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粘贴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独立探索、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
2、掌握6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编制6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理解并记忆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利用乘法的意义以及口诀中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同学们玩过贴画吗?你们都是怎么玩的?今天老师带来许多贴画,请同学们看看吧。(教师展示课件)
你能看一眼,不用数就知道有多少粘贴画吗?让我们估一估,一共有多少粘贴画吧。(教师让学生估计,随后老师板书课题:有多少张贴画)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让学生自由估计粘贴画的数量
2.说一说。
老师展示课件,点幻灯片出现一排青蛙,问学生:有多少个青蛙?随后教师点课件出现一表格,让学生说如何填写。
接着老师点课件,又出现一排青蛙,问学生一共有多少只青蛙?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三排、四排……九排各有多少只青蛙,并分别让学生说出结果和数青蛙的方法。学生说出后,教师点出课件表格中的正确数字。
3.学生独自探索规律和方法编制6的乘法口诀。
教师让学生根据刚才数青蛙的方法,完成数学书中第78页的第二部分的数学算式,并完成6的乘法口诀。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小黑板(黑板上是课本上第二部分的九个算式和六的乘法口诀填空)
问学生:1×6等于几?
学生回答后,老师再问学生:编成口诀是什么?
用同样的方法得出2到9分别乘以6的得数,从而完成六的乘法口诀。
完成6的乘法口诀后,老师让学生观察小黑板上的口诀,提出问题:你能发现6的乘法口诀有什么规律吗?
让学生两人一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后,教师抽学生汇报。
有的学生可能看出:从上往下每个数依次多6;有的学生可能看出:从下往上看每个数依次少6。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问学生:如果老师忘记了6乘8的口诀,其他的口诀都记得,该怎样得出6乘8的结果呢?
让学生思考后汇报:用42加6,或48减6。
师:经过同学们的努力,6的乘法口诀终于编制完成。
4.记忆口诀。
全班齐读一遍。
教师和学生交流:前面的2、3、4、5乘6的口诀我们以前都学过了,后面的6到9与六相乘的口诀今天同学们刚编出来,希望同学们课下好好记住。
再让学生齐读今天刚学的四句口诀。
5、巩固应用。
师:同学们很棒,这么快就自己编出了6的乘法口诀并记住了,那么现在我们来看看78页的第三部分,你能根据图用不同的方法理解6×7吗?
教师让学生先思考,然后同桌一起讨论。
教师课件出示,让学生看图并汇报:
6×7=6×5+6×2
6×7=6×4+6×3
教师演示课件,和学生一起理解。
师:原来我们找到规律,利用乘法的意义,能用很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三、课堂练习
1、教师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能数出图中有多少张手抄报吗?
让学生思考,然后学生举手回答。
2、出示课件
让学生看图,思考图中的方框中应该填什么数?
学生举手汇报,这题的方法很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出示课件中的第三题
分组开火车回答连线题。
4、出示课件中的第四题
先让学生看第一个的图形,让学生回答图中的正方形有多少个,让学生说说方法;接着再出示第二个,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本题一定有学生用移动方格的方法去数总数,移动方格后,将图形变成第一题中整体图;最后再出示第三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一样,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移动方格的方法变成规则图形,最后再用乘法解决。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自己编制了6的乘法口诀,并会利用6的口诀解决很多乘法,并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希望课下同学们把6的口诀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