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课题:大洲和大洋
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
一.教学理念
二.课程标准
三.教材处理
四.教学设计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播放海陆风景图,之后,出示地球的自转动画
设计意图:目的是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欣赏、观察,先对海陆分布有个感性的认识,引出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是有关地球的知识。
(二)探寻地球真面目
设计意图:“探寻地球真面目”活动,重在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自学过程中应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提升了学生对海陆分布特点的认识。
活动一:看一看
播放杨利伟拍摄地球在太空的照片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观察、思考,让学生感受地球像一个蔚蓝色的“水球”。并从视觉角度推测地球上海洋面积大。
活动二:谈一谈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升对海陆分布的认识
课件展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洋和陆地面积比较”图“地球全貌图”认真观察,并提问地球表面主要由什么组成?海陆面积各占多少?
活动三:比一比
设置活动:若把地球分成任意两个相等的半球,是不是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课件展示:四个半球的海陆分布图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究总结,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对海陆分布特点的认识
展示探究结果:世界海陆分布特点是,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地球的任何两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活动四:论一论
设置活动:“小小辩论赛” “地球还是水球”
设计意图:学生分正反两方面竞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展示探究结果: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过去以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甚至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陆地的中心,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因此,起名地球。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看到的地球是蔚蓝色的星球,觉得地球更像水球。
(三)走进海陆大家族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达到理解概念,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扩展学生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参与教学,快乐学习。提升了对大陆、海峡、岛屿等概念的认识。
活动一:认一认
课件展示:陆地和海洋的基本概念图。学生读图辨别大陆、半岛、岛屿等
设计意图:通过辨别各自形态,提升学生对大陆、岛屿、半岛、海、海峡等概念认识。
活动二:做一做
让学生在书中最后一页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展示探究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进行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探究大洲和大洋
设计意图:“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相对位置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填一填” “画一画”等这些环节,层层递进,从而形成脑中的世界地图为出发点,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时主要利用地图,培养学生填图、画图,析图等能力。
活动一:填一填
多媒体展示两张不一样“七大洲四大洋空白图”。
在自学成果展示上,我设计的问题如: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哪些? 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等等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小组竞赛方式完成填图,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情况的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填图、读图、析图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活动二:画一画
1、教师用课件提供大洲数据资料,“辨轮廓,比大小”
2、用多媒体展示七大洲几何轮廓,再做示范“一笔画世界”
设计意图:1、目的是帮助学生记忆 2、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同时锻炼了学生绘图能力。
1、、“看数据,比大小”给各大洲排序。自编顺口溜“亚非北南美洲,南极欧大洋洲”
2、让学生,做书中P36页的活动 “一笔画世界”,看谁画的快、画的标准。
活动三:拼一拼
教师用课件展示:设计趣味拼图活动
目的在于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做游戏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
(各个组分别各派两个学生代表进行拼图竞赛,一个组计时,看哪一组拼的快)
活动四:考一考
多媒体展示空白大洲和大洋图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竞争意识,锻炼学生析图的能力。
(学生举手上来做,一个学生计时看誰做的快又准)
活动五:找一找
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难记我编了一句话“乌河里大黑土”
设计意图: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填图能力,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大洲之间的分界线的掌握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内容回忆总结,同时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全方位的认识我们的地球,去揭开地球上更多的奥秘。
(五)梳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