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5课时 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5课时 练习课 人教新课标(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5 12: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第5课时 练习课
课题
练习课
复习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和长方体展开图的认识。
2.熟练掌握解决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问题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答各类练习题,培养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练习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如果告诉你长方体的长、宽、高,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2.如果要求正方体的表面积,需要知道什么?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二、指导练习
1.一个长4dm、宽3dm、高2dm的长方体,它占地面积最大是多少平方米?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师:占地面积在这里指的是什么?(长方体底下的面的面积)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2.一个棱长和为180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师:没有给一个棱长的长度,怎么算表面积?(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180÷12=15 15×15×6=1350
3.一只无盖的长方形鱼缸,长0.4m,宽0.25m,深0.3m,做这只鱼缸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平方米?
师:求至少要用玻璃多少,实际是求什么?(求鱼缸的表面积)
师:鱼缸的六个面都要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26页第11~13题。
1.第11题
(1)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粉刷教室要粉刷几个面?哪一个面不要粉刷?还要注意什么?
(3)列式解答:
4×[8×6+(8×3+6×3)×2-11.4]
=4×[48+42×2-11.4]
=4×120.6
=482.4(元)
2.第12题
这是一道计算组合图形的表面积的题,提醒学生两个图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不能算在表面积里。分析:前后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就是把3个长方体前面的面相加即可。左右两面也相等,实际上就是求中间这个长方体左右的两个面即可。
解:涂黄油漆[40×(65-10)+40×65+40×40]×2
=(2200+2600+1600)×2=12800(cm2)
涂红油漆40×65×2+40×40×3=5200+4800=10000(cm2)
3.第13题
提示:把一个长方体从中间截断,就可以分成两个正方体。让学生分别计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和切后的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和,再比较它们的表面积,看有没有发生变化。
小结:截完后,增加了两个截面。所以,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练习课,学生学好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征,熟知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在这节练习课中才能学得轻松。所以,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新知的欲望。不过毕竟是练习课,学生会很容易感觉到乏味枯燥。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要注意练习的设计要有梯度,形式上可以加以创新,防止所有的题目都一样。而且教师要多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