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一课时)[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07-12-27 09:49:00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下列转变需经哪些生理过程才能实现?光能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直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①②③光合作用细胞呼吸ATP水解思考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提出问题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生存吗?2.它们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的产物相同吗? 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作出假设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3.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还产生少量的二氧化碳。设计实验通过小组讨论,先确定实验的总体思路,再逐步细化,写出包括材料用具和方法步骤在内的实验方案。请特别关注以下问题。1.怎样控制有氧和无氧的条件?2. 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如何比较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3.怎样保证酵母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能够正常生活?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CO2使溴麝香草酚酞水溶液由 蓝变绿再变黄一、实验原理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 氧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成水和 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二、目的要求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二、实验用具火柴,器具:试管,烧杯,量筒,锥形瓶,玻璃管(弯成门形),橡皮塞(中间钻孔),铁夹,酒精灯,石棉网。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试剂:食用酵母菌,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澄清石灰水,质量分数为0.1%的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三、实验步骤
2、组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装置图。1、配制酵母菌培养液(等量原则)置于A、B锥形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分别向瓶中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3、检测CO2的产生 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歇性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 ℃环境中培养8~10小时。 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变成黄色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想一想,除了这两种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4、检测酒精的产生。
(3)分别滴加0.5毫升溶有0.1g重酪酸钾浓硫酸溶液,轻轻震荡、混匀。
(1)取2支试管编号。
(2)各取A、B锥形瓶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2毫升,注入试管中。四、实验结果预测3、酵母菌的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CO2要多。1、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情况下均产生了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没有酒精生成,不能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在无氧情况下,生成了酒精,使重铬酸钾溶液发生灰绿色显色反应。变混浊/快无变化变混浊/慢出现灰绿色进行实验 请老师对实验方案提出意见,待老师认可后开始实验。由于实验需要时间较长,观察的项目和时间到事先计划好,并做好记录。六、结果 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细胞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的CO2。
七、交流八、应用小组讨论如何检测汽车司机是否喝了酒? 让司机呼出的气体直接接触到载有用硫酸处理过的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的硅胶(两者均为橙色),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重铬酸钾或三氧化铬就会变成灰绿色的硫酸铬。 在本次实验中,设置了 和 两种条件,分成两个实验组,探究酵母菌在 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未知的,通过 可以看出 对细胞呼吸的影响。有氧无氧不同氧气对比氧气条件 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对比实验对照实验 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一、细胞呼吸的概念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二、细胞呼吸的类型(一)有氧呼吸(二)无氧呼吸外膜内膜嵴线粒体结构基质(一)有氧呼吸的过程葡萄糖的初步分解C6H12O6酶+4[H] + 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①丙酮酸彻底分解酶6CO2 +20[H] + 能量场所:线粒体基质②2CH3COCOOH[H]的氧化酶12H2O + 能量场所:线粒体内膜③24[H] + 6O2+6H2O(大量)(少量)(少量) 2CH3COCOOH主要场所: 线粒体能量去向:2870KJ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1709kJ/mol,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1161kJ/mol,约40%)。总反应式:概念: 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许多ATP的过程。说出探究活动具体的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结论、交流和应用。2.怎样鉴定有无酒精产生?1.怎样鉴定有无二氧化碳产生?如何比较二氧化碳产生的多少?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进行鉴定和比较。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 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①主要场所:线粒体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③总反应式:④有氧呼吸概念:细胞在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和_____,释放______,生成_________的过程。(1709kJ/mol,约60%)(1161kJ/mol,约40%)氧多种酶葡萄糖CO2H2O能量彻底氧化分解许多ATP38个ATP2、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与氢结合生成水,释放能量。
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课堂练习3、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
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
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A4、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A、肺细胞
B、内环境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C5、有氧呼吸最常用的物质是( )
A、淀粉
B、糖原
C、葡萄糖
D、ATPC6、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
A、呼吸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A7、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D8、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有氧呼吸的过程是( )
A、第一、二阶段
B、第一、三阶段
C、第二、三阶段
D、第一、二、三阶段C9、把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中移至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的需氧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
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耗氧量减少,小白鼠耗氧量增加
D、青蛙耗氧量增加,小白鼠耗氧量减少C10、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
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11、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肺细胞
B、内环境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12、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13、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长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A、呼吸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13、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