利用以上学习途径查找和整理有关吸烟、吸毒、酗酒的危害的资料。
最后,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课后作业: 分析、归纳健康调查小报告中的信息,针对现在都市人生活无规律,健康质量下降的现状,请你设计制作一份海报,向周围的家人和朋友全面介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开展课前调查访问、课后制作海报宣传等活动,开发和利用了隐性课程资源,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锻炼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无论是学生课下做调查访问,还是在课上开展小组学习,都能锻炼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样不仅不会使学习和生活隔离起来,还会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知识、有学问,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懂得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采用学习小组的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学习的行列中来,就可逐步改变某些学生孤立的性格,建立同学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因此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从人性化的角度来设计的,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讨论活动贯穿始终。我真切感受到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也看到了他们在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的种种困惑,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学反思〗
让每个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之一,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节课将北师大版第13章第1节《健康及其条件》的部分内容和第4节《当代主要疾病和预防》进行了整合,并根据现代健康标准加入了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健康的内容,更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本节课前老师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在健康生活方面的学情,并指导学生调查家人、亲友对健康的标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认识,写出调查小报告;课堂上以“马加爵事件”作为本节课的引言,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探知如何才能健康地生活;课后则让每位学生制作一份海报,宣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教学过程,从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既充分开发和利用了隐性课程资源,又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实现了教育和生活相结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