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2
教学目标
①组织学生调查自己所居住地方的生态环境状况,通过亲自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②组织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在课上交流,全面地认识自己生活的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拟定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为当地环境保护出谋划策。
③认同作为地球的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①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②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准备
①组织学生外出调查。
②带领学生去当地的环保局或污水处理厂、垃圾厂、空气检测站、生态研究所等部门咨询。
③引导学生到互联网上收集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方案一
①课前调查,形成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亲自获得当地生态环境状况的第一手材料。
②课上交流,制定计划。 ①走出校园分组去调查自己生活地方的生态环境,通过亲自调查,了解自己身边的生态环境,意识到保护环境是自己应尽的责任,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②将调查的结果在课上交流,通过交流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有那些问题,并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保护环境的计划。 ①帮助学生确定调查目标,讲解调查时的注意事项。 ②引导并参与学生的交流活动,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
方案二
①对校园周围环境进行局部调查,写成校园环境保护条例。
②到环保部门或大庆环保网站,了解大庆市的空气状况、水源状况、城市垃圾的处理状况、大庆的植被现状、生物种类和数量状态等。 将查找的资料,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分享,互相交流,形成从现在做起的环保意识。 相互交流,形成综合报道,拟订一份切实可行的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把环保倡议书帖到大庆环保网站的BBS上。 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的一些无意识的小活动,可能都会影响甚至破坏环境,唤起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鼓励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课下分组实施,并进行宣传,使更多的人受到环保教育,使环保意识扎根人心。第3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尝试完成对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的调查和有关的分析讨论;
2.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他人的方案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鉴别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三、课前准备:
1. 组织学生到社区和有关单位去参观调查,从网络、报纸、杂志上收集资料。
2.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需要,准备投影或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调查法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师:分别展示人与自然和谐的图片及自然被破坏后人类面临困境的图片,形成强烈的对比,唤起学生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愿望和意识,接着,再简要介绍人类目前面临的十大类主要环境问题。
那么,我们本地又存在着哪些环境问题呢?你们认为哪些环境问题是最主要的?其现状如何?你们将通过什么途径进行调查?这些都是我在上节课就已经布置大家讨论的,那么,等一下我们将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在之前,我先作一些简要的指导。
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指导,包括以下内容:(1)选择适宜的调查题目;指出所选题目宜小不宜大,并事先准备几道题目供学生选择。(2)确定具体的调查方法。介绍主要的调查方法:实地调查法、社会调查法、文献调查法或三者相结合的方法。(3)制定可行性的调查方案。调查方案应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
学生活动:
1、每个同学在一张纸上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环境问题。
2、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们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3、关于这个问题我市(我国)的现状怎样?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
4、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以小组展开讨论,并确定所要调查的重点项目,并确定调查方案,同时作好必要的分工。
师:巡视学生活动情况,并作指导。
学生活动:各组派代表汇报自己的调查方案(投影),其他小组对其方案提出质疑,如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打算怎么解决,要求其解答。并评出最优秀的方案。
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完善各组调查方案,老师作必要的补充,并指出学生外出活动时的注意事项。同时,提出下周将分组汇报,要求各组作好准备,选派好代表,做好课件,分工合作。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各小组都已经列出了比较完善的调查方案,那么,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实地调查活动后,有了什么样的收获?在这过程中,你们遇到了或发现了什么问题呢?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派1-2名代表将各自的活动情况、调查报告、遇到的问题等向大家汇报(用PPT、或其它方式展示),其他同学做评委,可向其提出质疑,要求其回答,然后,对他们的汇报情况和回答结果进行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成绩,并派代表作简要的点评。好,首先,我们有请第一组的同学,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注意事项:
1、 计划要抓住关键问题,不能主次不分。
2、 计划要切实可行,不要胡编乱造。
3、 要涉及到政府有关部门和公民应尽的责任。
学生活动:分组上讲台汇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其他组的成员提出质疑,并对其汇报进行打分,并派代表作简要的点评,(如汇报的成功点在哪里,调查还存在哪些不足等)教师作必要的补充。
师:总结本次汇报情况,并评出优秀评委。
现在,各小组以调查报告为基础,拟定一份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学生活动:按要求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经过讨论、投票,评出优秀的调查计划,并将写得好的报告和计划交给政府有关部门。第3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3
教学过程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和调查,同学们知道了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这都是振聋发聩的警钟。环境的恶化已经使得我们的生存环境每况愈下,并由此引出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黄河断流;长江流域洪涝频频;淮河水因为污染严重而无法作为饮用水源;土地荒漠化;沙尘暴席卷着半个中国……环境的恶化让我们忧心忡忡,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这个结局的肇端是人类对地球的肆意破坏。面对如此的蹂躏,地球不会永远无言。作为我们栖息的家园,大庆的环境状况怎样呢?下面就请看专题《走进大庆看生态》录像。这些内容是来自我们班的四组小记者们采集来的报道。
生:(第一小组代表)我们走访了大庆生态研究所,对大庆土地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请看我们的调查报告。大庆全市幅员总面积:耕地49.88万公顷,林地19.3万公顷,草地68.8万公顷。土壤类型以黑钙土、草甸土、盐土、碱土、风沙土为主。土地资源分布是西部以风沙土为主,东部以黑钙土、草甸土为主,中部以盐土、碱土为主。地势平坦无山无岭。土地资源评价是:土地沙化较严重;土壤盐碱化;耕地面积少;土壤肥力低;直接影响是:风沙日益严重,无法实现花园式城市的构想,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目前采取的治理措施是:改良草地,退耕还林,全面绿化,建立“三北”防护林体系。
师:除了大庆市政府对土地的整治办法以外,你们有没有其他建议?
生:多开辟一些植树绿化的名目,例如种植生日树、诞辰树,让更多的人参与这样有意义的事;研制出适合北方生活的草种,改善我们的城市生态。
师:你们的想法非常得棒!接下来小记者要带我们去哪里呢?
生:(第二小组代表)我们走访了大庆物业垃圾处理站,了解了大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情况,请看我们的调查报告。
大庆市垃圾问题的概况:
大庆市人口超过80万,随着人口的增加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平均每户居民每天产生垃圾一公斤。市政府为处理这些垃圾,投入了大量资金,产生多少清理多少,清扫—收集—运输—转运—掩埋,日复一日,无穷无尽。尽管如此,市区周边还有许多露天垃圾未能得到处理(附照片)。
大庆垃圾成分分析:
大庆固体废弃物分为三类:有机物、无机物、废品。有机物包括蔬菜叶、果皮等;无机物主要是清扫出的尘土、炉灰、建筑垃圾等;废品包括金属、玻璃、纸张、纺织物等。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占用土地;污染土壤和水体;污染大气;加速有害微生物的繁殖。
垃圾处理现状:
目前大庆对垃圾采用的处理方法有无害化填埋法和焚烧法。
我们调查小组的建议和设想是:
健全固体废弃物回收体制,设立多功能回收箱,包括废纸箱、废电池箱、废塑料袋箱、废木制品箱、废食品箱。其次是颁布《市区环保条约》,约束居民乱扔废品的行为,倡导大家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师:希望同学们都努力争做实践《市区环保条约》的好市民。下面我们再随同第三小组的记者去污水厂看看。
生:(第三小组代表)我们走访了大庆污水排水厂。由于大庆地区属于闭流区,生产、生活污水排放量大,农业上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地面泡沼水流动差,致使地面水污染比较严重,主要表现是高锰酸钾、非离子氨和pH超标。由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又不能及时回灌地下,形成地下水位下降的局面。此外,大庆水库容量小,蓄水能力不强,已经形成了草难生、树难活的局面。水资源短缺和污染严重是大庆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我们小组提出建议:洗衣服用无磷洗衣粉;倡导循环用水,例如把家中的洗菜淘米水、洗漱用水收集起来,冲刷厕所;脚踏板控制水龙头的开关。请大家牢记一句广告词:“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师:听了他们的调查,我想同学们不难懂得,珍爱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下面我们再来听听前方的最后一组报道。
生:(第四小组代表)我们小组走访了空气检测站,我们的调查报告如下:
据调查,大庆市区城市空气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但是在局部地区例如乙烯石化总厂、大庆油田助剂厂、氯碱厂、甲醇厂的空气中都含有刺鼻的异味。加上大庆经济繁荣,汽车总量上升,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多,使得空气质量下降,城市环境的空气状况形势严峻。我们小组的建议是:在全市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倡导驾驶环保汽车,鼓励人们骑单车,拆掉违章燃煤锅炉,倡导家庭使用无氟冰箱等,让大庆的天空呈现“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美景。
师:每个小组的建议都非常好,同学们的确认真调查了我们大庆的环境。你们应该把这些合理化建议寄给市长热线邮箱,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老师还有个想法,同学们每天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学校中,爱护环境首先应该从我做起。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做起。现在就请我们大家每个人说出一条措施,共同拟出校园环境的保护条例,好不好?
师生共同总结出《校园环境保护35条》:
不燃放烟花爆竹。
提倡步行,骑单车。
不使用塑料袋。
双面使用纸张。
随手关闭水龙头。
节约粮食。
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尽量利用太阳能。
不食用口香糖。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拒食野生动、植物。
不焚烧秸秆。
保护草坪,善待植物。
多用肥皂,少用含磷洗衣粉。
不焚烧垃圾。
不吸烟,也劝别人也不吸烟。
不穿野兽毛皮制品。
不乱倒垃圾。
不随地乱扔乱吐。
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保护青蛙。
不捕捉鸟类。
不虐待动物。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积极参加植树造林。
宣传环保,做环保志愿者。
保护自然风光,不乱写乱画。
认识环保标志。
不过分装修房屋。
回收可再生资源。
正确使用和处理化学药品。
多读环保书籍。
少用袋装食品饮品。
提倡校园垃圾分类。
大家的倡议非常全面,的确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为了我们生活的家园更加美好,让我们开始行动吧!
专家点评
家乡是祖国的一隅,是地球村的一角
唐小平老师展示给我们的《拟订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一课,立足于学生的家乡──大庆市的生态环境调查,提出改进建议,并约法35条,从我做起。家乡是祖国的一隅,是地球村的一角。从了解乡土、建设家乡出发,这就使教学活动易于组织实施,也易于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易于受到社区和有关政府机构的欢迎。对于教师来说,是充分利用了社会这个课程资源。
唐老师精心组织了学生的分组调查。调查点选得好,他们分别是:大庆生态研究所、大庆物业垃圾处理站、大庆污水排水厂、大气空气检测站。他们掌握着丰富的事实和数据,都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监测能力,这就保证了调查的质量和可信度。用小组汇报和交流的方式,也是恰当的,调查成果共享,谁做得好,也有个比较。我想,在汇报时,肯定不会只是口头叙述,会配以音像资料,电脑 ( http: / / www. / " \t "_blank )图像(含数据处理的各种形式的图表),这就会更精彩,并锻炼学生使用现代媒体技术的能力。
大庆是一个特殊的城市,因为采油,在美丽的草原上诞生。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境受到破坏,几乎是工业化和环境问题发生矛盾的一个缩影。如果教师再由此引申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由大庆看全国,由治理大庆的生态环境到治理祖国的大好河山,则意境可能更深远一些。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的计划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了解社会,提高社会责任感;
2.通过调查、讨论和交流,发现环保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2.难点: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情况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通过讨论和交流,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课前准备
1. 组织学生到社区和有关单位去参观调查,从网络、报纸、杂志上收集资料。
2. 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需要,准备投影或多媒体设备。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学生到社区和有关单位去参观调查 小组分工,每组负责一个选题。事先讨论制定调查计划,分工实施。 全班必须统筹规划,教师应帮助确定小组的调查方案,才能保证全班制定的计划有广泛的覆盖面。
制定计划 根据小组调查的结果,提出环境保护的计划 帮助小组审阅调查报告,提供科学指导和帮助
课堂汇报 小组汇报调查报告和环保计划,其他同学补充,全班制定班机环保公约。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引导学生注意计划的可操作性。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事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下节课在全班交流。
1、每个同学在一张纸上列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环境问题。
2、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你们所列的环境问题,讨论决定哪一个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
3、关于这个问题我市(我国)的现状怎样?你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调查?
4、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教学过程:
教师: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大家的重视,处理环境问题需要决策,这种抉择应该是不同层面上的。到商场去购物,是开车去、还是乘坐公共汽车去、抑或骑自行车去?这是个人的决策。是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还是建一个垃圾焚烧炉,是当地政府的决策。是否建一条通过自然保护区的铁路需要国家的决策,如何修补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是需要全世界各国政府共同决策的一件大事。
当人们对处理环境问题做出决策的时候,环境科学家提供的信息是所有工作的起点。现在就让我们的同学们展示一下他们的环境汇报吧。
学生:我们确定的环境问题是空气污染。每一个人都需要呼吸,空气质量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到郊外登山的时候,我们一边享受着新鲜的空气,一边回头欣赏京城的美景,可我们看见的常常是笼罩在北京上空的灰色的大气。因此,北京大气污染的状况引起了我们的担心。我们收集了报纸上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的报道,归纳了北京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煤烟型污染:2002年,全市煤炭消耗量为2531万吨。环境统计范围内,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2万吨,烟尘排放量为8.1万吨;工业企业耗煤量为2055万吨(包括原料煤707万吨),工业企业排放二氧化硫12.1万吨、烟尘3.3万吨、粉尘4.6万吨。治理的措施主要是:改善能源结构,通过天然气、地热、电力供能;推广使用低硫优质煤和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餐饮企业油烟。我校高中楼就是采用地热能源的,不仅节约了近一半的电费,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机动车尾气是我市另一重要空气污染源。治理的主要措施是:促进老旧车辆的淘汰和治理,推广使用低硫燃油,购置了160辆达到欧洲3号标准的公交车,从2002年8月1日起,提前执行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扬尘污染是北京黄色天空的主要元凶。大面积的市政建设和房地产项目是扬尘的重要污染源。北京市成立了专门治理扬尘的“扬尘办”,治理措施主要是:重点加强对拆迁工地、市政工地扬尘的监管,加大工地洒水、堆料覆盖、密闭运输等措施的实施力度,治理城市裸露地面400多万平方米,全面完成130万亩季节性裸露农田整治任务,272所学校裸露操场整治任务分解落实。2002年,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2%。
经过多项综合整治,我市2002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203天,占总天数的55.6%,比2001年增长4.9个百分点。
学生:我们确定的环境问题是水污染。海淀区历史上就是京城水环境最美丽的地方,颐和园、圆明园就像一颗颗明珠,散落在海淀的各个水系上。但是由于环境恶化,位于京城上风上水的海淀也难逃污染的命运。我家附近的有一条小河,绿树成荫,但是由于河水恶臭,休闲的好场所变成了人人躲避的臭水沟。我们在周末进行了两天的观察,发现如下问题:
首先是河水的富营养化。我们用玻璃杯抽取了河水样本,发现水的颜色呈现灰绿色。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很多种类的藻类和原生动物。所以,我们认为这一段河水已经富营养化。根据我们的观察,河流周围的摊贩和小吃店经常将洗碗、洗菜甚至宰杀鸡鸭的水倒入河中,这些水要么含有大量的洗涤剂,要么含有丰富的营养,都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
其次是水面漂浮的大量垃圾:我们沿河岸前进了一百米,统计了河面上漂浮着的垃圾,主要是各种塑料袋,饮料瓶、冷饮包装和冰棍棍、废纸、菜叶、落叶等。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些漂浮垃圾有些是风刮来的(以塑料袋、废纸居多),也由很多是人们随意丢弃的(饮料瓶和包装纸居多,小贩还直接丢弃菜叶等)。沉到水底下的垃圾就更没法计算了。
另外,水量的减少也影响了河水的质量。老住户说:最好的时候河水可以淹没第三个石头台阶,今年至少少了六、七厘米。
我们拟定的治理措施是:首先,治理周边的小摊贩和小吃店,不能将垃圾和污水直接倒入河里。第二,宣传教育,教育群众不乱扔垃圾。第三,设垃圾箱。第四,节约用水。
学生:我们确定的环境问题是垃圾污染。
我们访问了北京市环卫局,环卫工人在清理北京垃圾中作了很多贡献。2002年全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为321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278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6%。建成朝阳高安屯和丰台北天堂垃圾处理场,无害化处理厂增至13座,日处理能力8750吨。2002年完成250个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我们还观察了自己居住的小区的垃圾分类状况。在非典之前,我们六个同学居住的小区有两家是通过楼房垃圾道仍垃圾的,在非典后,全部改用垃圾箱或者垃圾车来清运垃圾了。但是,六家里只有三家小区得垃圾箱是分类的。而通过我们的观察,即使是设有分类垃圾箱的小区,绝大多数家庭也并没有执行垃圾分类处理。实际上,这些分类垃圾箱里的垃圾到环卫工人清运的时候,也是混合成一车运走的。
我们还观察了我校学生在仍垃圾时的行为。在教室里和楼道里,由于没有垃圾分类的设施,同学们是将各种垃圾一起倒掉的。但是在我们观察的一天里,看到三个同学将废电池扔到专用的收集箱里,值得我们学习。在校园里,由于是分类垃圾桶,我们询问到的同学100%都表示应该将垃圾分类扔掉。但也观察到有近20%错误的。其中有属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的,如将饮料瓶子扔进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将冷饮包装扔进可回收垃圾桶的;也有属于不当分类的,如将黑色饮料瓶扔进可回收垃圾桶的。
我们建议的措施是:加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的宣传,加大废电池回收的宣传,在班级和楼道里设立分类垃圾桶,班级设立专门的收集角,回收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师:各个小组的报告都很详细,更可贵的是提出了治理的措施。面对环境这个大问题,你自己选择吃什么、穿什么、选择什么交通交通工具旅行和自己每天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但当数百万的人综合到一起的时候,个人的行为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改善北京的环境作些什么呢?让我们畅所欲言,最后投票评选在咱们班里的环保十大公约好吗?
学生:
1.节约用水,关紧水龙头,阻绝滴漏现象
2.用肥皂洗手,选无磷洗衣粉
3.节约用电,随手关灯
4.做“公交族”,当“自行车英雄”,减少家长用车接送
5.珍惜纸张,不送贺年卡,回收废纸
6.买环保电池,回收废电池
7.不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具
8.回收废塑料
9.拒食野生动物
10.植树护林,每年参加义务植树
11.做环保的旅游者,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要带走
12.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
13.塑料袋打个结
14.到超市购物自己带包装,少用塑料袋
……
教学后记: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