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第3章 运动和力第7节 压 强第一课时 固体的压强名师点睛基础训练1.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力:物体之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力叫做压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①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际上,压力的作用效果是由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决定的。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压力F不变时,减小受力面积S;②受力面积S不变时,增大压力F;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增大压力F和减小受力面积S。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压力F不变时,增大受力面积S;②受力面积S不变时,减小压力F;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时减小压力F和增大受力面积S。例题 将一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叠放于另一半的上方,则此时砖块对地面的( )
A.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B.压力减半,压强减小
C.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压力减半,压强不变
解析 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半,并叠放于另一半的上方,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力不变,大小等于砖块的重力,但受力面积变小,故压强变大。
答案 C知识点一 压强
1.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支持面所受到的压强就一定越大
B.物体越重,对支持面的压力就一定越大
C.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就一定越小
D.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就一定越大D 2.小敏利用海绵、桌子和砝码进行了如图所示探究实验。下列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探究的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B.探究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C.探究过程分析:通过观察海绵凹陷的面积大小来判断受力效果
D.探究的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C 3.(易错题)底面积为0.2 m2,重为400 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400 cm2的水平桌面上,铝块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Pa。1×104 4.(浙江嘉兴中考节选)炎热的夏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向空中喷水,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的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某古桥的桥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105帕,通过计算判断该雾炮车能否满载通过?(g取10 N/kg)
知识点二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5.(浙江衢州中考)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大型载重货车有很多车轮 B.铁路的钢轨铺在枕木上
C.取出一些书的书包背起来更舒服 D.剪刀的刀刃做得很薄
6.(浙江嘉兴中考)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
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
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
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
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D C 1.一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A.赶紧向岸边跑去
B.站住不动
C.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C D 3.(浙江杭州中考)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A、B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C 4.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的质量与正方体物块B的质量之比为3∶1,底面积之比为2∶1,那么物块A对物块B的压强pA与物块B对桌面的压强pB之比为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小光同学在探究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由图像可知,ρ甲∶ρ乙=________。若用甲、乙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__。3∶4 8∶1 4∶1 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比较海绵的________程度来确定的。
(2)分析比较图中乙和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凹陷 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3)分析比较图中__________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4)综合分析图中甲、乙、丙、丁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和丁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7.(浙江绍兴中考节选)如图是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团队研发的名为“绝影”的四足机器狗,它能稳健地爬陡坡。它的出现,让我国四足机器人技术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机器狗质量为70千克,每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50平方厘米。
(1)以行走的机器狗为参照物,旁边的台阶是________(填“静止”或“运动”)的。
(2)机器狗行走时(两脚着地),它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帕?(g取10牛/千克)运动 8.如图所示,体积相同,密度分别为ρA、ρB的A、B两正方体正对叠放于水平桌面上,且ρA∶ρB=1∶3。A对B的压强为pA,B对桌面的压强为pB。现逐渐减小A的体积,但始终保持A的形状为正方体且密度不变。在A的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中,pA与pB的比值( )
A.始终增大
B.始终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B 课件18张PPT。第3章 运动和力第7节 压 强第二课时 液体的压强名师点睛基础训练1.液体压强的存在
(1)水和其他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且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水和其他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3)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例题 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如下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__(填“>”“<”或“=”)p乙。D 2.(易错题)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A、B、C三点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液体在A、B、C处产生的压强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pA最大
B.pC最大
C.pA=pB=pC
D.以上都不对A 3.如图所示的甲 、乙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甲大
B.乙大
C.相等
D.不能确定B 4.(浙江温州中考)用隔板将玻璃容器均分两部分,隔板中有一小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如图)。下列问题中可以用该装置探究的是( )
①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液体压强是否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③液体是否对容器的底部产生压强;
④液体是否对容器的侧壁产生压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B 5.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某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各项操作:
(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
(2)比较图中序号为___________的三项操作,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序号为B、D的两项操作,可以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序号为D、E的两项操作,可以知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平 A、B、C 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所产生的压强越大 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1.一段两端开口的粗玻璃管,两端开口处都蒙着相同的橡皮膜,且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放入水中,下列图示能正确反映橡皮膜凹凸情况的是( )B 2.(浙江杭州中考)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质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A 3.(浙江丽水中考)潜水器从刚好浸没时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合计10分钟,显示器上分别显示全过程深度曲线和速度图像如图,下列对潜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A.在1~3分钟,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减小
B.在1~8分钟,受到水的压强一直增加
C.在4~6分钟,都是处于水下静止状态
D.在6~8分钟,都是处于受力平衡状态C 4.如图所示,将一圆柱体从水中匀速提起直至下表面刚好离开水面,此过程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大致为( )D 5.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已知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相等,则______容器中的液体密度最大,______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小。丙 甲 6.如图所示,放在桌面上的饮料瓶内部盛有饮料。瓶盖旋紧后倒过来时,液体对瓶盖的压强比正放时液体对瓶底的压强______(填“大”或“小”),瓶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大 不变 7.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装有不同的两种液体甲、乙。在两个容器中距离容器底部同一高度处分别有A、B两点。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A、B两点的压强关系是pA______pB;若A、B两点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p乙。(均填“>”“<”或“=”)< > 8.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
(1)小刚同学在 U形管两端都安装了蒙有橡皮膜的塑料盒。将塑料盒置于空气中,U形管两边的液面________;挤压左盒橡皮膜,发现U形管中液面没有升降,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相平 装置漏气 (2)将两个塑料盒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ρ甲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ρ乙,说明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_有关;若要使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大于 液体密度 左边塑料盒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