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 力的存在第一课时 力的概念及作用效果名师点睛基础训练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通常用字母F表示。当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存在,且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相互不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磁体之间的吸引力和排斥力)。2.力的作用效果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注意: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者形状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②一个物体若受到力的作用,则物体要么改变形状,要么改变运动状态,要么两者都改变。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即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相互作用力的特点: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②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没有先后之分。例题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划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解析 A、B、C三项都说明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项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 D知识点一 力
1.(易错题)端午节赛龙舟时,全体划桨手在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那么使龙舟、桨、人一起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
A.龙舟 B.水
C.人 D.船桨B 知识点二 力的作用效果
2.下列对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只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能改变物体的体积
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改变;②篮球撞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球,小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C D 知识点三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易错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产生力的作用
B.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C.磁铁吸引铁钉,是因为磁铁对铁钉施加了力的作用,而铁钉对磁铁没有施力
D.运动的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B C 6.(浙江温州中考)如图是小明制作的简易“蒸汽船”模型。将盛有一定量水的铜制容器安装在“船体”上,用蜡烛对铜制容器底部加热,一段时间后铜管会向右喷蒸汽,“蒸汽船”就向左行驶。当铜管向右喷蒸汽时“船体”获得喷出的蒸汽对其向左的推力,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7.在跳板跳水这一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对跳板施力的同时,也受到________对她的作用力(如图所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但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却不同,前者主要改变了跳板的________,后者主要改变了运动员的____________。跳板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形状 运动状态 1.某人在发任意球时,能使足球由静止绕过人墙钻入球门。该现象说明
(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C 2.如图所示,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胜,若不计绳子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甲队胜而乙队负,所以甲队拉绳子的力大于乙队拉绳子的力
B.只有在两队相持不动时,两队拉力才大小相等
C.只有在甲队拉动乙队时,甲队拉力才大于乙队
D.不论谁赢,甲队对绳子的拉力大小均等于绳子对甲队的拉力大小D 3.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C 4.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在和竖直墙壁相互垂直的光滑地板上并与墙壁接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与墙壁相接触,因此墙壁和小球间有力的作用
B.对小球受到的支持力而言,小球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C.小球使地板接触处产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C 5.(浙江宁波中考改编)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体,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B.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该实验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6.(浙江杭州中考)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7.(浙江台州中考节选)将纸餐盘、纸杯和吸管按照如图方式粘合在一起即成“纸杯船”。往纸杯里倒些水,水从吸管喷出时,纸杯船就会前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浙江绍兴中考)如图所示,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________(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下降 形状 9.(浙江嘉兴中考节选)2018年5月2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载入太空,为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等探月任务提供了保障。运载火箭点火后,火箭向下喷出燃气,获得向上的动力从而加速升空,此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燃气 课件18张PPT。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 力的存在第二课时 力的测量名师点睛基础训练1.力的测量——弹簧测力计
(1)力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2)弹力
①弹性:弹簧受到手的拉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弹簧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②弹力: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反抗形变的力叫做弹力。
③弹力产生的必要条件:物体间相互接触;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④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与形变的方向相反。
⑤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力就越大。
(3)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①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其所受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②结构:弹簧测力计由面板、弹簧、指针、秤钩、拉杆及拉环组成。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1)使指针对准弹簧测力计上端零刻度线。
(2)观察量程大小和最小刻度值,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3)使用时沿弹簧轴线方向用力拉,不与面板摩擦。
(4)示数稳定后才能读数。
(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知识点一 力的估测
1.下列关于一些物体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托起两个鸡蛋用的力约为1牛 B.蚂蚁的拉力约为100牛
C.拉开易拉罐的力约为2000牛 D.大型拖拉机的拉力约为6×106牛A 知识点二 弹力
2.两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将手臂撑直了,则( )
A.手臂粗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B.手臂长的同学用的臂力大
C.两位同学用的臂力一样大 D.他们手臂用的臂力大小无法比较
3.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两个物体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D.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B C 知识点三 测力计及其作用
4.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这是因为( )
A.这样制作容易 B.为了便于读数
C.为了提高精确度 D.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5.(易错题)一根原长10 cm的弹簧,挂上5 N的钩码时弹簧长度变为12 cm,当这根弹簧改挂上15 N的钩码时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变为( )
A.4 cm B.8 cm
C.16 cm D.36 cmD C 6.在实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秤钩不能与面板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7.测量一个大小为8 N的力时,选用弹簧测力计,下列规格中最适当的是
( )
A.量程10 N,最小刻度值0.2 N B.量程5 N,最小刻度值0.1 N
C.量程15 N,最小刻度值0.5 N D.量程10 N,最小刻度值0.5 NA A 8.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过程中,有如下操作:①把需测的力加在秤钩上;②调整指针的位置,使其静止时指针指到零刻度线;③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认清最小刻度值;④待指针稳定后读数。其合理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B 9.一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请回答如下问题:
(1)此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_。
(2)此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__。
(3)在图中弹簧测力计的面板上,标出用4.2 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秤钩时指针所在的位置。
略
(4)若弹簧与面板有摩擦,测量结果会________;若倒挂,测量结果会________;若指针不在零刻度线,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N 0.2 N 偏小 偏大 若指针在“0”上面,测量结果偏小;若指针在“0”下面,测量结果偏大 1.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C 2.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前,发现指针指在0.1 N的位置上,为了使测量准确,他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必须将指针拨到“0”刻度线,若不能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该弹簧测力计不能使用
B.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然后再减去0.1 N
C.仍可以直接测出拉力数值,因为实验时误差不可避免
D.必须换一个弹簧测力计测量,该弹簧测力计已不能使用B 3.某同学在用已经调好零刻度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块的重力时,错将物块挂在了拉环上。如图所示,当物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5 N,则物块的实际重力为( )
A.15 N
B.一定小于15 N
C.一定大于15 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4.在弹簧弹性形变的限度内,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弹簧伸长的长度ΔL与其受到的拉力F的关系的是( )B B 5.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A.L甲=L乙=L丙=L丁
B.L乙=L丁<L甲=L丙
C.L甲=L乙<L丙=L丁
D.L丁<L乙<L甲<L丙B 6.(浙江绍兴中考)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作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
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
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实验数据记录。(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
(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__两组弹簧的数据。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______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小于 甲和丙 伸长的长度 7.当弹簧不受拉力作用时,我们称其长度为原长L0,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力F和弹簧的形变量Δx(Δx=L-L0)成正比,即F=kΔx,k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测得的弹簧所受的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图像,请你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的原长L0是10 cm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50 N/m
C.当受到压力F=5 N时,弹簧缩短2.5 cm
D.当弹簧伸长了15 cm(弹性限度内)时,受到力F=30 NB 课件20张PPT。第3章 运动和力第2节 力的存在第三课时 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名师点睛基础训练1.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2.力的示意图
(1)科学上通常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直观地表示力。这种表示力的图形叫做力的示意图。
(2)作力的示意图的注意事项
①力的作用点: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它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②力的方向:线段箭头的方向必须跟力的方向一致。
③力的大小:在箭头的旁边标上力的符号和大小。例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力的大小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B.只有力的方向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C.只有力的作用点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答案 D例2 如下图,一块木块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 10 N,请画出木块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
解析 根据题意,要画出木块对桌面压力的示意图,压力的受力物体应是桌面,故作用点应画在桌面上,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10 N。
答案知识点一 力的三要素
1.几位同学在一起讨论如何认识力和表示力的问题,其中看法错误的是
( )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
B.可以用一个图形直观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C.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通过分析它产生的效果来认识它
D.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能够被认识的D 2.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A.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B.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
C.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D.至少要改变力的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
3.小孩子和运动员拉同样的拉力器,小孩子一根弹簧也拉不开,而运动员很容易就拉开三根弹簧,这说明( )
A.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上述三种说法都正确D B 4.人推墙,墙同时也推人,比较这两个推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和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都不同
5.乒乓球运动在我国非常普及。乒乓球运动中,运动员可以打出向不同方向运动的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也可以打出各种不同的旋转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 还能打出不同力度的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C 方向 作用点 大小 知识点二 力的示意图
6.某同学在记录老师总结的“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时,记录了如下程序:①确定力的作用点和方向;②在箭头的末端标出力的名称和大小;③确定受力物体;④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⑤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你认为正确的程序应是( )
A.①④③⑤② B.③①④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⑤④③②①B 7.如图所示,所画的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桌面的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8.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物体A对桌面的压力为25 N (图甲)。
(2)用60 N的力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推小车(图乙)。
(3)用100 N的拉力沿与斜面平行的方向向上拉小车(图丙)。甲 乙 丙 1.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作用在塑料尺的不同点,塑料尺弯曲的程度不同。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作用点 B.力的方向
C.作用面积 D.力的大小A 2.如图所示,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哪一因素有关( )
A.大小 B.方向
C.作用点 D.作用时间
3.在赛艇比赛中,运动员用桨向后划水时,艇向前运动,如果他们改为用桨向前划,艇会向后退,并且用力越大,艇运动得越快,在这一过程中不能说明的问题是( )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力的方向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C.力的大小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D.力的作用点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B D 4.如图甲所示,用拇指、食指捏住圆规的针脚,另一个有铅笔芯的脚支撑在手掌心位置,使OA水平,然后在外端挂上一些不太重的物品,这时针脚A、B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力,对这两个作用力方向的判断,图乙中大致正确的是( )C 甲 乙 5.如图甲、乙表示力的两种作用效果,图甲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图乙主要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同时也与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形状 运动状态 方向 作用点 6.在学习了“力的描述”内容后,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来验证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具体情况如图所示。已知F1=F3=F4>F2,拉住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种形变。
(1)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图是______图和______图。
(2)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______图和______图。
(3)图甲和图丙两图中,控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相同,研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做______________。甲 丙 甲 丁 力的大小 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方向 控制变量法 7.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如图甲所示,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为6 N。
(2)如图乙所示,用与地面成30°角的150 N的力在O点斜向左上方拉小车。甲 乙 8.小明观察到生活中的以下两个事例:如图甲所示,两个小孩用力F1和F2可以提起一桶水,一个大人用力F3同样能提起这桶水。如图乙所示,一位父亲用力F4在拉车,车子被向右刚被拉动,而他淘气的儿子跑过来用力F5向左拖住被拉动的小车,这时,他父亲加大了力气,当用力F6拉小车时,小车刚被拉动。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这些现象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和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根据这一定义,______相当于F1和F2的合力;F5和______的合力相当于______。
(3)假定上述事例中,F1、F2、F3和F4、F5、F6分别都在同一直线上,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F1、F2、F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F4、F5、F6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4)通过实验,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力对物体的作用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而力的作用效果不发生改变 F3 F6 F4 F3=F1+F2 F4=F6-F5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若方向相同,则合力为两力之和;若方向相反,则合力为两力之差,方向与其中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