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2 搭配中的学问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数学好玩2 搭配中的学问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5 07:1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
通过“搭配服装”、“早餐搭配”和“去动物园的路线”,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
学生初步学会解决最简单、最基础的排列组合问题,并且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搭配服装”这一主题活动,训练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通过“早餐搭配”、“路线问题”,让学生了解到生活中处处有搭配问题,搭配是一门学问,要想正确解决搭配问题。必须学会正确的搭配方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思维分析能力,但有序思考的能力相对较弱。不过,由于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对这类课题很感兴趣,愿意与小组同学愉快合作,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的搭配问题训练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掌握搭配的方法。
难点: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衣服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帮助别人吗?(生:喜欢)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周末约了同学去动物园游玩,可是却遇到几件有关搭配的问题,我们一起去帮帮她,好吗?(生:好)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
出示服装搭配问题(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一件上衣搭配一件下装)
师:笑笑想穿的漂亮一些,可是却不知道怎么选,你能帮她选一套吗?
同桌先互相说一说,然后找生代表说一说。
师:笑笑到底有多少种选择?
1.让生先讨论,然后找生上黑板用图片演示搭配的过程。
2.让生说一说没有图片的情况下,如何记录搭配的过程?(生说一说:图形,文字,字母,汉字等方法。)
3.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搭配的过程。生自己先做,然后找代表展示。(图形,字母,汉字)找生说一说图形和字母分别代表什么。
4.如何用算式计算几种搭配方案?算式:3×2=6(种)让生说一说式中的数字分别代表什么。
师:帮笑笑解决的穿衣搭配问题,其实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搭配问题,只要我们做到有顺序地思考和搭配,就不会出现遗漏和重复。
(2)
出示早餐搭配问题(三种饮料和三种点心,只选一种点心和一种饮料)
师:笑笑在大家的帮助下,穿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去吃早餐,可是这时候,她又范愁了,我们看看她又遇到什么事了?
1.让生观察大屏幕,说一说笑笑此时遇到的问题是什么。(早餐可以怎样选)
2.让生和同桌说一说你想给笑笑选什么。
3.师:一共有多少种搭配?
4.让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早餐的搭配问题。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师巡视。找代表展示结果,师及时给予评价。
特别对于3×3=9(种),让生说一说两个“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师:我们帮笑笑解决了早餐的搭配问题,笑笑吃完早餐,高兴地打算出门。可是这时候她又遇到事了,谁能说一说笑笑的这次遇到什么事?
三.巩固练习
出示路线问题
1.
找生先说一说(“一共有几条路可以走?我该选哪一条路呢?”)
2.
让生先自己独立思考,然后找生说一说,师板书:A——①②

B——①②C——①②。
3.
师:还可以用最简单的算式表示。找生发言(3×2=6)
4.
小结:让生先说一说帮笑笑解决了几件搭配问题,在解决搭配问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师规范语言:师:在我们的帮助下,笑笑高高兴兴地和同学去动物园玩了一天。我们在帮笑笑解决搭配问题的时候,我们知道只要按一定顺序去思考和搭配,就不会出现遗漏和重复。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帮笑笑解决了一系列的搭配问题,这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搭配问题。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1.图片展示


2.



2
×
3
=
6
(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对教材的重新组合和整理,把教材内容换成了学生熟知的衣、食、行的问题,这样学生对情境很熟悉,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三大块:穿衣,吃饭,路线。通过这一连串的搭配问题,让生感觉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本节课的穿衣搭配问题是重点,生通过说一说,拿一拿,连一连,画一画,算一算等环节,获得搭配问题从实际物品到数学符号代替,到最后提炼出数学算式的过程。掌握了解决搭配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明白了只有按一定顺序进行思考和搭配,才不会重复和遗漏。早餐搭配问题直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搭配过程,并说一说自己所用符号代表的意思。并且会用算式计算几种搭配方案。最后的路线问题,是对本节课的知识巩固,完全放手给学生,让生用本节课的知识尝试解决。整体效果还不错,虽然教学过程中有成功之处,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亮点:本节课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参与度很广,学生基本上都乐于参加探究活动,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得到锻炼,通过探究的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上都能从具体的实物搭配提炼出抽象的数学符号以及数学算式。从整体来看,基本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不足:本节课中,部分学生思维有限,不能把所有的搭配方案全部想出来,对于用符号记录搭配过程更是有困难,在引导学生拿一拿时,由于教具数量不足,影响了学生的操作,进而影响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改进措施:在以后这样的教学中,在备课时做好充分准备,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并给他们提供足量的学具。引导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归纳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