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本节内容是鲁教版化学上册第六单元到实验室去的实验探究活动。下面我将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设计、实验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及自我评价六方面谈谈我对本节实验教学的设计思路。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但动手能力偏弱,需要老师加强指导。此时,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主要是研究实验室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并通过实验掌握和巩固二氧化碳的性质,是继氧气实验室制法后另一种气体的制法,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气体的制备属于中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它是培养学生在学习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选择、装置选取、实验方法设计等方面的最佳素材,本节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好此节课对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实验探究能力有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与技能 :?
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
2.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和设计思路,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通过实验探究、问题讨论,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合作的科学品质。
2.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要求
根据课标和知识结构及内容要求,本节题的重难点为:
1.教学重点:
(1)组装实验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2)通过实验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重点突破:通过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探究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图,自主选择、设计实验装置在课堂展示,让学生亲身做实验,教师针对学生实验指出实验注意事项。
根据我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题的难点为:
2.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难点突破: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图,让学生分析对比两套实验装置的异同,从而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进一步总结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三.实验教学方法与学法
(一).本节课我以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为主,讨论法、实验验证法、理论分析法、讲练结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本节内容。
(二).本课题是以实验为主,对已学过的知识加以巩固的实验课,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但理论与实践有所差别,所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本节课学法指导的关键。
四.实验内容设计
为培养学生的的创新能力,特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是:
(一)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
(二)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合为一体的创新实验。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我引导学生回顾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思路和方法。设计意图是通过回顾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相关知识,从而激励学生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兴趣。
环节(二):组织探究
我将按照实验探究的步骤组织学生完成探究实验。这个环节我分为三个步骤。
1.猜想。首先教师展示几组制备气体的药品,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的“实验室制氧气”的最佳方案进行猜想,并让几位学生代表完成实验,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并综合能源和环保的角度、可操作性等方面总结得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最佳药品。
2.行动。老师给出一些常见的实验仪器,让学生根据刚才所确定的最佳药品,进行仪器组装的练习(画装置图),然后大家各抒己见,交流、讨论各装置的特点,指出那些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这时老师再拿出相应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已的设计,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组装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再与学生们一起回顾总结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的选择、实验步骤等,从而完成整个实验教学的一个重点。这样的目的是确立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意识。在此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创新点:在接下来通过实验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二氧化碳性质的几个实验看起来都比较简单,但实际操作不容易成功。课本上的实验设计存在以下问题:
(1)实验不连贯 ,耗时太长,不利于课堂操作
(2)实验过程中比较浪费药品
(3)熄灭蜡烛的时候倾倒二氧化碳通常会失败,而是使上面那支蜡烛先熄灭。
所以,我对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实验改进图请看大屏幕)改进后的实验好处:
(1)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成功率高,有效弥补了容易失败的不足。
(2)二氧化碳的多个性质合为一体,一气呵成,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提高了实验效率。
(3)充分体现了实用性,简约性,循环性
课前我组装好改进的实验装置,利用改进实验组织学生6人一组进行实验探究,期间我巡视指导,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小组。通过小组实验,学生在较短时间完成制取二氧化碳和性质为一体实验,轻松完成本节的重点,也突破了难点。而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既培养学生对实验设计优、缺点进行评价的能力,也鼓励学生建立创新实验的意识。
环节(三):课堂练习
举出几道典型的例题,当堂检测学生对本节实验的掌握情况及实验结论的运用能力。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所在,以便改进自己教学中的不足
环节(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出实验室制气体的思路,并总结出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探究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重新梳理实验过程,归纳出要点,加深记忆
环节(五):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课堂上掌握得不好和来不及练习的知识点布置相关作业,这样可以查漏补缺,也可以及时巩固,加深记忆
环节(六):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反应原理
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
CaCO3+2HCl= CaCl2+H2O +CO2↑
二、制取装置
三、验证和验满
四、实验步骤
五、二氧化碳的性质
六.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
我这节课的设计具有如下几个亮点:1.始终贯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探究活动。 2.对“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实验进行创新的改进,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实验创新的欲望。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实验教学课的一些设计,如有不妥这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