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外国传统雕塑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欣赏和了解外国有代表性的传统雕塑艺术,主要是古埃及和欧洲20世纪以前雕塑艺术的重要作品和特点
2、使学生进一步形成联系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欣赏与理解艺术作品的方法,以及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艺术现象的方法。
3、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增强对雕塑的兴趣和对艺术的热爱,增强审美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外国古代雕塑的创作源泉和艺术特征。着重欣赏古希腊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以罗丹为代表的的几件雕塑作品。
【教学难点】: 西方古代文化对当时雕塑艺术给予的深远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设计】:
课时1:古埃及与古希腊时期的雕塑欣赏
一、导入:本课时主要欣赏古代埃及以及古希腊时期的雕塑作品,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当时的创作源泉以及审美法则。欣赏比较这两个古老国家在雕塑艺术创作上的一些联系与区别
二、过程:欣赏教材中的作品
1、古埃及雕塑艺术的特征
(a)、法老贵族体态模式化,神态真实
在《拉荷太普及诺弗儿》中,法老双手紧握拳头,正襟危坐,右手放在胸前,左手放置膝盖上,双腿紧紧并拢,上身裸露,下身穿一天白色短裤,诺弗尔则身穿白色长裙,雕像经过上色,法老呈古铜色,王后呈乳白色。这幅雕像的不同之处在于法老身上无任何饰品,王后也是,仅在头发上绑了一条绸缎,法老的表情过于严肃,所以显得有点呆板,王后的表情相对而言比较温和。
(b)、平民朴实,生活气息浓
平民雕像,以劳动为题材,其艺术魅力更加独特,劳动者的雕像在人体动态上更加曲折,在面部表情刻画方面更加形象逼真,相较于其它种类雕像而言,更加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c)、古埃及雕塑严谨程序化
古埃及的雕塑,在艺术方面一直是严谨的程序化。在雕塑神与法老时,制作过程更加严谨。在古埃及雕塑中,著名的正面律法则把雕塑造型的程式化表现的淋漓尽致。正面律主要用于圆雕中,在圆雕中坐像、立像都是以正面直视前方,身体的重心与头部垂直于同一平面。不能左右晃动,在形态上必须始终垂直于同一平面。
2、古希腊雕塑作品的艺术特征
(a)、人体力学之美: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越、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
(b)、将神话故事与雕塑相融合: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是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创作源泉。古希腊人认为,神灵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和思想情感。因此,古希腊人按照完美的人的形象去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理想和美丽的幻想。写实而又追求完美是古希腊雕塑的主要特征
3、小结:欣赏完这两个文明古国的古老艺术,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与体会。
课时2:文艺复兴时期与近代欧洲的雕塑艺术欣赏
一、导入:本课着重欣赏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以及了解风靡欧洲的巴洛克艺术风格雕塑和近代欧洲巨匠罗丹的雕塑风格
二、过程:欣赏教材中的雕塑作品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特征
文艺复兴期间,欧洲雕塑逐渐脱离了建筑的束缚,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美术形式.其创作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表现出与在宗教神学思想笼罩下的中世纪雕塑截然不同的特征.首先是对人体美的歌颂.从多纳泰罗到米开朗基罗,这些大师们创造了一尊又一尊完美的人体雕像,尽管这一时期许多作品仍取材于《圣经》,但他们充满了人情味和现实主义色彩,表现出艺术家对生活得热爱.此外,作者在创作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使作品饱含生命的激情.在艺术处理上,雕塑家们以古希腊罗马雕塑的表现形式为基础,用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求实精神,开创了基于科学理论和实际观察的写实技法,如人体解剖和透视法则等等,使雕塑艺术无论在圆雕还是浮雕方面都达到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的高峰.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以完美和规范化为原则,追求对称、协调、均衡、稳重.它的基本风格和表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雕塑的主要传统,影响极其深远.
2、贝尔尼尼引领的巴洛克艺术体系
作品:《阿波罗与达芙妮》该作品取材于希腊神话,情节来自奥维德的“变形记”中的故事,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向河神女儿达芙妮求爱的故事。爱神丘比特为了向阿波罗复仇,将一支使人陷入爱情漩涡的金箭射向了他,使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达芙妮;同时,又将一支使人拒绝爱情的铅箭射入达芙妮,使姑娘对阿波罗冷若冰霜。当达芙妮回身看到阿波罗在追她时,急忙向父亲呼救。河神听到了女儿的声音,在阿波罗即将追上她时,将她变成了一棵月桂树。[2]?
雕像表现了阿波罗的手触到达芙妮身体时的一瞬间。两人都处在乘风奔跑的运动中,身体轻盈、优美。达芙妮的身体已开始变成月桂树,行走如飞的腿幻化为树干植入大地,飘动的头发和伸展的手指缝中长出了树叶,即使是她最柔软的双乳也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树皮。但达芙妮的整个身体仍具有凌空欲飞的姿态,手臂与身体形成了优美的S形。她侧着头,目光由惊恐变为麻木,具有使人怜悯的感。阿波罗眼睁睁地看到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神情由惊讶转为悲伤,却无力挽回。他的一只手仍然放在达芙妮的身体上,另一只手则向斜下方伸展,同达芙妮的手臂形成一条直线,使整个雕像有一种动荡的感觉,充满了表现力。
巴洛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兴起并流行于17世纪的意大利,同时,也广泛地影响到全部欧洲。从贝尔尼尼的作品看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体现为在教堂中把建筑、雕塑、绘画结合成1个整体,重视作品的情势感,特别是在雕塑中重视绘画的成分,善于应用细腻手法和夸大的构图,表现人物瞬间剧烈的行动与精神状态,使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戏剧感。
3、欧洲雕塑巨匠罗丹的作品欣赏
雕塑《加莱义民》:青铜,208.5×239×190.5厘米,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于1884年-1886年,现存法国加莱市。这件作品是大型纪念碑雕塑,这组雕塑以恢弘而真实的历史情境,
《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14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忍辱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个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这些人必须光着头,穿囚犯的衣服,脖子上套着绳子。为了保全加莱城人民的生命财产,这六个义民光荣地献出了生命。
19世纪后叶,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加莱城政府决定在市中心建立这一纪念群雕。罗丹以真实手法创作了这一组历史人物,赋予了每个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状态,有坚定者、有绝望者、有听随自然者。
这组群雕表现了一种及为悲壮而崇高的精神气节与牺牲行为,以精致而深刻的心理表现,形象地刻画了在死亡面前,不同人物的情感与个性。同时,还以独特的群像形式,突破了传统纪念碑雕塑的程式。
三、总结:通过这两节课欣赏外国古代传统雕塑,尝试把握历史与文明的脉络谈谈从古代到近代欧洲雕塑艺术的联系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