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一共有多少天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2 一共有多少天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4 06:4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共有多少天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编制乘法口诀的经验,会自己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编制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每一句口诀含义,初步熟记7的乘法口诀,能利用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3.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编制口诀,初步体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以“星期”为话题,师生共同交流。
师:咱们学校每个星期都安排了一些活动。记得吗,9月1日开学了,咱们学校每个班都召开了“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队会。第四个星期队委竞选活动开始了,我们班有5名同学参与了投票。是这样吗?(每个星期的活动有照片或者链接的视频)
2.提出几个星期是多少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师:其实人们经常以星期为单位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几天吗?
师:4个星期一共多少天?想想,一个星期有7天,2个星期呢?
师:要算几个星期是多少天,就是算几个7连加!几个7连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什么法计算?(生:乘法)如果我们能列出乘法算式,再编出口诀,就会算得又准又快了!那这节课我们就学7的乘法口诀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借由班级学生的一些大型活动,有侧重渗透“一星期是7天”的事实,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使学生了解开学以来学校给学生安排的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强化了学校的教学活动是按“周”做的计划,让学生感受7天一个星期,7 天是上学和休息的一个小的循环的过程。为今后的“时间”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而计算3个星期、4个星期、5个星期经过的天数,也为学习7的乘法口诀打下了计算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编制口诀
1.7的连加计算。
师:同学们请看!这有个表格,第一行表示几个星期,第二行表示多少天,一个星期是7天,2个星期是多少天?
师:说的很好。要是接着填你们会吗?就在你们手中的表格里自己填一填、算一算吧!
师:填好了吗?谁来说说接下来你是怎么填的?
生:
师:谁填的和他一样?有问题的同学改改。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两行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
师:他把几个7连加的结果按顺序说了一遍,其他同学有什么发现?
生:
师:说的非常好,其实就是每多一个星期,天数就多7天。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能够独立计算100以内的加法,教师呈现7的连加表格以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计算,既是尊重学生学习的表现,也为下面找规律、编口诀积累经验。而观察算式找规律的过程就是在利用加法的结果构建7的乘法的过程。让学生发现一个数乘7,乘数每增加1,结果就是增加7的规律。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多的7相加都算的这么准。看!这有只小青蛙,它每次跳7个小格,跳1次落在7,连续跳2次落在哪?连续跳3次呢?跳4次?……
生:14、21、……
师:算的真准呀!这个问题也是几个7连加的问题!
【设计意图】仅有一个星期有7天的事实引出7的乘法算式还是不够厚重,本题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还有许多现象或事例,都可以用7的乘法算式来表示或解决。从而真正意义上建构起7的乘法算式的模型。
2.写7的乘法算式、编7的乘法口诀。
师:我们算7的连加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什么法计算?那你会写乘法算式吗?好,下面我们就在题卡上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7的乘法口诀!
学生试编7的乘法口诀,并写下来。
师:写完的同学小声读读,检查一下。
师:写完了吗?来!咱们先来看看你们怎么写的乘法算式。××同学请你读读你写的乘法算式吧。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问题的话一会儿可以提出来。
生读编写的乘法算式。
师:谁写的和他一样?
师:这么多同学都写对了!来,我们看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1:
师:那第一个乘数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1:
生2:
生3:
师:看来只要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一个比一个多1,那积就一个比一个多7。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大家编写的口诀吧!请××同学介绍一下你编的口诀。
生读口诀。
师:我们再看看××同学编的口诀,他们俩写的一样。还有谁也是这么写的?
学生举手。
师:来我们看看“一七得七”这句口诀,既可以算 1×7=7 也可以算 7×1=7。那“四七二十八”这句口诀呢?“七七四十九”呢?
生答。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编出了口诀,还知道除了“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其他的口诀都能算两个乘法算式。来我们一起读一读7的乘法口诀!
学生读口诀,教师贴出板条口诀。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2~6乘法口诀学习的经验,学生经历自主写出7的乘法算式、再根据加法表编出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获得自主写算式编口诀的学习经验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基于学生的真实基础,教师引领学生交流自己编写的口诀,这个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过程。
三、自主尝试,记忆口诀
1.师:编完口诀,我们还要记住7的乘法口诀,下面自己读一读、记一记,看看谁记得准!
学生背口诀。
师:同桌同学可以互相检查一下。
学生组内互查。
师:记住了吗?哪名小勇士愿意背给大家听?
指名背诵。
2.交流记口诀方法。
师:刚才在背口诀时,“三七二十一”这句口诀没记住,谁有好办法能记住?
生:
师:用加法算一算,其他同学呢?
生:
师:行不?(行)快用他们说的办法再记记。
学生记口诀。
师:记住了吗?咱们玩个游戏,对口令,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说后半句。
师生对口令。
【设计意图】采用各种活动形式让学生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教学的目标之一,数学学习的关键是不能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进行理解性记忆,找规律、联想式记忆等都是常用的手段和方法。对口令、一句接一句等既活跃课堂,又激发学生的兴趣,都是有效地记忆口诀的课堂组织形式。
四、练习应用,巩固提高
1.做一做。
师:读算式说得数。用的哪句口诀?谁做对了?
师:看来口诀掌握的不错。
2.解决问题——计算灯的个数(学生根据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记忆口诀的好方式就是利用口诀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活动,一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练习中灵活的使用7的乘法口诀,从而更加牢固的记住7的乘法口诀,并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用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们还可以学习8、9的乘法口诀,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自己试一试。
【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对7的乘法口诀已经记熟,并且会用,鼓励学生利用本节课的学习经验自主去编写8、9的乘法口诀,实现课内到课外的延伸,让学生学会学习应该说比布置一些枯燥的7的乘法计算题有价值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3+7=21这样的错误,出现后只是让学生帮他改正过来,没有抓住这次机会,让学生对这样的错误引起注意,乘法与加法的本质区别在此可以渗透,并且让学生高度关注两个符号的区别,给孩子重新改正的机会。还有学生再记忆口诀的时候说到二七二十四,此处的错误也没有及时纠正,而是一晃而过,这样容易给学生错误的结果,在学生说出二七二十四的时候,应该马上利用这个错误的结果追问学生是怎样算的,找到错误的根源,让其余学生避免出现此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