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上生物 6.1食物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七上生物 6.1食物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4 13:4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 食物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摄食与被食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以及食物链的特点。
(3)知道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活动,学生尝试画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物链。
(2)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动物。
(2)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
1.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动画片段:螳螂捕蝉(学生观看)。
故事情节:夏季烈日当空,蝉慢慢从大树下爬上枝头,一边吸食着树汁,一边欢快地歌唱;一只螳螂正挥动着它的“大镰刀”,悄悄来到蝉的背后。就在这个时候,从远处飞来了一只小黄雀……
(2)思考问题:(1)请用一句成语表述视屏的内容? 有什么寓意?
(2)该成语中涉及到哪些生物?
(3)这些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2.提出问题——分析农田中的生物
(1)问题展开: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产生的联系是很容易看到的。你还能举例吗?(比如:有树的地方常有鸟,有花草的地方常有昆虫。植物、昆虫、鸟和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而共存亡。)
(2)多媒体展示图片:农田生态系统)大家能从这幅图片找到那些生物? 那么怎样利用食物的关系把它们联系起来?你会怎么做?(想想看,如何利用桌面上的卡片、胶带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食物关系顺序把卡片串连起来。)
(3)“卡片接龙”活动: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认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一个同学排好吃与被吃的顺序,被吃的生物排在前,吃它的生物排在后,最后将卡片串起来。也可以鼓励创新,采用其他方法,如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相互牵绳的方法。)
(4)模型展示,建立“食物链”概念
食物链: 在一定的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
(5)质疑与归纳:教师要求学生继续观察所连的食物链,思考以下问题
①食物链一般由哪几类生物构成?它们分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
②从所连的这几条食物链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③一条食物链一般包括几个环节,不同环节的动物食性有何不同?(注:动物食性可参照教材105页的信息库。)
④在所连的食物链中,鸡可以分别位于哪个环节,说明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食物链一般3-5环节;通过查阅信息库,知道动物的食性分三类;通过讨论归纳出食物链一般所具有的特点。
(6)考考你:毛毛虫 小鸟 是不是食物链?为什么?
活动二:
1.提出探究应用的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午餐情景。配以字幕:民以食为天,食物何处来?同学们能用学到的食物链知识来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吗?
2.“追本溯源”解决问题——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1)选食谱:教师要求学生列出某一顿午餐吃过的各种食物。
(2)分类列表:启发学生分类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
植物类
动物类
米饭——水稻
植物油——大豆
鸡蛋——鸡
黑鱼
(3)发现“食物链”:指导学生连出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并展示交流。
活动三:食物链的利用和保护
1.列举正方事例: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如:稻田养鱼、稻田养蟹、稻田养鸭、藕田养泥鳅等事例,想一想这些生态农业给我们什么启示?
2.列举反方事例:列举当地存在的一些不良行为,如:捕食青蛙、捕食蛇、捕食鸟等事例,想一想这样一来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3.发表你的思考: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得到的启发,最终教师要小结引导到保护食物链、保护动物上来。
活动四:当堂检测
1、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阳光 草 兔子 狐狸
B、老鹰 蛇 田鼠 植物
C、田鼠 蛇 老鹰
D、植物 田鼠 蛇 老鹰
2、在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主要关系是( )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吃与被吃的关系
C、相互竞争的关系 D、互惠互利的关系
3、通常位于一条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是 ( )
A、微生物 B、绿色植物
C、植食性动物 D、肉食性动物
4、下列各项中,能完整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 ( )
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牛吃稻草,鸭吃谷
作业
1. 课本P100 DIY:寻找食物链。
2. 写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包含的食物链。
3. 将本节课做的“食物链”模型保存好,下节课学习还要利用。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