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12 老房子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 美术教案-12 老房子苏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4 07:1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内容】
第11课 老房子
【主备人】
吴婷
【课型】
造型表现
【上课时间】
第13周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江南老房子的结构、造型、材质、功能等特色,感受其独特的建筑韵味。
操作目标: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老房子的沧桑古朴。
情感目标:了解老房子的历史与价值,唤起对老房子的独特审美与热烈情感。
【教学重点】从门、窗、墙、瓦感受其独特的美,学会欣赏老房子。
【教学难点】运用线条、色彩表现老房子韵味。
【教学具准备】
课件、绘画工具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通过图片欣赏了解古今中外各具特色的老房子,理解老房子的材料、造型、工艺特色,从而建立起对老房子的正确审美情感,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老房子的沧桑古朴。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启发谈话:你们住什么样的房子?(楼房)
师:住过这样的房子吗?(图片)它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在你们眼里这又老又旧又破的老房子,对它却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在这样的老房子里不但能找到童年的记忆,更有着咱们祖先的智慧。
板书课题: 第11课 老房子
(二)新授课:
1. 课件欣赏老房子
同学们,时光斗转星移,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老房子始终默默伫立着,它看着一代代人来一代代人去。看着它就像是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在这里,你能找到先辈们生活的痕迹,见证城市的变迁。今天我们一起穿过时光隧道,走进咱们江南的老房子,领略江南民居的魅力。
“水从门前过,船在屋下走”,江南水乡有着“东方威尼斯”的美称。
江南被称为“水乡”,水流纵横交错,所以人们喜欢“逐水而居,沿河而造”,只要打开门走下石阶就可以到水边淘米、洗衣服。可是把房子造在水边,也会有很多问题,比如说水边的泥土比较松散,房子会不牢固,人们就用高高厚厚的石基来加固房子,还有的用了“吊脚楼”的形式。
对老房子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古时候可没有玻璃,窗上要糊纸。纸是透光的,而这样雕花,不但起到了装饰作用,还方便了糊纸。想一想,当阳光透过雕花木窗投射在地上,该是怎样的一幅美妙的图画呀。江南多雨,并不总是阳光明媚哦,老师倒要问问你们了,老房子是怎样来防雨的呢?
(老房子屋顶铺了瓦片可以防雨)
师:现在你对这老房子有什么新感觉?
师:是呀。人们不是简单造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而是巧妙结合了江南的气候、地理特征,运用了最普通的砖、木、石这些材料,创造了这独特的建筑,为自己创造了极其方便又富有情趣的生活,这可是我们祖先充满智慧的独特创造。所以,现在一些有特色的老房子已被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被珍藏、保护起来了。在咱们家乡,也有这样的老房子,你见过吗?在哪里见过?(惠山古镇,古运河旁边……)是啊,老房子就像一位老人,慈祥又亲切,它记载着千年的沧桑,百年的风雨,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近它,去品味这老酒一般甘香醇厚的独特韵味……
2. 欣赏其它地方的老房子。
3. 欣赏学生作品。
4. 作画方法:
(1) 画房子轮廓——房顶、墙壁、门窗大概轮廓
(2) 画细节特征——画房顶瓦片,门窗墙的结构特征。如:墙上的砖块等细节。怎样让房子更“老”了一些?(裂缝、班驳的墙面)
漂亮的格子雕花门窗,展示着江南人的细腻情感和审美追求,有的简洁,有的繁复,有的密密匝匝,有的疏疏朗朗,各种直线、曲线交错,有的两扇对开,有的则几扇成一排,变幻出各种图案。
(3)涂色
(三)布置作业:
(四)学生作业练习,教师指导,
(五)小结: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画一栋自己喜爱的老房子,完成涂色。
【教学过程】
(一)展示学生优秀作业。
(二)课件欣赏画家的作品。从不同角度观察房顶,形状不同,侧面的屋顶怎么表现?教师示范。不同角度、不同大小、远近、高低的老房子屋顶,也有着千种姿态,万种风情。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造型来表现。画一组房子要注意房子的高低大小变化。
(三)学生继续完成老房子作业,教师指导。
(四)展评作品。
(五)总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江南四季丰富色彩的映衬下,在人们多彩生活的点缀下,有什么比这经典的一抹黑白更恬静、更优雅、更和谐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