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除与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12~13页。
学习目标:
1.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不含小括号),能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问题。
2.能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掌握复合问题的基本结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演算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并掌握两步运算试题的运算顺序。
学习难点:根据图形算式列出加减乘除混合的算式,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掌握乘除与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各种树苗单价的情景图,鼓励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 引导学生根据条件“用50元钱正好买5棵松树树苗和一棵樟树树苗”,提出问题1:“1棵樟树树苗多少元?” 鼓励学生自主补充信息,提出更加复杂的问题2。如:“买一棵樟树树苗要10元,买5棵松树树苗要40元。买1棵樟树树苗比买1棵松树树苗贵多少元?” 学生思考并回答。 通过提问,让学生体会计算活动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鼓励学生自主增加条件,自主设定需要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新知探究 1.解决问题1。 鼓励学生表述题意,配合学生的发言,用★表示雪松树苗,用●表示樟树树苗,画出示意图,列出图形算式。 引导学生根据图形算式列出混合算式。帮助学生梳理清楚混合算式中每部分的含义。2.解决问题2。 引导学生梳理题意,思考解答问题需要用到的数量关系。结合情境意义,提问: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求的各是什么?帮助学生理解算式各部分的情境意义。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学生独立思考、练习后小组内讨论交流。 帮助在学生解答图形算式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根据问题寻找相关条件,促使学生思考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选择信息、组织信息的能力。 通过前两道题目的解答,加上先前学过的乘加、乘减等知识,使学生积累加减与乘除混合的两步式题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
三、巩固应用 P13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成果。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