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0张PPT。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75%),生物体内物质运输、转化和利用都离不开水。组织细胞中大部分是水,血管、淋巴管、细胞间隙中有水,人体的细胞都生活在体内的液体环境中。该环境相对于人体生活的外界环境而被程作内环境。 复习:1.食物中7种营养成分、5种代谢终产物是什么?2.体内物质运输靠什么?3.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什么?
1.内环境:①定义: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②成分:血浆组织液淋巴③各成分的渗透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回流渗透渗透练一练动画(组织液与血浆的区别:组织液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④细胞可以从内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又把各种代谢产物排入内环境。所以,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那么内环境是如何得以稳定的呢? 2.气体交换:④血红蛋白有什么特点?复习提问:①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是通过什么系统来进行的?(呼吸系统)②气体在体内运输靠什么系统来完成?(循环系统)③氧气靠血液里的什么来运输?(红细胞中血红蛋白)①氧分子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特点: a、在氧含量高的地方能迅速结合,成为氧合血红蛋白。b、在氧含量低的地方能迅速分离。血液流程及成分转化原理 0右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
细血管上下
腔静脉左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
血管肺静脉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组织内的气体交换:通过气体交换,组织细胞能不断得到氧气,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使内环境中的气体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复习提问:
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什么?
②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是什么?
练一练3.血糖含量的调节①血糖:血糖含量的调节:血浆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其质量分数约为0.1%且保持相对的稳定。肝脏胰岛设问:我们一日三餐进食后小肠壁会大量吸收葡萄糖进入血液,空腹时却没有吸收。那么血糖含量为什么能维持在0.1%左右呢?②肝脏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当血糖含量降低时:当血糖含量升高时:(暂时贮存)(进入血液)b.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③胰岛素a.胰岛素是一种激素,是由胰腺的内分泌部(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分泌不足——引起糖尿病(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过多——引起低血糖症消化系统的肝脏在神经系统和胰岛素的调节作用下,使内环境的血糖含量维持相对稳定。3、尿的形成(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1)肾脏的结构肾盂(下连输尿管)肾脏肾实质(由100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肾单位的结构:肾小体1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毛细血管球)(与肾小囊腔相通)肾小囊壁 肾小囊腔设疑:出球小动脉比入球小动脉细得多,这说明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流总量减少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减少的那部分到哪儿去了呢?毛细血管球有通透性,当血液流经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和尿酸等物质,都可“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这个过程称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尿的形成过程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尿液原尿1血浆(肾小球)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示意动画(肾小囊腔)(肾小管)设疑:有人经过计算,一个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有150升,而我们每天真正排出的尿液大约只有1.5升,而且尿液与原尿的成分差别很大,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血浆、原尿、尿液的成分比较(克%)讲授:原来,当原尿通过细长而曲折的肾小管时,其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个过程称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注:肾小管的重吸收有选择性。由于大量水被重吸收,所以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的相对含量显著增加。)
原尿与血浆的区别:原尿中没有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与尿液的区别:尿液中没有葡萄糖尿液逐步汇入肾盂,经输尿管进入膀胱贮存最终排出体外。 小结:通过泌尿系统形成并排出尿液,使内环境中大部分代谢终产物及时排出,使之保持稳定。
5.淋巴系统的作用(1)淋巴系统的组成1:淋巴管和淋巴结等淋巴器官组成。(2)淋巴循环的路径:左、右锁骨下静脉 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总淋巴管(两条)逐级汇合(4)淋巴系统的作用:a.淋巴循环:b.淋巴节:(3)毛细淋巴管的特点:a.是很小的盲管。b.分布全身各处。c.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但通透性比毛细血管大。对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平衡起调节作用。吞食细菌,起保护作用。 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交换,内环境的稳定是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小结:提问:哪四个系统与内环境的稳定直接相关?哪四个系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依靠各种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才能使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顺利进行。
[参考信息]:尿色与疾病
健康人的尿为淡黄色,如果尿色变红、变白或其他异常变化,则可能是疾病的信号,应及时请医生治疗。
白色:常见于性尿,如肾盂肾炎、肾脓肿或严重的肾结核
红色:尿色变红,多半是尿中有红细胞,称为血尿。血尿常常地泌尿系统及其邻近器管或全身性疾病的一个信号,如肾炎、肾结石、肿瘤等,都可以引起泌尿器官出血。黑色: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称黑尿热。此外亦可风于酚中毒病人。
病人在服某些药时,可短暂地出现各种颜色的尿,那是正常现象,应和上述情况区别。1.人体循环系统由_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_系统组成.淋巴系统的起点是_________. 2.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____________外,血浆中的其余成分被过滤到____________内形成原尿,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当原尿流过_____________时,其中的____________成分被全部重吸收返回_____________,这一过程称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血液流经下列哪部分后,代谢终产物都减少( )
A.肾脏和肺 B.肾脏和肝 C.肺和心脏 D.肺和肛门4.原尿和血浆相比,成分中不含( )
A.葡萄糖 B.无机盐 C.血糖 D.血红蛋白AD血液循环淋巴毛细淋巴管大分子蛋白质肾小囊腔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肾小管葡萄糖血液课 堂 练 习5.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和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请根据此回答:(1)表中__________液为尿液,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如果C液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__________部位可能发生病变,C液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尿素是人体内有机物中的__________彻底分解后主生的代谢终产物.CC液中无蛋白质和葡萄糖肾小球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回血液蛋白质氧气在血液中以________________形式运输到达全身各组织,然后通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将_____________产生的二氧化碳带走,最后由___________系统排出。6.人体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7.人体组织细胞通过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氧气由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血液由__________血变成_________血。8.肺泡中的氧气能进入毛细血管的血液中,是由于( )A.肺的呼吸 B.气体的扩散作用
C.血液不断流动 D.血细胞中有血红蛋白内环境的稳定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静脉动脉氧合血红蛋白组织细胞呼吸B返回9.血液流进组织内毛细血管时,正常情况下不能渗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的成分是( )
A.氧气 B.无机盐 C. 血糖 D. 血红蛋白10.胰岛素能促进__________合成__________,加速_________,从而降低血糖含量。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_____________病。11.在进餐后和两餐之间,人体能保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这主要是( )的功能。
A.胰岛素 B.内环境 C.肝脏 D.小肠DC血糖糖元血糖分解糖尿返回返回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肾单位返回尿液形成过程动画返回毛细淋巴管各级淋巴管和淋巴结总淋巴管(两条)左右锁骨下静脉1.人体细胞获得营养和氧气是在( )
.血浆 .淋巴液 .组织液 .内环境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流向是( )ABCDABCD练习一4.经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后,流出组织的血变成( )
.含O2多,CO2少 .含O2少,CO2多
.含O2少,CO2少 .含O2多,CO2多练习二ABCD3.人体呼出的CO2大部分来源于( )
.肺泡 .血液 .组织液 .细胞5.氧气在血液中以____________形式运输?ABCD氧合血红蛋白DB返回返回1
2
3
4请按图回答1、标出结构名称[1]_ [2__[3]__[4]_
2、血浆中的物质,如————-等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细胞间隙里形成[ ]______3、内环境是指图中的[ ]_____、[ ]_____、[ ]______所构成的整个身体的细胞外液。1.下列关于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氧分子扩散过程是:肺泡→组织液→血液
B 在组织内气体交换过程中,发生动、静脉血的转变
C 经过肺泡内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D 经过组织细胞内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氧浓度升高2.与原尿相比较,尿液中没有的成分是( )
A 无机盐 B 尿素 C 葡萄糖 D 尿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