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夜雨寄北》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23 15:2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李商隐
夜雨寄北
福田河中学 朱云鹤
诗人在巴蜀,亲友妻子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
长安
巴蜀
读准节奏
李商隐
夜雨寄北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君问归期未有期,
品词赏句
译: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却还没有回家的日期。

析:一句之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夜雨寄北
归期未定,思念亲人——
关怀惦念,充满歉意
巴山夜雨涨秋池。
品词赏句
译:在这秋夜的巴山,
大雨骤至,池中涨满了水。
合作探究
“巴山夜雨涨秋池”这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环境,其中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答:夜雨池涨,景中透情,烘托了秋思,委婉清新。写眼前景象,使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巴山的夜雨,融入涨满的秋池之景中。
请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字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思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
夜雨寄北
归期未定,思念亲人——
关怀惦念,充满歉意


秋夜听雨,池水涨满
夜雨寄北
归期未定,思念亲人——关怀惦念,充满歉意


秋夜听雨,池水涨满——乡愁深重,孤寂凄凉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
剪烛:形容深夜秉烛长谈。
品词赏句
译:什么时候我们一起在西窗下剪烛夜谈。
合作探究

“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夜雨寄北
归期未定,思念亲人——关怀惦念,充满歉意


秋夜听雨,池水涨满——乡愁深重,孤寂凄凉

想象归家,西窗剪烛
夜雨寄北
归期未定,思念亲人——关怀惦念,充满歉意


秋夜听雨,池水张满——乡愁深重,孤寂凄凉

想象归家,西窗剪烛——黯然神往,愁绪万千
却话巴山夜雨时。
品词赏句
译:再来叙说今晚巴山
夜雨的情景。
合作探究
“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答:面对巴山的凄风苦雨,想象还乡,同妻子对坐灯下促膝长谈,共剪烛花,那时再回想如今的寂寞难耐和孤苦心境,定是苦中有乐,忆苦思甜。

夜雨寄北
归期未定,思念亲人——关怀惦念,充满歉意


秋夜听雨,池水涨满——乡愁深重,孤寂凄凉

想象归家,西窗剪烛——黯然神往,愁绪万千

重话巴山秋夜雨景
夜雨寄北
归期未定,思念亲人——关怀惦念,充满歉意


秋夜听雨,池水张满——乡愁深重,孤寂凄凉

他日归家,西窗剪烛——黯然神往,愁绪万千

重话巴山秋夜雨景——凄清温煦,寂寞慰藉
合作探究
全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夜雨寄北》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和思乡之情。
课堂小结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