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讨论马的进化过程,从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真知的热情。
2
、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2、
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难点:
正确完成生物进化树贴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导入】:大家看到的是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和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这些丰富多彩的生物是由地球上的原始生命经过怎样的历程演变而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化石的概念和形成过程
【教师活动】:演示图片,播放视频,通过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认识化石。
1.什么是化石?——化石是指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生物化石的形成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3、在研究生物的进化历程中,科学家掌握了大量的证据,比如古生物学方面,比较解剖学方面,生理学方面等。
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
4习题反馈。
三、化石记录的证据
【学生活动】:观察马的化石图片并讨论
(一)、自学
1、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经历多长时间?
2、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小组讨论:
1、马的体型如何变化的?
2、四肢如何变化的?
3、趾如何变化的?
4、通过这些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小结: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进化来的。
【教师活动】:展示始祖鸟的图片,通过始祖鸟与爬行类、始祖鸟与现代鸟类的相似之处引导学生总结古代爬行类和鸟类的关系。
【学生总结】:始祖鸟的特征既像爬行动物,又像现代的鸟类,说明了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动物。
习题:将古代爬行动物、始祖鸟、辽西鸟和孔子鸟的进化地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起来,教师引导排序。
【教师活动】:展示地层化石图片,引导学生总结化石在地层中的规律。
习题:使学生对越古老的地层中的化石越简单、低等,越新近形成的化石越复杂、高等这个分布规律掌握的更好。
三、生物进化的历程
科学家根据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的表示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游戏把生物进化树补充完整
【学生活动】:贴图(各种动植物按照生物进化的规律贴到进化树上)
根据“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地质年代和生物进化历程表”把生物图片贴在相适应的位置。
得出结论:植物进化的历程
动物进化的历程
动植物进化趋势
习题: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难度提高,使学生对生物的进化历程能灵活运用。
【教师活动】:播放《化石吟》视频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聆听,跟读使自己感情得到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要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大家都要爱护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四、师生总结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历程
1、
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遗体、遗物、遗迹
2、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进化树
3、
生物进化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