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标要求
1.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2.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1.通达时空观念掌握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1926年北伐
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五四运动的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国民革命的进程
3.明确历史解释研思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4.立足唯物史观认知国民革命中国共两党关系
5.渗透家国情怀感悟五四精神、红船精神
自主学习
一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导火索
①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 ”,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参加了会议。
②中国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 ”等正义要求,但英美等国操纵的和会,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要求,竟决定将德国在 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③消息传到中国,激起人们郁积已久的愤怒,各界人士和 纷纷发表通电,斥责日本的无理行径,并且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这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2)经过
①5月4日,北京大学等十几所学校的学生齐集天安门,举行游行示威,高喊“ ”“取消二十一条”等口号。
②学生的爱国行动遭到 的镇压,这也使得从北京开始的学生爱国运动迅速推向全国。
③北京学生大批被捕的消息传到上海,爱国运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海出现大规模的 和商人罢市,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④在巨大压力下,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 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学生和工人是这场运动的 ,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十月革命后开始的,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2)在《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 》,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3)1920年,李大钊又发起了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
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 。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自主探究一 五四爱国运动
材料一 中国的民族运动自从五四运动才渐渐变成近代的民族运动——有组织的群众的反帝国主义与军阀的运动。
——《张太雷文集》
材料二 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提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材料二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
提示:爱国主义情感。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创建 政党的问题提到历史日程上来。
(2)1920年年初,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提出并推动在中国建立 。
(3)列宁领导的 派代表来到中国,与陈独秀、李大钊共同商议建党事宜。
(4)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北京建立了 。广州、武汉、长沙、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2.成立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 一艘游船上进行的。
(2)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 ,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 任书记。
3.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 指明了方向。
(2)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 的大事变。
自主探究二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
材料一 我党纲领如下:(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中共一大纲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贫民的目前利益计,引导工人们帮助民主主义的革命运动……中国共产党……在这个联合战线里奋斗的目标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民主革命纲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一大提出了怎样的革命目标?
提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根据材料二分析,相对于中共一大,中共二大的革命目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进步意义?
提示:变化: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实现民族独立。意义:正确认识了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1)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积极投身 ,在广州召开全国第一次劳动大会,推动了一系列罢工运动的展开。
(2)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一个事实:必须建立 。
(3)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 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4)1924年,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2.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轰轰烈烈、席卷全国的以“ ”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兴起。
(2)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通过两次东征消灭了 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3)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3.国民革命的失败
(1)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 的斗争加剧,特别是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
(2)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3)汪精卫集团在武汉“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自主探究三 史料 观察下列漫画:
思考:史料反映了国民革命的什么特点?(历史解释)
提示:得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广泛支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大革命。
自主检测
1.据《每周评论》(1919年5月11日)记载:学生们边行进,边宣传,“许多人民看见掉泪,许多西洋人看见脱帽喝彩,又有好些巡警也掉泪”。这说明五四运动( )
A.是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B.激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C.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导作用
D.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解析:从五四学生游行过程看,支持者有人民、西洋人还有巡警等各方面的力量,故选B项。
答案:B
2.毛泽东说:“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由此可知,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
A.旧民主主义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
解析:五四运动以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自五四运动开始转变,故A项错误;此时中国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非无产阶级革命,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故C项正确;此时中国的革命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非社会主义革命,故D项错误。
答案:C
3.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符合实际的是( )
A.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农民运动
B.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
C.决定进行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D.明确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党的革命任务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A项错误,中共一大中明确中心工作是领导工人运动,B项出现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后,C项为中共三大的内容,可排除,所以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4.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
A.人民的迫切愿望 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
C.知识分子的共识 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
解析:本题从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的角度考查国民革命运动。首先明确时间条件“1922年”,充分挖掘题干有效信息,其指出了军阀割据是战乱的主要原因;再结合国民革命运动的任务判定正确选项为A项。
答案:A
5.“是你拉着俺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伐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网络诗歌,诗中反映的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目的是( )
A.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
B.推翻列强和封建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C.同北洋军阀抢夺地盘
D.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来看,描写的是北伐战争,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根据所学知识,不难判断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6.1926年,国民党二大通过的《工人运动决议案》指出:“受压迫最深、革命性最强之工人群众,一方面宜加以深切的援助,使其本身力量与组织日臻强大;一方面须用种种方法取得其同情,与之发生密切的关系,使本党在工人群众中树立伟大的革命基础。”材料表明当时国民党( )
A.继续执行三大政策 B.独立领导工人运动
C.极力破坏国共合作 D.关心农民工人生计
解析:根据材料“深切的援助”“与之发生密切的关系”可知国民党对工人和农民采取扶助政策,有利于团结共产党,这与三大政策是一致的,故A项正确;领导工人运动的是共产党,故B项错误;国民党扶助农工,有利于国共合作,故C项错误;国民党扶助农工是为了“在工人群众中树立伟大的革命基础”,而不是关心农民工人生计,故D项错误。
答案:A
7.如图是1926年12月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整理而成)。这一现象是( )
A.奠定了国民党改组基础 B.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
C.是国共合作推动的结果 D.说明土地革命成果显著
解析: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是在国民大革命之前,材料发生在国民党改组后,故A项错误;在广东国民党党员的职业构成情况中,农民占大多数不足以表明国民党已成农民党,故B项错误;据材料“1926年12月”可得国民革命,在国共合作推动下,广泛发动工人、农民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推动了革命形势发展,故C项正确;土地革命是指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的革命,与学生和商人的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副刊载于1920年上海某报纸的漫画
材料二 工人运动尚属薄弱……一切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华代理人——中国军阀。……所以,共产国际执委会认为: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是必要的。
——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
材料三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国民革命军歌》歌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说明国共两党面临怎样的共同敌人?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大革命的特点是什么?
解析:第(1)问在回答主要任务时,要充分解读材料一中的漫画,注意漫画中的文字——树干上的“军阀”,由此可知,漫画表达了铲除军阀势力的愿望。
第(2)问在分析共同敌人时,要抓住材料二中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及其在华代理人——中国军阀”等信息进行概括。
第(3)问在概括大革命的特点时,要从材料中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合作”“工农学兵,大联合!”“齐奋斗”等信息组织答案。
答案:(1)打倒列强,除军阀。
(2)帝国主义和军阀。
(3)国共合作,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