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与“惊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听赏活动,感受交响音乐丰富的表现力;
熟悉音乐主题,并能哼唱音乐主题;
通过欣赏《“惊愕”》,感受力度强弱的变化,从而学习力度术语并掌握其表现方式。
教学重难点:
通过欣赏,感受交响音乐的表现力,学习力度术语并掌握其表现方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图片显示喜怒哀乐的表情,请学生上台表演
过渡:老师引入“惊吓”(惊愕)一词,回归课题,请同学们欣赏一首让人感到“惊愕”的乐曲。
欣赏乐曲,感受音乐
初听音乐主题,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中哪个部分让你感受到“惊愕”?
简述“惊愕”交响曲创作的故事
复听音乐主题,“惊愕”交响曲中音乐的强弱表现是怎样体现的?
学习力度术语
⑴板书节奏训练图并标注力度记号,请学生用肢体表现强弱
⑵再次聆听音乐主题,随音乐用声势将乐曲中强弱表现出来
学唱音乐主题
⑴随琴跟唱,学会控制声音的强弱来表现力度的变化
⑵熟悉旋律后,要求学生在演唱遇到极强音时用声势动作辅助表现
完整聆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完成以下题目
⑴乐曲开始的力度是( );乐曲进入结尾的力度是( )。
p(弱)
mf(中强)
ff(很强)
⑵这首乐曲最显著的力度变化是( )。
渐强
由弱突强
渐弱
回顾内容,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欣赏《“惊愕”交响曲》,学习了力度记号,感受到了交响曲的丰富的表现力。
板书
《“惊愕”交响曲》
1、2/4
∣x x x x∣x x x ∣
P
pp
2、2/4
∣x x x x∣x x ∣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