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抗美援朝 同步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抗美援朝 同步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25 11:08:04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
(1)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目的何在?
(3)司令员是谁?
(4)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简单经过如何?
(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什么?其代表人物有哪两个?
(6)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怎样?


蒙古


朝鲜
韩国
朝鲜半岛的安危关系对中国的安全
在近代
战争中,敌人是由朝鲜半岛入侵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
朝鲜半岛的位置和历史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回顾历史:
甲午战争是在哪一年爆发的?
清政府战败后被迫同日本
签订了什么条约?
1894年
《马关条约》
根据该条约,朝鲜半岛成为
日本的势力范围。1910年,
日本正式吞并了朝鲜。
1945年二战结束时,苏联和美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南朝鲜。随即在北方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南方出现了大韩民国,朝鲜半岛开始长期分裂。
金日成
金正日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金正恩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战争第一阶段
朝鲜
韩国
中华人民
共和国

绿

北部朝鲜节节胜利
战争第二阶段
美国出兵干涉
美国飞机轰炸后的中国东北的安东市(今丹东市)
1950年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
中国
美国
钢产量
60万吨
8785万吨
原油产量
20万吨
2.6亿吨
军用飞机
60架
3.1万架
人均收入
24美元
1600美元
国防开支
10亿美元
150亿美元
中国为什么会出兵抗美援朝?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抗美援朝
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原因:
目的:
军队:
1、美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
中国人民志愿军
总司令:
彭德怀
抗美援朝战争的两阶段
第一阶段:1950年10月-1951年6月
中朝军队发动5次战役,五战五捷,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附近,迫使敌人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第二阶段:1951年7月-1953年7月
  战略相持阶段,粉碎美军发动的秋季攻势、冬季攻势、春季攻势、细菌战、绞杀战。上甘岭战役就是在此期间发生的。
上甘岭战役
美军先后投入6万多人的兵力,火炮300多门,以及大量坦克、飞机等,向上甘岭地区3.7万名方千米的阵地上,投下5000多枚炸弹和190多万发炮弹。最多的一天高达30多万发炮弹,平均每秒钟有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要承受76枚。上甘岭阵地成为一片焦土,山头被削低了两米多。美军一度占领上甘岭全部表面阵地,志愿军转入坑道作战。战士们克服缺粮、缺水、缺氧等严重困难,继续坚持坑道作战。半个月后,志愿军发起反击,收复了阵地。
上甘岭一战,彻底粉碎了美国妄图战胜中国的梦想。上甘岭战役以其防御作战的光辉范例载入现代战争史册。“上甘岭”一词,已成为英勇顽强精神的代名词。
历史现场
七成烈士牺牲时不到30岁,约18万烈士长眠朝鲜。
 美军眼中的中国军人:“坚强而凶狠的斗士”。
 “令美军瞠目结舌的是,面对重达55吨的坦克,中国士兵竞毫无惧色。第三十九军中一个叫王有的中国士兵,在激战中爬上了正在疯狂射击的美军坦克,高举手榴弹寻找可以投进去的缝隙,距离坦克不远有五名美国兵,眼看着这个场面他们惊呆了,等王有把这辆坦克炸毁之后向他们冲过来的时候,他们向这位中国士兵举起了双手。”
            ————《远东朝鲜战争》
黄继光
邱少云
罗盛教
你知道下面这几位烈士的事迹吗 请说说他们的故事
为维护战场纪律忍受烈火烧身光荣牺牲
 上甘岭战斗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机枪的射击,为反击部队开辟了前进道路
为了拯救落水的朝鲜儿童英勇牺牲
毛泽东的长子长眠于朝鲜的大地上
结果:中朝人民取得胜利,美国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1953年7月27日,“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他是美国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
历史思考
中国能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争中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课本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朝鲜战场上的英雄,他们的事迹是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
 在长达33个月与世界头号强国美国的战争中,中国以弱抗强,竟然能够坚持到底,且与美国代表平起平坐地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能不令世人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沈志华《论中国出兵朝鲜决策的是非和得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出兵朝鲜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由此得到的益处,如国家安全得到保障、国际威望的提高,超过了代价。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有何意义?
1.
赢得和平建设环境。
2.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3.
巩固新生政权 
材料一
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相关的。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保卫自己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
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
——引自《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
(1)材料一中的“历史的事实”是指什么?请举例说明
(2)依据材料一、二说明中国出兵支援朝鲜的原因?
1894~1895年,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并以此为跳板侵略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①唇亡齿寒,朝鲜的存亡与中国密切相关,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②为新中国有一个安定的建设环境;
③打击美国的嚣张气焰,巩固新生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