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堂 学 案 设 计
总 第 课 时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学
习
目
标
1.通过电解水实验,分析实验现象,认识水的组成;
2.会从微观角度分析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3.认识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能进行判断;
4.会描述电解水、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并能书写出化学反应式;
5.了解化学变化中能源的转化,认识氢能源。
教学重难点
通过水的电解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及原子
教 学 资 源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实验仪器药品
【课的导入】
《国语》中的《郑语》里明确地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元素。同时还提出不同的物质元素在一起,方能相互作用,产生新物质,如果只是同一物质元素,那是产生不出新物质的。既然古人认为水是一种元素,那么他们认为水可以继续分解吗?追问:你认为呢?如果能分解,将会分解成哪些物质呢? 请观察实验。
【探究活动】
活动一:合作探究
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电解水实验
1.接通电源后,与电源两极相连的试管内有何现象?
有何不同现象?
2.怎样检验两支试管内产生的气体?
(1)通电一段时间后,与电源负极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试管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 2:1 。
(2)可用 带火星的木条 来检验正极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現象是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说明该气体具有 助燃 性,是 氧气 。
(3)可用 燃烧的木条 来检验负极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观察到的現象是 气体被点燃 ,并产生 淡蓝色火焰 ,说明该气体具有 可燃 性,是 氢气 。
收获与体验
1.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 氢气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 氧气 ,它们的体积比为 2:1 (口诀: 负氢正氧2:1 )。由此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 和 氧元素 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 氢原子 和一个 氧原子 构成的;化学反应式为 : H2O H2↑+O2↑ ,水电解是将 电 能转化为 化学 能。
活动二:合作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电解水的微观实质
电解水过程中:每个水分子分解成 2个氢原子 和 1个氧原子 ;每2个 氢原子 结合为1个 氢分子 ,每2个 氧原子 结合为1个 氧分子 ;许多氢分子聚集为 氢气 ,许多氧分子聚集为 氧气 。
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分子的分解与原子的重新组合 。
活动三:合作探究
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
1.点燃纯净的氢气
纯净的H2在空气中能安靜的燃烧,发出 淡蓝
色火焰,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 水珠 生成,化学反应式为: H2+O2 H2O 。氢气燃烧是将 化学 能转化为 内 能。
小组交流:氢能源
2. 点燃不纯氢气
不纯的H2点燃 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点燃H2前一定要 验纯 (检验氢气的纯度) 。
活动四:合作探究
在教师指导下,小组交流学习:基本反应类型
(1)化合反应:
①定义:由 多种 物质反应生成 一种 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
②基本表达式: A+B=AB ; ③特点: 多变一 。
(2)分解反应:
①定义:由 一种 物质反应生成 多种 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②基本表达式: AB=A+B ; ③特点: 一变多 。
拓展延伸
【拓展训练】
板
书
设
计
1、水的分解
H2O H2↑+O2↑
2、水的合成
H2+O2 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