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音九上 1.2.3《夜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初音九上 1.2.3《夜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24 21:1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夜莺》教案设计
一、教学内容:
1、电子音乐和电声乐队的介绍和学习;
2、雅尼和他的作品《夜莺》;
3、2013年春晚作品《琴筝和鸣》浅析。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雅尼,在学习和欣赏其作品《夜莺》中逐步探索和总结其演奏特色和音乐效果;
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声乐队和电子音乐的相关知识。
【能力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欣赏曲目的意境和感受;
2、会唱或熟悉重点欣赏曲目的主题音乐。
【情感目标】
1、欣赏《夜莺》,感受电声乐队的音响效果,激发学生对电声音乐的兴趣;
2、欣赏《琴筝和鸣》,体验电声乐队和中国民族乐器合奏的音响效果,感受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一主题思想。
三、教材分析:
1、本单元“流行乐风”中选取具有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夜莺》,是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电声音乐、通俗音乐具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2、本节课的学习,有必要辅助学习电子乐器及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有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3、雅尼在人生道路上通过自己的努力所取得的不俗成就。他的《夜莺》是一首充满中国古典音乐情调的现代音乐作品,充满着清新、浪漫、积极向上的精神,充满对世界、对生命的那种磅礴、激昂、积极进取的力量;
4、《琴筝和鸣》是雅尼和他的乐队以及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家共同完成的一首创意器乐作品,体现了电声乐队和中国古筝、笛子协作演出的不俗效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素材。
四、教学重点:
1、学习和掌握电子音乐和电声乐队的相关知识;
2、体会中国民族乐器和电声乐器风格不同的声响和魅力,以及相互融合的独特效果,增强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的热爱和对电子音乐的兴趣。
五、教学难点:
本节课所欣赏作品内涵和意境的体会和理解。
六、教学思路: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和体验我国民族乐器和电声乐器各具特色的演奏效果,特别是当两者相互融合时所迸发的独特魅力,在让学生了解和学习电子音乐、电声乐队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七、教具准备:
课件
钢琴
音响




一、组织教学
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背景音乐,在音乐声中师生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乐曲停,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二、导入教学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单元中的现代电声音乐作品《夜莺》。(课件出示教学目标。)刚才上课前我们听到了一段音乐,这段音乐好听吗?(学生:好听)你知道它是一段什么音乐吗?(学生:天气预报音乐)对!是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那么,你们知道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学生思考回答)这节课我们就首先从这首乐曲说起。
(设计意图:通过动听的央视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三、学习电子音乐和电声乐队
这首乐曲是由民乐《渔舟唱晚》和作曲家王立平先生的《潜海姑娘》改变而成的,由电子合成器演奏。说到电子合成器,我们就不得不说电子乐器,下面我们就首先来学习和了解一下电子乐器、电子音乐和电声乐队。
电子乐器:是由电子元件产生和修饰音响的乐器。早在上个世纪初,由于人们对管弦乐队传统乐器有限音色的不满足,从而开始了运用电子方法产生新的音响的研究。
电子音乐:指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创造出来的音乐。
电声乐队:由电子乐器为主组成的乐队。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由架子鼓、电吉他、电贝司和电子合成器组成。俗称“四大件”。
第二类:以电声乐队为基础,或加入西洋铜管乐器,或加入西洋弦乐器,或加入中国民族管弦乐器等。
(设计意图:电子音乐和电声乐队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下一步更好的理解、欣赏电子音乐作品。)
四、欣赏电声音乐作品《夜莺》
教师:学习了电子音乐和电声乐队,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电声音乐作品《夜莺》。
夜莺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很广的小鸟,因为这种鸟的雄鸟善于在夜晚鸣叫而得名夜莺。在这首作品中,作者就运用咱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很传神地模仿了夜莺的鸣叫,下面我们就先听一下曲子的引子部分,你能听出是我国的哪种民族乐器在模仿夜莺的鸣叫吗?播放《夜莺》引子部分(课件)
(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是我国的笛子。
教师:那么,作者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是这样思考的。
1、创作背景:
“我时常聆听自然之声,因为我能够从中学到保持平衡的法则。1994年,我在意大利威尼斯的时候,每当落日时分,夜莺就会来到我的窗前唱歌。它的歌声美妙如丝,令人陶醉……直到几年后,当有人向我介绍中国笛子时,我才发现中国笛子与夜莺的歌声在音调上有许多共同的地方,特别是在高音区,所以,我决定为中国笛子谱写一首曲子。”
——作者北京紫禁城音乐会《夜莺》解说词
(课件)
2、欣赏乐曲《夜莺》:
教师:作者与夜莺有如此情结,而且决定为夜莺歌声相似的中国笛子谱写一首作品,那么下面我们就完整地欣赏一下这首作品,看给大家的感觉如何?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注意以下问题:
⑴请注意学唱乐曲中反复出现的那句主题音乐;
⑵这首乐曲给你的感觉如何?你能用几个形容词来描述它吗?
⑶除了中国笛子外,乐曲中还运用了哪些乐器?
播放乐曲《夜莺》
(学生欣赏、思考。结束后举手回答)
归纳:《夜莺》除了使用中国的民族乐器竹笛外,在电声乐队的基础上还运用了小提琴、大提琴等西洋弦乐器,以及钢琴、人声等,旋律清新、柔美,时而委婉动听,时而跌宕起伏,具有浓郁的中国古典音乐情调,洋溢着中华民族的风格,是一首专门运用中国音乐特点创作的具有中国音乐风格的作品。
教师:这么动听的一首作品,同学们想不想学唱一下它的主题音乐呢?(学生:想)好!下面我们就来学唱一下。
⑷学唱主题音乐:
3
5|
6
5|
3
3535|
6
5652|
3
ⅰ7
|
6
5|
3
·
53|
2
·
13|

2

|
3、欣赏音乐会《夜莺》演奏现场:
教师:一位国外音乐家居然创作一首这么动听的中国风格作品,大家是不是应该有所启迪?下面老师介绍一下这位音乐家:他14岁打破希腊全国运动会500米自由泳记录,21岁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他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完全靠自己的天赋和对音乐的热爱、执着与奋斗,成为一名集创作、电子合成器及钢琴演奏于一身的音乐家,被称为“世界一流键盘奇才”;他先后在希腊卫城、印度泰姬陵、中国紫禁城举办过个人作品音乐会;他的音乐清新、浪漫、积极向上,充满着对世界、对生命的那种磅礴、激昂、积极进取的力量。同学们,请大声说出他的名字是————
(学生回答:雅尼)
大家是不是想一睹雅尼在音乐会上的风采呢?(学生:想)下面就请同学们一起走进北京紫禁城、走进雅尼。
播放北京紫禁城雅尼演奏会现场。(课件)
4、探讨分析:
教师:欣赏完了雅尼音乐,下面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请大家思考、探讨:
1、你是否喜欢电子音乐?为什么?
2、谈谈你对雅尼乐队这种演奏形式和演奏效果的看法。
(分小组讨论、回答)
归纳:1、自由发言。
2、雅尼乐队在电声乐队基础上,广泛结合西洋管弦乐器,擅长吸收民间音乐精华,融入其它民族乐器,将高雅的古典交响乐与现代电声巧妙结合起来,在高雅与通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他的音乐清新、浪漫、积极向上,充满着对世界、对生命的那种磅礴、激昂、积极进取的力量。
(设计意图:《夜莺》的重点欣赏,能够让学生较全面的了解电声乐队的效果和我国民族乐器的魅力及重要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欣赏创意器乐作品《琴筝和鸣》
教师:2013年的央视春晚,为了和亿万华人恭贺新春,雅尼再一次来到中国和我国的演奏家再次携手共同表演了创意器乐曲《琴筝和鸣》,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一份友谊和喜庆。有些同学可能有些印象,有些同学可能没有印象。下面老师就帮助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当时的场景。这首乐曲是有三首乐曲的片段改变而成,请同学们注意一下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我国的民族乐器?
播放2013春晚《琴筝和鸣》演出现场。(课件)
(学生欣赏、思考、回答)
归纳:古筝、中国笛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雅尼音乐中融合中国民族乐器的印象,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拓展
教师:在这节课中,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中西合璧、余音绕梁的独特效果;也切身感受到了我国的民族乐器在雅尼音乐中所迸发的独特魅力。雅尼之所以在他的音乐中运用我国的民族乐器,是因为这些声音是独特的,是他的乐队所没有的。因而,一个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必须有其民族特色和不断发展,才有生命力,才能受人尊重,才能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世界文化是由多个民族的文化组成的,是多元化的,是各具特色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特色、人云亦云、照搬学抄的民族文化会是怎样一个结局。
所以,我们每位同学都要知道在发展自己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要像雅尼那样虚心吸纳世界各国优秀音乐文化的精髓,“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时刻准备让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文化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我们要时刻牢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这节课就到这,希望大家有所收获,谢谢!
【教学反思】
一、《渔舟唱晚》古筝与电声乐队的对比效果。古筝曲《渔舟唱晚》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单纯理解乐曲应该有一定难度,因而重点应该放在两类不同乐器的演奏效果来对比,避免用过多的时间来让学习理解乐曲的内涵,因而应抓住对比效果这个关键点,以很好的进入课堂主体学习;
二、电声乐队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很大的问题,关键应该在学习《夜莺》这首电声乐曲中,能结合乐队的配置及主要电声乐器在乐队中的作用来深化学生对主要电声乐器音色、特点及在乐队中所起到作用理解和掌握;
三、笛子在《夜莺》中的关键作用应该继续深化,突出其在表现夜莺的形象中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更加懂得我国每件民族乐器所具有的特色与特点,加深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从而为本节课的最终学习目标而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