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4张PPT。七嘴八舌猜猜看?历史上谁跑的最快?说曹操,曹操到你心目中的曹操是怎样的呢?2019-12-26第一篇章军阀混战
曹操崛起12/26/2019结合材料,说说军阀割据对当时社会造成什么影响?材料一:经“光武中兴”到105年,全国人口达5300万,可东汉末年,只剩下760万。
材料二:铠甲生虮(ji)虱,百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经济凋敝,人口减少,百姓生活困苦。人民渴望统一12/26/2019 董卓之乱后的各割据势力中,最初以盘踞在河北一带的袁绍最为强大,曹操占据河南一带。
延津官渡十万人三四万人曹 操袁 绍 公元200年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以少胜多许昌官渡之战白马津时间兵力杀手锏地点官渡 官渡 三-四万十万火烧乌巢无公元200年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曹操取胜的原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个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民众从事农业生产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军事上:采取正确的战术小组探究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袁 绍曹 操官渡之战后的形势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形势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官渡之战后的形势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不已。
--曹操《龟虽寿》壮心大敌当前,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2019-12-26孙兄,大敌当
前,你我不如合
力抗敌可好?刘兄此言正合吾意。第二篇章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看图说话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葛亮《隆中对》三顾茅庐隆中对策
三分天下公元208年曹操20多万
大 军5万联军败胜刘备孙权时间兵力必杀技地点公元208年 公元208年 赤壁 赤壁 二十万五万锁连战船火烧战船赤壁之战草船借箭《三国演义》的描述《三国志》的记载史学著作文学作品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建安十八年 (213年)(孙)权乘大船来观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草船借箭后,诸葛亮不谋而合地与周瑜一起提出火攻曹操的作战方案。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三国演义》的描述文学作品《三国志》的记载史学著作关羽刮骨疗毒《三国演义》的描述文学作品《三国志》的记载史学著作曹冲208年病危时,曹操悔不该杀华佗。而关羽是在219年北伐攻打樊城时受伤。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文学作品中有真实的历史,但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趣味性,会有一些虚构的成分。赤壁之战 论从史出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1、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三国志》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2、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3、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 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而赤壁之战曹操又以多败少。同样是曹操,两次战役中取得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为什么?你有什么感悟和启示? 分析讨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骄兵必败!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南刘备---巩固与发展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统一条件不成熟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公元 年, 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 ,定都 。
公元 年, 在 ___称帝,国号 ,因在蜀地,故又称蜀或蜀汉。
公元 年 称王,国号 ,后来定都 。221刘备汉222孙权吴建业成都魏 蜀
(汉)吴三国开始
东汉结束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三、三国鼎立第三篇章鼎足天下
三国分立魏蜀吴三国致富秘籍 假如你是魏蜀吴三国的新闻发言人,请你介绍本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新闻发布会兴修水利翻车农业强国蜀国的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丝绸大国开发江南,
造船业发达.远航夷洲造船王国这个时期在大量的消极现象掩盖下,存在着积极的因素,国家的分裂为新的统一规模准备了条件,民族间的斗争为新的民族关系的协调准备了条件。
——何兹全:《中国通史(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册)》为西晋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材料一: 多 少 从东汉末年到三国,你认为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 东汉末年 三国时期
1.群雄并起 三大军事集团
政权林立 魏蜀吴政权
2.经济衰微 经济恢复发展
3.人口锐减 人口增多历史的进步乱军阀混战 曹操崛起渴望统一为西晋统
一全国奠
定基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群雄斗智 决战赤壁局部统一鼎足天下 三国分立★ 你 眼中的曹操思维拓展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曹操说:……设使国家无有孤,
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让县自明本志令》曹操眼中的曹操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剧里
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
观念制造的冤案……这个案要翻……
——毛泽东……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
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
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鲁迅名人眼中的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百姓眼中的曹操
*曹操戎马一生,统一北方,对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这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
当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凶残、奸诈,但我们认为他统一北方之大业是最主要的,所以我们评价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老师眼中的曹操一分为二、客观公正,看其是否对当时的社会有贡献。二00年战官渡,曹统北方基础奠;
二0八年战赤壁,孙刘抗曹鼎足现;
魏蜀吴国三鼎立,曹丕孙权刘备建;
三国经济大发展,各有秘籍抓生产.
本课小结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官渡之战 统一北方)刘备孙权联合抗曹 赤壁之战 ( 208年)魏蜀吴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西晋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B2、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D、牧野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A、官渡之战选择、填空题:识 图 题:ABCA的建立者是B的都城在C的国号是曹丕成都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