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说话的手(二) 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7课会说话的手(二) 苏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24 10: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会说话的手》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分析
一双小小的手,它不仅能做许多事,而且通过印制、联想、添画、利用综合材料进行创意,还可以变成一个个有趣的动物形象。本课针对小朋友的生理、心理及认知规律,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启发他们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让学
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本课通过欣赏、启发、游戏、创作等形式,层层推进,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手的结构、动态,大胆想象,把手的姿势与动物的形象有机的联想在一起。
(2)操作目标:用水粉颜料在手上绘制一个动物的造型。
(3)情意目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胆想象,用水粉颜料在手上绘制一个动物形象。
教学难点:巧妙地摆出动物的造型,利用综合材料,把动物绘制的精美、创意新颖。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颜料、调色盘、水粉笔、水杯、抹布、综合材料、剪刀等。
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水粉笔、水杯、抹布、综合材料、剪刀等。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欣赏——手影游戏
2、学生手影游戏
3、介绍大师——达尼埃莱 (意大利)
(他是位喜欢尝试新事物的艺术家,他曾经是个油画家,经常在白纸上画素描,做过人体彩绘,现在他将艺术转移到了手上。他可以利用人手作为底板,画出各种各样让人惊叹的动物图案。)引出课题
(二)、出示课题《会说话的手》
(三)、交流、欣赏
1、摆一摆——想一想
(1)、师摆手形,请学生想象这可能会是哪一种动物?
(2)、欣赏大师作品

(3)、学生自己或同桌之间互相摆手型,看一
看、想一想它像哪一种动物 。
2、想一想——摆一摆
教师引导学生摆出小兔子、大蟒蛇的手势
(四)欣赏
欣赏大师作品:
(1)、动物眼睛的表现方法(画、贴)
(2)、同一种动物的不同视角表现
(3)、添加道具,让动物更形象逼真
(4)、双手造型来表现动物
(五)、创作
1、学生思考:
自己将要在手上绘制哪一种动物形象。
2、教师师范:
(1)、美丽的孔雀
教师用蓝、黄色绘制孔雀的头部,加以白色细节的描绘、最后用白色球添画成眼睛,让学生觉得简单、有趣。
(2)、可爱的蜗牛
教师将孔雀头部的羽毛收缩成蜗牛造型,在添加眼睛。
教师将两个示范以变魔术的形式巧妙地连接起来,让学生充分感受手的神奇创意。
3、师生总结手形绘画动物的步骤:(板书)
(1)、摆一摆
(2)、想一想
(3)、画一画
(4)、添一添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提示:不要将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保持手面的整洁。
5、学生创作:
作业:发挥奇特的想象,在自己的左手上绘制一副有创意的彩绘动物。
小提示:
1、少添加水,调成粘稠状,细心绘制
2、先画较浅的颜色,再添画深色。
3、先画大色块,再用小笔画细节。
学生在音乐声中创作,教师辅导。
(六)、展示
教师创设“快乐动物城”这一情景,学生在欢乐动物城里给自己的手形小动物拍照留念
(七)、拓展
1、 出示图片——手印的大象,引导学生尝试用手印画的形式来表现动物的形象。
2、引导学生课后尝试在手上绘制人物
等各种造型。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视频欣赏、表演、联想、欣赏、尝试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课堂气氛浓烈,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对材料所产生的联想很多,发展了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对制作方法的探究则提高了学生的表现技能;充分的评价与课堂展示激起了学生的自信,给学生很强烈的成就感。
教师打破了在纸上画水粉画的常规,让学生用水粉颜料首次在手上作画,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兴趣浓厚。学生在活动中探索着、尝试着、创新着,体验着在手上作画的乐趣。尽管学生的制作不够精细,但从学生那一只只富有新奇的手作品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设计各种新型的美术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另外,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练习水粉调色,把握好水分的多少及色彩的调配,这样才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