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 4.2 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26 15:2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光具座、烛焰、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各种像的条件;
3.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乐趣和成功喜悦。
二、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成像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投影展示一组照片:这些精彩的瞬间是用什么记录下来的?我们今天又看到这些精彩的画面,又是通过的什么设备?它们的主要成像部件是谁?说明凸透镜能够成像。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为我们将来成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打下理论基础。
请同学们尝试(一):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等器材尝试发现通过凸透镜能得到什么性质的像?(复习巩固物距、像距、焦距的含义。怎样确定像距?光屏上的像最清晰时测量出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交流学生实验所得:1、成像情况:
2、遇到的困难:
关于凸透镜成像同学们有什么疑惑?同样是利用凸透镜所成的像,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却是不同的,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系呢?
(二)、引导学生猜想:
让学生提出猜想(可能跟凸透镜的焦距有关,可能跟物距有关等等。)
请同学们尝试(二)每个小组把凸透镜固定在距离物体同样远的位置,成像情况会一样吗?(说明针对不同的凸透镜,物距不能用统一的具体的长度来表示,那该如何表示呢?)
那么,要想通过凸透镜得到不同性质的像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请同学们探究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利用我们刚才的实验和我们拍照的经历,发现“近处的物体成的像较大,远处的物体成像较小”的事实,认识到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情况跟物体到透镜的距离有关,引导学生作出猜想。)
我的猜想: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 有关。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三)、设计和进行实验
(1)实验所需器材:凸透镜、点燃的蜡烛、光屏、光具座(光具座有什么功能)。
(2)思考:我们学过焦距,课本上为什么还说到2倍焦距?大家在实验中试试看这是否是个特殊点?
(3)交流探究方案,看哪一组的设计更合理更全面。
实验思路(一):为了尽可能全面地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应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尽可能远的地方,然后慢慢地向透镜靠近,再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记下每一次的物距和像距,探究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及规律。
实验思路(二)可以分别探究得出不同性质像的成像条件,然后总结发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四)、进行实验并收集数据
(换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也可让不同的组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先固定凸透镜位置不动,然后移动发光物体和光屏,找到最晰的像。观察像的性质,并读出物距和像距,将数据记录在学案的表格中,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实验数据记录表
组别
f= cm 2f= cm
物距/cm
像的性质
像距/cm
u>2f
u=2f
2f>u>f
u=f
u倒、正
大、小
虚、实
vv=f
2f>v>f
v=2f
v>2f
 
 
 
 
 
 
 
 
 
 
 
 
 
 
 
 
 
 
 
 
 
 
 
 
 
 
 
 
 
 
 
 
 
 
 
 
 
 
 
 
 
 
 
 
 
 
 
 
 
 
 
 
 
 
 
 
 
 
 
 
 
 
 
 
 
 
 
 
 
 
 
 
 
 
 
 
 
 
实验完毕,规整器材。
(五)分析获得的数据,总结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2)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像的倒正: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规律总结:
一倍焦距分 ;二倍焦距分 。
在焦点以外:物距变大,像距 像 。
物距变小,像距 像 。
在焦点以内:物距变大,像距 像 。
成实像时,物体与像在透镜的 ,成虚像时,物体与像在透镜的 ,
(六)实验拓展
1.无论怎样移动 光屏,在屏上都找不到像的位置,为什么?
2.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某同学不小心用课本遮挡住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光屏上还能不能看到完整的像?有何变化?
3.如果凸透镜有一个小黑点,影不影响物体成像?在光屏上能不能看到小黑点?
4.在调节物体 透镜 和光屏的位置时,点燃蜡烛在前还是在后?
5.发现像不在光屏的中央,应如何调节?
(七)、评估
交流讨论实验中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不足。
(八)、巩固提升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
2.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_________.
3.某同学拿了一个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要想观察细小的物体应将物体放在距凸透镜_________的下方;要想用它得到放大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的范围;要想用它得到缩小的实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_________,此时像的位置在__________的范围.
4、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
5、五一期间,小明和同学到泰山去游玩,当他为全体同学拍了一张合影后,又想为一位同学拍一张单身照,则他应( )
A .保持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不变,拉长镜头
B. 减小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镜头不动
C .增大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缩短镜头
D. 减小相机与同学间的距离,拉长镜头
教后反思:
我的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