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周考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对“陪臣执国命”,曾哀叹“天下无行,多为家臣”,尽管孔子和弟子分别做过齐国、鲁国家臣。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
A.主张世卿世禄制度 B.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实践与思想相背离 D.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2.韩非在《五蠹》篇中指出:“圣人”不向往久远的古代,不效法成规旧例,而是研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据此制定相应的措施。他嘲讽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复古主义者,就像“守株待兔”的人那样思想僵化,愚蠢可笑。这一思想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反映儒学理念深入人心
C.符合了社会转型的要求 D.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3.《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
A.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
C.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
4.如图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
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 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
5.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
A.具有哲学思辨性 B.注重阐发原典 C.适应世俗化需求 D.融合佛道义理
6.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
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
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
7.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
A.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B.彻底冲破传统思想束缚
C.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D.体现近代民主思想萌芽
8.关公形象早为中国人所熟知,元朝政权逐渐认可对关公的敬奉,关公成为“忠义”的化身,《三国演义》问世后,关羽更是成为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据材料可知
A.小说的影响力决定了价值观念 B.统治思想与民众认识趋于一致
C.关公崇拜成为了社会思想主流 D.儒家思想影响关公形象的塑造
9.明代《崔氏族谱》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此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族谱的规定体现了。
A.僵化的宋明理学束缚思想 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要
C.要求百姓应存天理灭人欲 D.儒家的伦理成为生活秩序
10.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这一思想能够反映出
A.市民工商业者的要求 B.反对程朱理学成为思想主流
C.正统思想发生了转变 D.资产阶级追求物质利益的要求
11.明代王守仁对“理”“欲”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导致了“天理就是人欲”观的流行:清代戴震则提出“理存于欲,遂欲达情”的主张。这些主张。
A.动摇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受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C.折射出文化专制政策的放松 D.反映时代发展对僵化思想的冲击
12.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
①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
②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
③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
④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3.由美国人出版的《纸——进步的带头人》一书写道:“从公元二世纪初中国发明造纸术后,这秘密保守了很长时间,然后像蜗牛似地传播到东亚、巴格达、开罗、摩洛哥,历时1000年,再经过400年传遍欧洲,直到1694年才传入美国。”由此判断促进其传播的有利因素有
①丝绸之路的开通②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③新航路的开辟④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不包括
A. 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B. 租佃关系的盛行
C. 世俗文化的兴起 D.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15.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
①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②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
③带朋友去看杂剧④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 ③ B. ②③ C. ②④ D. 全部无法享受
16.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17.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18.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 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19.各个时期的古希腊雕塑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的阶段,进而发展出“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这反映了古希腊艺术
A.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 B.人文主义精神持续不断
C.得益于民主政治的繁荣 D.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20.恩格斯说:“这位托庇于萨克森选帝侯保护之下的维登堡名教授(指马丁·路德),这位一鸣惊人声势煊赫而被一团趋炎附势之徒簇拥着的伟大人物,毫不踌躇地抛弃运动中的下层人民,倒向市民、贵族和诸侯一边去了。”据此可知,马丁·路德
A.强烈反对人民群众举行合法运动 B.旨在改变和扩大世俗贵族的权力
C.抛弃下层民众是其阶级本质所致 D.违背了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初衷
21.古希腊人崇拜的神,与人有着一样的七情六欲,与人有着一样的形体。神只是因为形体长得比人更完美而受到人的崇拜。这反映出古希腊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崇尚自然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反对神灵崇拜
22.古希腊神学发达,即使是体育竞技会也被普遍认为是希腊人献给神的祭品。希腊人为了表明白身的虔诚,将自己认为最美、最纯洁的躯体献给神,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就意味着上苍把胜利之福恩赐给了谁。这表明古希腊
A.直接民主政治影响体育竞技 B.神学思想中隐含着人文精神
C.神学泛滥导致公民体质下降 D.体育竞技充满公平正义精神
23.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
A.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B.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
C.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D.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
24.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
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
25.处于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智者都有着某些共同特点,如擅长语法技巧和辩论术;致力于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研究;关注人的世俗生活,并从中概括和抽象出一般性原理。这表明古希腊智者的出现
A.源于人神同构的文化传统 B.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C.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 D.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26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12分)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 ???材料二??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
? ???材料三??(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
——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3分)
(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4分)
(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5分)
27.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 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8分)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8分)
(3)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形成的表现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28.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35年某画家写道:“许多已经湮没的事物将要再生。”
材料二???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三???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四??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据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已经湮没的事物”指的是什么?被湮没的原因是什么?(4分)
(2)就材料三所说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大成就各举一例。并说明它们是否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及理由。(4分)
(3)材料四与前三条材料中的哪一条有矛盾?表现在何处?(4分)
1-5 DCBDB 6-10 ACDDA 11-15 DBABD 16-20 DCABC 21-25 BBCCB
26.(12分)(1)主张:民贵君轻;天下为主君为客。(2分)相同点:以民为本。(1分)
(2)标准:是否以天下为主。(2分)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2分)
(3)进步性:带有民主色彩,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条件。(2分)
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加强;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程朱理学的束缚。(3分)
27、(1)原因: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②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4分)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体系。(4分)
(2)观点: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2分)
理由:①活字印刷术发明,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③火药广泛用于军事上。(6分)
(3)市民社会表现: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的兴起。(4分)
文化发展趋势: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2分)
原因: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4分)
28、1)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神学统治。(4分)
(2)举例略;(2分)它们不属于被湮没的事物,因为它们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只是借助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2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的说法有矛盾。材料三说文艺复兴是“精神的新生”,材料四认为文艺复兴是“恢复古代传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