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
一、教材分析:
《老房子》是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第5册中的第12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房屋的发展记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着其不同特色的老房子及其文化被一代代传承。
本课主要向学生展示了中国的土楼、窑洞以及徽派建筑这几种老房子,让孩子在欣赏中学会观察,然后学会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出老房子,建立孩子对老房子正确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老房子,对土楼、窑洞、徽派建筑风格有所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视频观察、游戏巩固、绘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老房子的了解,让学生感受老房子的别具风格的古朴美,从而增强学生对老房子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欣赏、观察老房子的特点,通过绘画的方法,完成老房子的明信片制作。
四、教学难点:表现不同老房子的特点,突出老房子的古朴之美。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相关视频材料、范画、明信片道具
学生准备:勾线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六、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
1.师:上周,老师收到了我的朋友们从三个地方寄来的明信片:福建、陕北和皖南,看一看明信片上的图片都是什么啊?(出示道具大明信片)
(生:……房子)
2.师:没错,这些房子不但拥有强烈的地方特色,更是拥有着悠久历史的老房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些老房子的魅力。(板书:老房子)
(二)新授知识,感受魅力
1.视频欣赏,初识魅力
师:让我们先跟随一段视频,去大致地了解一下这些老房子,看看它们都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视频播放,教师适当讲解)
2.“找茬”游戏,巩固认知
师:不知道刚才的视频大家有没有仔细看,老师来考一考你们。
(游戏:“大家来找茬”)
师:看看下面的图片中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出示PPT)
(生:窗户、门、遮雨棚……)
3.总结特点,强化认识
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几种房子,你能说出它们的显著特征是什么吗?
(生:分开每种建筑单独说)
师:没错,每种老房子的特征都不一样。(PPT出示图片)
(总结:土楼:圆顶、方窗且又小又高
窑洞:圆拱顶、平屋顶
徽派建筑:“马头墙”、尖顶青瓦)
4.教师示范,学会表现
(配合上一环节,学生边说教师边总结边示范局部,突出特征。)
师:在绘画的时候首先要把这种老房子最显著的特征表现出来。(板书:特征)
在绘画出特征以后,可以添加一些细节,让这些老房子更具韵味。(板书:细节)
(三)自主创作,表现魅力
师:下面就让我们自己画一张这样老房子的明信片,寄给朋友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老房子的魅力。
(学生在老师准备好的明信片上进行创作。)
(四)评价展示,再现魅力
1.师:将画好的明信片夹在展示的展板上(“我心中的老房子”),欣赏一下,你觉得哪座老房子最具魅力。
2.学生介绍,师生互评。
(五)拓展国外,开阔眼界
师:除了今天我们课上欣赏的很多中国的老房子,其实国外也有很多这样保护完好的老房子。课后同学们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国外老房子也进行一番研究,领略一下它们别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