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实验室去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一、学情分析:
在第一单元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中,学生已熟悉了化学实验室的环境,学习了实验室安全规则,初步学会了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和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等基本操作技能,初步体会了技能学习的方法和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这为本节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虽然学生曾用过一些仪器,例如:量筒、滴管、玻璃棒、天平等仪器,但由于教学要求不同,使学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操作习惯。本节及以后都应该加强学生的化学实验安全意识和对操作的规范性的要求,在技能训练中,将语言指导与正确操作示范和纠正错误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教材分析
该节是延续第一单元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其内容教育价值分析如下:
1.物质称量的基本操作,使学生开始具有了实验中量的概念,这也是学生认识水平的一次飞跃。化学实验不仅通过观察定性地描述事物的变化,而且还能获得事物变化规律的数据。要提高物质称量的准确度,就需要减少误差。误差分为系统误差和操作误差,在这里系统误差主要是指仪器本身带来的,如托盘天平感量为0.1g。操作误差主要是操作不规范或仪器使用方法不正确等造成的,如仰视量筒刻度线。因此,物质称量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严谨态度的载体。
2.仪器的连接就如将一物件连接和拆分,需要按一定顺序和方法进行,连接时既要严丝合缝、美观,拆分时又要使部件完好无损。在仪器连接中,要让学生学会连接的方法,还要学习连接顺序:一般是从左到位右、从下到位上。仪器拆除顺序与连接顺序相反。可见,该实验操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做事的能力。
3.仪器的洗涤与整理是培养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重要载体。如果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每次都能自觉、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也是我们化学教学中了不起的收获。良好习惯,受益终身。
三、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初步学会托盘天平(或电子秤)、量筒等仪器的使用。
3.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和仪器的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过程和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并用比较、归纳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初步学习物质的称量、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和仪器的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物质的称量、仪器的洗涤和连接
五、教学难点:
量筒的使用及装置气密性的检查。
六、关键点:
教师的语言指导与正确操作示范和纠正错误操作相结合;画图分析仰视或俯视读数图。
七、教学媒体:
演示实验、PPT。
八、教学方法
讲述法,示范法,实验法,讨论法。
九、学习方法
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十、板书设计
到实验室去: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
1.物质的称量
⑴天平的使用
步骤:调零、放纸、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还原
加药品和砝码的先后顺序:
一般精确到0.1g
⑵量筒的使用
读数:三点一线(视线、刻度线、凹液面最低点)
10mL的量筒可精确到0.1mL
仰视或俯视读数的结果:
⑶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仪器
2.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⑴仪器的连接
左定右动,水润湿,慢转动
⑵气密性的检查操作
原理
⑶洗涤
振荡方法
刷洗
洗涤干净的标准:
放置
十一、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1.物质的称量
⑴托盘天平的使用
A.托盘天平的构造
B.称量物质质量
称量前:先把游码调零,然后调平衡。
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两盘应先各垫一张相同的纸;潮湿的或有腐蚀性的药品一般放在烧杯里称量。
砝码要用镊子夹取。称量物应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当称量一未知物体的质量时,先加物体后加砝码;
当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要先加砝码、移动好游码后再加药品。)
【讨论】
称量一烧杯的质量与称量5g食盐时,加入砝码和物体的顺序有何不同?
【想一想,说一说】
怎样称取7.5g(5g以下用游码)食盐?说一说实验操作步骤。
【实战演练一】
1.调零调平:(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拨到零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两边放纸:(两个托盘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洁净的纸)
3.左物右码:(右盘放上5g砝码,移动游码至2.5g处,向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4.复位天平:(取下食盐放入洁净的小烧中,游码归零)
⑵量筒的使用
只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量温度高的液体。
量取液体时,量筒必须放平稳。先将液体注入到接近指定刻度线处,再用胶头滴管滴加。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常见量筒规格:5毫升、10毫升、50毫升、100毫升、500毫升等。
【思 考】
仰视时,读数比真实值偏 ,俯视时,真实值比读数偏 。俯视时,读数偏 ,仰视时,真实值偏
【说一说】
如何用量筒量取10ml水?说出实验操作步骤。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的操作步骤:
1.选择合适的量筒;
2.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接近刻度线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滴加液体,直至视线和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实战演练二】 做课本P53页【实战演练】
1.用托盘天平称取3g食盐,放入一只100mL的烧中;
2.用量筒量取15mL水,倒入盛有食盐的小烧杯中;
3.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观察现象。
【小 结】
⑶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仪器
①称取:天平、药匙
②量取:量筒、胶头滴管
③搅拌溶解:烧杯、玻璃棒
【拓展提高】
1.小明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些食盐的质量应为( C )
A、15g B、15.0g C、14.5g D、14.0g
2.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 )
A.肯定大于6ml B.肯定小于6ml
C.肯定等于6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ml
2.仪器的连接与洗涤
⑴仪器的连接
仪器连接时,一般先将导管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用力转动。
左定右动,水润湿,慢转动
试管与橡皮塞连接时要旋紧。
⑵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操作
将连接好的装置的导管一端防入水中,用手紧贴在试管的外壁,观察导管口处是否有气泡冒出。
【现象】 冒气泡
【分析】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气体的热胀冷缩。
【结论】 气密性良好,装置不漏气。
⑶洗涤
实验结束时,有用的药品,倒在指定的容器里;没有用的,倒入废液缸里,然后洗刷干净。洗涤分以下几种情况:
A.用水冲洗仪器,
B.试管刷刷洗仪器
C.油脂: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
D.难溶氧化物或盐:稀盐酸
【振荡试管的方法】
加水后,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试管的中上部,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振动试管、不可手握试管上下或左右摇动。振荡后,将水倒掉。
【刷洗】
用水润湿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刷洗。
【洗涤干净的标准】
内壁附着的水均匀了,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放置】
洗刷干净的玻璃仪器要倒立在试管架或指定的地方晾干。
【小 结】
1.物质的称量:
⑴托盘天平的使用:调零、放纸、称量、还原;
⑵量筒的使用:量筒的选择、读数、量取操作。
2.仪器的连接、气密性的检查及洗涤
⑴仪器的连接顺序、连接操作;
⑵气密性的检查:操作、原理;
⑶仪器的洗涤:振荡、洗刷、放置。
十二、教学反思
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大。且对学习讲解的内容印象深刻。
【强化提高题】
一、选择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
A.15g B、15.1g C.15.12g D.15.125g
2.在使用托盘天平时,若在未调零时(空载时指针偏左)进行称量,则称量结果比实际质量 (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3.用天平称量易吸水且有腐蚀性的氢氧化钠固体时,最好放在( )
A右边托盘 B左边托盘 C右边烧杯 D左边烧杯
4.某学生欲称取4.3g氯化钠,他在左边托盘上放了4g砝码,又把游码移到0.3g处,然后在右托盘上加氯化钠直到天平平衡。这时托盘上氯化钠的实验质量是 ( )
A.4.3 g B.3.7g C.4.0g D.4.6g
5.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可进行多种操作,如:①取少量液体做实验;②加热液体;③洗涤试管;④收集气体。上述操作用到液体(或水)的量常有:a盛满试管,b约占试管的容积的一半,c不超过容积的1/3,d为1~2mL,对于上述①~④操作,正确的液体用量相应的是 ( )
A.abaa B.dcba C.dcab D.cdaa
6.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平放或倒置的原因是 ( )
A.防止试剂腐蚀胶头 B.防止试剂腐蚀皮肤
C.防止试剂挥发 D. 防止液体倒流
6.振荡试管的正确操作是( )
A.用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B.用手指拿住试管用腕摆动。
C.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D.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摆动
7.下列实验操作与方法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
1.为了称取一定质量的食盐,当天平达到平衡时,甲、乙两位同学都用了10g的砝码一个,5g的砝码一个,游码在2.2g刻度处。
⑴甲同学把砝码放在左盘,食盐在右盘,他称取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⑵乙同学把砝码放在右盘,食盐在左盘,他称取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
2.量取10毫升某液体时,如果俯视量筒的刻度(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量取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填“>”、“<”、“=”)10ml。
3.用托盘天平称量一未知质量的烧杯。现用“↓”表示向托盘上增加砝码,用“↑”表示从托盘上减少砝码。请用“↓”和“↑”在下表中表示你的称量过程,并在图中用“■”表示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若烧杯的实际质量为36.8 g)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图1-5
思路解析:由于加砝码时按先大后小的原则,应先加50 g砝码,发现砝码重了,应取下50 g砝码;再加上20 g砝码,发现轻了,必须按先大后小的原则再次加上20 g砝码,重了,取下20 g砝码,加上10 g砝码,加上5 g砝码,再将游码拨到1.8 g处。
答案:砝码取用如下:
砝码/g
50
20
20
10
5
取用情况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