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研究种子萌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生命单元唯一的一个长期研究活动,活动中教师要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研究的准备,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长期观察的素养。这个观察活动仅靠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根据需要将一些探究延伸到课外拓展。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3、种子的各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并做记录;运用感官及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究种子萌发奥秘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观察蚕豆种子的构造与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黄豆种子、红豆种子、蚕豆种子、花生种子;不同发芽阶段的蚕豆种子;镊子、放大镜、胶布;观察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师:(出示:PPT几种不同的种子)请看图片,这是什么?
生:黄豆、花生、红豆、蚕豆。
师:实际上这些都是植物的种子。(出示PPT)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种子的萌发。(出示PPT种子的萌发。板书:种子的萌发)
师:(出示:PPT)老师还准备了几张不同角度的蚕豆种子照片,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棕色。
师:颜色方面,非常好,还有其他方面吗?(学生回答,形状方面)
师:里面是什么呢?(举手手势)
生:果实、种子(板书:打问号)
师:我们的想法对吗,如何验证?(手势:举手)(答不出来就说可以解剖吗?)
生:解剖。
师:需要什么工具?
生:镊子(展示实物,出示镊子,老师准备的是镊子,比刀子更安全)
师:还需要什么?
生:放大镜,用来观察种子内部。(出示:放大镜)
师:解剖种子要按照什么顺序来?
生:从外到内(或者提示解剖油菜花的顺序)
师:回答的非常棒。我来演示一下解剖的步骤。请仔细观看(出示PPT:微课解剖种子)
师:都清楚了吗?解剖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生:使用镊子要小心。(回答)
师:回答的很好。请看温馨提示。(出示:ppt注意事项手势,指大屏幕)每个小组2颗不同的种子。请4号同学上来领取材料,现在解剖并观察,时间15分钟,开始。(学生实验,老师巡视,并找出表现好的小组)
师:你们观察的是什么种子,有几部分组成?(提示第一个小组)
生:种子外面都有一层皮,有肉,有芽。(使用学生作品投影,多叫几组学生汇报)
师:(出示一个种子萌发的照片) 同学们总结的都很好。科学家把这一部分叫做种皮,这部分叫做胚根,这叫胚芽,这两部分叫做子叶。(边讲边指PPT)
师:请思考种皮有什么用?
生:保护种子。
师:胚根、胚芽以后会发育成植物的哪个器官?
生:回答。
师:我们看看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播放视频)
师:胚根会发育成植物的?
生:植物的根。
师:胚芽发育成?
生:植物的茎和叶
师:子叶呢?
生:提供营养。(若答不出来,提示:你们命名的肉有什么作用?)
师:回答的对吗?(出示:PPT子叶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子叶的变化,在这、这里子叶是怎样变化的?
生:越变越小。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提供营养。(学生再答不出来,师就直接说)
师:对,子叶就是提供营养的。
(总结语)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种子可以分成两个部分:种皮和胚。胚是有生命的,胚里面有胚根、胚芽和子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种子的茎和叶,子叶有两片。
师: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像我们今天解剖的种子这样具有两片子叶,请同学们回去解剖一下玉米种子。
板书:
种子的萌发
种皮
胚根 向下长成植物的根
种子
胚芽 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胚 子叶 为植物提供营养
教学反思:
为了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抓重点,破难点,我把本课设计为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训练和提高学生自主性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动手协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把重点放在学生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实践、分工协作进行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的获得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学生通过解剖不同的种子,会发现大多数的种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学生很容易看到种皮、胚根、子叶,但也容易将胚芽混淆在胚根里面,这时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胚根和胚芽是不同的。
子叶在种子中的作用,本应该学生通过浸泡种子,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来自主探究,但由于蚕豆种子生长周期比较长,前期准备不充分,只能用图片课堂讲解。为了弥补这个教学点的缺憾,我将此项内容设计为课后拓展,要求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蚕豆种子的生长,并做好观察记录。大部分学生进行了该拓展活动,亲身观察和体会到了子叶在种子中的作用,效果还不错。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科学探究不只是停留在课堂上,生活中有更多的科学知识需要主动地探究和积累,从而达到鼓励学生主动探究的目的。
当然我还有一些做的不足的地方,比如:实验操作规范强调不够,学生在用镊子操作过程中,有不规范的行为,需要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加强调;学生汇报时间短。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汇报时间,学生汇报过程才能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汇报阶段会出现不同的观点,但本节课我觉得学生回答的都差不多,最后导致学生没能将自己小组的观点展示出来。另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试着给学生更多的展示交流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的理解到:上好一节课不仅仅要求老师的专业知识扎实,更要求老师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协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争取将每一节课都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