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6张PPT。第26章 留住碧水蓝天
复习课件知识网络第1节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的人口现状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4.23亿。
1963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5.37亿。
1973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7.13亿。
1983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8.02亿。
1993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9.14亿。
2006年,现在:13.09亿。
注:历次人口统计数据均不包括香港、澳门及台湾我国人口的现状与前景原计划
2005年,13.3亿内;
2010年,14亿内;
人口峰值:16亿。目前及以后:
2005年,13.06亿;
2010年,13.7亿;
人口峰值:15亿。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人类生存所需要的食物来源中,耕地上的农作物占88%。
目前,全球人均约0.26hm2。但由于非农用地增加,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原因,促使人口增加与土地资源减少之间的越来越尖锐,人口增加对土地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大约有5亿人口处于超土地承载力的状态下。
人口过载对生态环境,特别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威胁巨大。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对水资源的压力
虽然水是可再生资源,但也有一定的限度。
人口增加,用水量就会相应增加,同时污水也相应增加,人均水资源就必然会减少。
要维持生活水准,则需要开采更多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缺乏日益严重,甚至导致水荒。
人均年可用水量1000-2000m3的国家被列为水资源紧张国家。全球现有100多个国家缺水,其中有4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十几个国家发生水荒。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对能源的压力
能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必需。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1850-1950之间的100年间,世界能源消耗年均增长2%。而20世纪60年代之后,发达国家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为4%-10%,出现能源危机。为了满足对能源的需求,除了矿物燃料外,木材、秸秆、粪便等都成了能源,给生态环境增加了压力。发展中国家的燃料有90%来自于森林,造成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人口增加,人类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满足需要,人们违背自然规律的制约,不断进行势在掠夺性开发,使得越来越多的森林受到破坏。
森林的大肆砍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问题。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5.环境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污染物的总量增大。大量工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排放到环境中,影响了环境的纳污量以及对有毒、有害物质的降解能力,加剧了环境污染,从而进一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人口增长和开垦土地之间的关系我国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114个国家有关土地面积、草地面积、森林面积以及淡水总量等6项自然资源总量综合排序中,我国排在第8位,并且其中有几项还名列前茅,但是人均占有上述各项自然资源的数量就明显退居后位;
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3;人均耕地还在继续减少;
我国的人均淡水占有量只是世界人均的1/4;
人口增长过快,还在消耗大量自然资源的同时,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20世纪70年代我国推行计划生育
1982年将计划生育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200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
经30年努力,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目前已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之列。相应措施1.控制人口增长1.我国人口近百年来为什么明显增多?讨论提示: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较高和逐渐下降的死亡率,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使人口增长加快;人口基数过大也是原因之一。2.生物种群的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吗?讨论人是生物界中的一员,所以,生物种群消长规律有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的一面。但是,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人具有特别发达和善于思维的大脑;具有制造工具和能动地调控人口增长以及能动地改造和保护自然的本领,等等。所以,生物种群的消长规律不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人口过度增长的危害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对能源需求的压力
对水资源的压力
对森林资源的压力
环境污染加剧
降低生活水平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供给资源净化废物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大气污染的危害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煤产生的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等。大
气
污
染
的
危
害危害
人体
健康某些致癌物质诱发鼻咽癌、肺癌等诱发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
被植物吸收后使人和动物中毒。酸雨大
气
污
染
的
危
害导致
环境
恶化温室效应:CO2吸收地表反射的红外线转化为热量导致气温升高。导致气候恶化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酸雨:废气溶于空中水滴形成酸随雨降落能腐蚀动、植物及露天存放的物品。
臭氧层破坏:废气与高空臭氧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日光中大量紫外线直射地球,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 水
污
染
的
危
害水华水
污
染
的
危
害赤潮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池塘、湖泊、海湾(水中N、P等矿质元素增多)藻类植物、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藻类植物、浮游生物遗体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水中溶解氧减少鱼类、其他水生生物死亡水华或赤潮土
壤
污
染
来源危害教训固
体
废
弃
物
污
染
对策:开展废物回收,变废为宝。噪
声
污
染
来源生产噪声:生产中使用各种机器、设备、工具的碰撞、振动等;生活噪声:生活中多人大声讲话、唱歌、各种生活用品的碰撞、振动。危害对人:损伤听力、干扰睡眠、诱发多种疾病、影响心理健康等;对其他动物:使动物的生理、行为发生改变,影响畜牧业的产量。
对策减少噪声的产生:使用产生噪声小的设备,配备消音装置,避免在人们休息时使用强噪声设备等;消除噪声:利用消声材料、绿化带等隔离或消除噪声。
第2节 保护生物多样性解读数据哺乳动物和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白鳍豚金丝猴朱鹮扬子鳄大 熊 猫
学 名: Ailuro Poda melanoleucd 英 文 名: Giant Panda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濒临灭绝。由于繁殖难度高,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数量一直有限,从开始饲养至今,国内外动物园及自然保护区的饲养场,用于展出,繁殖,研究的需要,先后从野外获得大熊猫240余头,目前仍成活饲养(包括自繁数量在内)不足100头。
藏羚羊珙桐银衫我 们 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上能做什么?青岛湖鸟岛自然保护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国国家种质库内景第3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基 础基 础可持续可持续全面分析可持续的必要性:
1.从经济角度分析:由于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资源利用的不断扩大,而资源的有限、分布不均和不可再生性,如何以最低的环境成本,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农业中的生态农业)
2.从历史角度分析:世界、我国历朝历代,争夺土地,领土扩张。
3.从政治角度分析:再腐败的政府,在领土问题上,都有过值得称颂之处(清朝康熙、民国西藏问题等)
4.从环境角度分析:环境本是一个开放循环的同一系统,人类的经济发展应考虑的是如何参与到自然的循环中去。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
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土地第三位、耕地第四位、林地第五位、草场第二位、水资源第六位等;但人均是世界人均的:耕地1/3、林地1/5、水资源1/4。)
资源的分布于生产力的分布不匹配。
矿产资源的质量高低差别大,低劣资源比例较高(铁矿)
自然资源总体组合良好,但仍有结构上的缺点。(能源)资源地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供求矛盾突出,后备资源不足。(耕地、林地、石油等)
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矿产资源: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物资源: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基本途径1.教育、宣传、监管、具体条例等。
2.开展公益活动。
3.资源法(环境法、水法、森林法等)。
4.经济手段(水价、塑料袋的有偿销售)。
5.利用科学技术,努力让濒临灭绝的生物保存下来。
6.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7.防止环境的破坏,资源的开发要注意综合利用。
8.产品要考虑以较少的投入,发挥更大的作用。
9.减少过度包装。
10.注意垃圾分类,将垃圾资源化。基本途径第4节 建设生态家园发展生态农业塘里种莲藕,水面养鸭鹅,水中养鱼。发展生态农业树木、藤本的瓜果和低矮的蔬菜套种。发展生态农业果林中养鸡发展生态农业果树与蔬菜套种,林下栽培蘑菇。桑基鱼塘生态农业的特点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
提高废弃物的再循环率
促进农林牧副渔的综合发展建设生态城市慈溪贵阳什么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概念模型图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域空间内,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高度和谐,人工建筑、基础设施和自然景观完美的统一。在系统内生产生活和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良性循环,各种废弃物被严格控制在环境允许的承载力以内,不对“生态平衡的人工环境”和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人们生活在一个舒适、清洁和宁静的环境里。建设美好的家园发展生态农业
建设生态城市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的实质是( )
A.基因的多样性 B.染色体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2.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是( )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基因的多样性
3.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人有责!如果你从湘江边上捡回一只罕见的活巨龟,你会采取下列哪种最恰当的方式来对待它?( )
A.卖钱
B.食用
C.送到动物园让专业人士饲养
D.将其杀死后制成标本保存练习AAC4.植被覆盖率高的地方,气候条件往往较好,如降雨量较多,夏天也较凉爽。这主要是利用植物的何种生理作用(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5.下列哪项是生物多样性中最直观的体现(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环境多样性
6.下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生物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生物分布范围的多样性
7.下列与爱护植被、绿化环境不相符的是( )
A.用电子贺卡代替纸信 B.用电子邮件发布通知、文件
C.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D.无纸化阅读
8.在“测定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实验中,模拟的酸雨是由( )
A.肥皂水和清水配制的 B.食醋和清水配制的
C.废电池和清水配制的 D.食醋和酒精配制的ACDCB9.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中的“所有其他动物”指的是哪些类群?请写出至少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图中,哪一生物类群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________哪一类群最低?________。
(3)你认为是否还有生物种类没有被发现?______。鸟类、哺乳类、鱼类、两栖类昆虫病毒是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