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前后后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全1课时
教材分析:绘画中表现前后的遮挡关系,能增强画面的空间感,令画面层次更丰富。本课通过“学习近大远小”法和“遮挡”法,让学生建立用美术语言表现前后空间感的意识,为以后的美术表现做铺垫。
物体由于前后位置不同,会产生前后遮挡变化。生活中物体的前后遮挡关系无处不在,教师应提醒学生做一个有心人,观察这一美术现象,并学习用美术语言表现生活中的美术现象。
本教材提供了多幅有前后遮挡关系的图片,启发学生用美术思维来看身边的世界。教材中秦始皇陵兵马俑实景照片旁,配有简笔画示意图,一方面表现前后遮挡关系,另一方面还传达出一个信息:身高差不多的陶俑,由于摆放的位置逐渐退远,给人近高远低、近大远小的视觉感受。
教材中提供两种表现方法:一是剪贴法,由远及近的粘贴顺序,便于学生理解前后遮挡关系;二是绘画法,即教材下方的三幅学生绘画作品,较好地体现了遮挡、近大远小的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造型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上册《前前后后》一课是培养学生造型方面的训练课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理解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等美术语言,改变以往涂鸦式的绘画,运用本节课所学规律,学生能自如的表现画面前后遮挡关系,产生空间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发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2.用绘画方法完成一幅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3.感受作品中物体前后关系所产生的空间美感,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感知画面中前后关系的空间美感,找出景物“遮挡”、“近大远小”的规律。
教学难点:用绘画形式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
教具准备:教学图片、课件
学具准备:绘画工具:彩笔、画纸、铅笔、橡皮。
一、激趣·导入
1、观察这幅图片是哪里呢?你能发现什么?
2、仔细观察4名同学排成一排有“近大远小”关系的照片,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在我们身边到处存在着前前后后,那它和我们的美术学习有什么联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第四课——前前后后。(板书课题)
二、观察·发现
1、出示图片,从中发现物体的遮挡,表现前后关系。
(1)、这两个挨的近的热球哪气个在前,哪个在后呢?
(2)、观察有遮挡关系的两个苹果
总结:把一个物体放在另一个物体的后面,出现遮挡的效果,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板书: “遮挡”
欣赏来自生活中的图片。在我们周围像这样前前后后的景物无处不在,我们接着看。
2、出示图片,让学生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
(1)、观察道路两旁的树,你感受到了什么?前面的树和后面的树有什么不同?道路呢?
(2)、观察农妇劳动场面的图片,找出人物的前后关系。
(3)、观察逐渐缩小物体尺寸的图片。
总结:逐渐缩小物体的尺寸,会产生近大远小的感觉。
板书:“近大远小”
3、请两名同学到讲台上用拼贴的方法贴上道路两旁的大树,以及大山和小屋。
注意“近大远小”与“遮挡”的关系。
4、欣赏大师以及同龄小朋友们的作品。
(1)《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1875年的一幅作品,它生动的描绘了十九世纪法国的农村生活。根据近大远小的透视原则,三名农妇占据了画面的中心,画家把草垛、树木等物体处理的很小,放在了画面背景后方。整个画面充满了对比的元素:动与静,远近色彩明度的对比,透视人物与景物大小的对比。当我们第一眼看到这幅画时我们会被前方的三名农妇所吸引,而三人中观众的视觉焦点首先锁定在中间的那名农妇身上。而画家在三人衣着颜色处理上别具匠心,这才使中间的农妇成为了焦点,头巾的红色,套袖的粉红色,这是两边的人所没有的。这幅画的生命在于真实,在他笔下农民具有一种朴实、善良的美,永远散发着泥土的气息。
三、探索·体验
1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绘画主题。请同学们说说我们周围还有哪些 “近大远小”、“遮挡”的现象?
2.教师示范,先画前面的景物,再画后面的景物,遮挡的部分不画。
3.作业:
(1)用绘画的形式来完成一幅表现物体前后关系的作品。
(2)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4.学生创作,教师指导。(教师指导内容:绘画顺序、近大远小的处理、绘画比例、颜色的搭配、废纸屑的处理等)
5.作业点评,体验成功的快乐
自评、互评、教师评
四、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绘画的形式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课下也可以尝试用拼贴或其它形式表现。
五、收拾与整理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交给老师。
2、学生把教材交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