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6海洋世界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奇异的海洋生物,普及初步的海洋科普知识,初步认识海洋生物的形状、花纹和色彩等。
2、操作目标: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表现海洋生物,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人类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保护自然的责任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海洋生物,表现海洋生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畅游海底世界的同时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难点:能抓住海洋生物的突出特点着重表现。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海底背景,自制教具(基本形等)。
学生:油画棒、水彩笔、钩线笔,剪刀了解相关海洋生物的知识趣闻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欣赏学习
导入
师:(PPT:展示旋转地球仪动画,教师介绍地球构成的基本知识,及海洋概况,使学生对海洋有个初步的认识。)
“人类对海洋的认识相对于陆地来说还是很不够的,所以海洋总是给人神秘的感觉,而这种神秘感主要来自于海洋中形形色色的生物,这节课我们就来关注海洋生物”(揭题板书)
师:“大家想深入这片蓝色的海洋去探究一番吗?让我们跟随潜水员叔叔一起,作一次短暂的海底旅行吧。”(PPT:链接潜水员在海底的视频片段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生:相互交流:用一个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 “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二、深入学习
创设学习情境:参观海洋生物博物馆。
师:“很多同学可能还很不过瘾,那我们到海洋生物博物馆去继续参观学习吧!”
师生活动:PPT:欣赏介绍部分海洋生物(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对海洋生物形象的进一步认识——
外形的特点:夸张,奇特(嘴,齿,鳍,身体,尾,眼等)拓展学生的形体感受和想象能力。
教师示范,指导学生造型:在小纸片上通过基本形画出海洋生物的大体外形,然后添画其他组成部分,力求体现“奇”和“美”。(直接勾线,不上色。)
生:体会纹理中点线面的装饰美感;色彩的丰富多样性(冷暖色,色彩对比与协调等)
生:对比欣赏,PPT:展示多幅不同表现风格的海洋生物,学生观察体会不同的表现风格(装饰,卡通,写实)的特点。
绘画特技秘籍:(技能技法深入指导)
学生小组思考讨论:你知道哪些比较特殊的方法手段,能让你笔下的海洋生物形象与众不同呢?
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交流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实物展台:教师演示过程(油画棒划刮法,色彩渐变法,摹印肌理法等)准备些相关画稿。
三、创作练习
师:创设作业情境:请同学每人绘制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海洋生物,(注意外形,色彩,纹理等要素),然后大致剪下贴到黑板上——一起打造我们班级的海洋世界,大家赶快行动吧!。
四、展示与评价。
师:情境创设:海洋生物舞台秀:投影:投射海洋背景,让学生展示的海洋生物更有观赏性。
生:交流自己对他人作品的看法。
五、拓展延伸
师:“要是这么美丽的景色永远陪伴我们该多好啊!但现实往往是残酷的”,(PPT:播放插入网络视频短片:海洋遭受的破坏,以对比的形式给人震撼,给人警醒,让大家形成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生:说说自己观后感受。
师:小结:“海底世界美丽富饶,是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馈赠,我们在感受它的美丽,接受她的恩泽时,更有责任去保护它,所以,每年的6月8日被人们定为“世界海洋日”,目的就是唤醒人们保护海洋生态的意识。”
调整与补充
粘贴板书课题
展台演示
教具和直接(局部)示范
播放欣赏图片,结合相关背景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