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一绿化家园3《认识秒》教案+综合习题含答案浙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数学下册一绿化家园3《认识秒》教案+综合习题含答案浙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5 07:08:51

文档简介










《认识秒》综合习题
填空题。
4分=( )秒
1分20秒=( )秒
89秒=( )分( )秒
105秒=( )分( )秒
2、在括号里填写“>”“<”或“=”。
100秒( )1分
2时( )120分
4分( )40秒
60秒( )1时
300分( )3时
2时( )20分
3、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小明放学回家走了20( )。
小红写作业用了25( )。
小丽眨眼1次用了1( )。
小亮跑100米用了15( )。
一集动画演了20( )。
课间休息10( )。
4、看钟面写时刻。

差 秒到 时 差 秒到 时 时过 秒 时过 秒
5、二年级同学50米赛跑成绩如下表:

你能给他们排出前三名吗?




























参考答案:
1、240
80
1,29
145
2、>,=,>,<,>,>
3、分钟,分钟,秒,秒,分钟,分钟。
4、差10秒到4时
差5秒到9时
2时过25秒
10时过15秒
5、第一名:小军
第二名:小明
第三名:小刚












2


112
2
10
2
10
9
3
9
3
9
8
765
8。4
8
8
小红

小军
小刚
14秒
11秒
10秒
12秒
中国极育出版网
www.zzstep.com









《认识秒》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浙江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8~9页。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认读几时几分几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能简单估计几秒和几十秒的时间。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和1秒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 认读几时几分几秒,掌握1分=60秒,简单估计时间。
学习难点: 理解1分=60秒,形成时间观念。
学习过程:
环节预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出示60米跑的活动情景图,鼓励学生根据跑步成绩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踊跃发言后,教师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①“秒是什么?”②“秒和我们学过的时、分之间有什么关系?”③“16秒有多久?” 学生思考并回答。 从60米跑的活动情境引入,唤起学生对于秒的生活经验。
二、新知探究 1.认识秒。 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秒针,与分针和时针进行比较,发现秒针的特征。 引导学生在观察钟面时体验1秒有多长,5秒有多长,5秒的时间大约可以做些什么。2.建立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继续拨动并观察钟面,数一数,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秒针正好走多少小格,并与同伴合作交流,体会1分=60秒。3.认读几时几分几秒。 回顾几时几分时刻的读法,出示带有秒的时刻,引导学生在认读几时几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读几时几分几秒。 出示练习题,引导学生读出下图的时刻。 4.估计时间。 组织学生分组开展实践活动。做深呼吸1次大约需要多少秒?测量自己的脉搏跳动10下大约需要多久?10秒钟你能写几个字? 学生与同伴合作,轮流观察钟面,数出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秒针走多少小格。 通过观察钟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 让学生在亲历观察和计数的过程中,深化1分=60秒的认识。 用电子表和钟面等具体的生活情景呈现练习题,以随堂巩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用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对秒的时间感受,强化秒的时间概念。
三、巩固应用 P9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讲解。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成果。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后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