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学习目标
1、知道物体存在的三种状态。
2、知道摄氏温度及单位的规定。
3、知道实验室温度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4、了解体温计的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雨,就是这样:
时而悄然无声,
时而瓢泼倾盆
云,形状各异:
似鱼鳞,似棉花
这美丽的云却是由水变成的
一、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洁白的雪花
飘飘洒洒自天而降,
为我们装扮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冰,晶莹剔透
仿佛要把我们带入一个童话世界
一、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雾,虚无飘渺
亦真亦幻,
恍若进入仙境……
小小露珠
清澈明亮
犹如闪闪的星星
一、从水之旅谈起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无论是云是雨是冰是雪是雾还是露,其实质上都是水,只是形态各异罢了,那么变化万千无处不在的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呢?
一、从水之旅谈起
太阳照射使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落下时,雨便产生了。
假如高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或冰雹形式降到地面。
水还可能变成雾、露、霜呢……
水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发生上述变化呢?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迷你实验室
如图所示
将一小杯水放在烧杯中加热,很快 汽化化成了水蒸气,一会儿水蒸汽遇到玻璃板就液化成小水珠。
实验结论:
水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二、温度
两手的感觉一样吗?
冰水和冰糕哪个更冷?
结论:人们为了准确描述物体冷热程度,引入了温度这一物理量。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1)摄氏度的符号:
℃
(2)摄氏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3)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人的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单位:摄氏度
二、温度 :摄氏温度 符号 t
在0 ℃和100 ℃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份为1℃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信息窗:热力学温度
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这种温标的单位名称叫“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
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
T=t+273
宇宙中的温度下限是-273 ℃,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0K的温度都是达不到的。 在科学研究中都采用热力学温度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温度
熔化的固态氧
-218
冰水混合物
0
人体
36.5
沸水
100
煤气灯火焰
1500
通电的灯丝
2500
太阳表面
6000
温度t/℃
二、温度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三、温度计及其使用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三、温度计及其使用
数字式体温计
双金属片温度计
红外测温仪
热电偶温度计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1、常用液体温度计构造
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泡和毛细管组成。外罩玻璃管并标上刻度。
玻璃外壳
毛细管
玻璃泡
刻度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根据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制成的。
2、常用液体温度计工作原理
10
20
40
30
50
60
70
80
90
0
100
等分100份1份
为1摄氏度
100
0
-1 ℃
101 ℃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
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实验探究——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量程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1℃
110℃
-20℃
量程:
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
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分度值?
俯视
结果偏大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实验探究——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仰视
结果偏小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B
D
C
A
实验探究——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实验探究——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温度计使用“六字口诀”
1、估:估计被测物体温度;
2、选: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3、放:测量时玻璃泡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 容器壁和容器底;
4、看: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5、读:待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
6、记:记录示数时必须带单位。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迷你实验室
2、体温计与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的构造有什么不同?
量程:35 ℃ ——42℃,其分度值:0.1 ℃
体温计玻璃泡前有一个细弯管。
1、观察体温计的量程及其分度值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体温计具有细弯管,故此:
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水银在细弯管处断开,水银不能退回,则仍然表示人体的温度。
迷你实验室
3、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温度,实验室用温度计测温时却不可以离开被测物体呢?
体温计中有细弯管,在使用后要用力甩才能使进入管内的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4、体温计在每次测量前为什么还要甩动呢?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二章第一课
迷你实验室
医生在一次测量体温时,5分钟后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病人的体温为 ℃。
36.5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