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上生物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上生物 16.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25 19: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人猿同祖”
2、知道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证据
3、说出人类进化的几个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证据说明现代人与现代猿拥有共同的祖先,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通过列表比较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特点,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认识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
2、通过对龙岗遗址的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人猿同祖的证据
2、人类进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人类进化过程的理解
【教学策略】
人类进化是几十上百万年前的历史,学生难以有直观印象。在教学中,以地方生物资源“龙岗遗址”穿插到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宝贵资源,在获得课堂知识的同时,又增进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播放我校教师自编自演的《龙岗流韵》舞蹈)
从舞蹈中我们知道,早在120万年前,咱们所在的梁山龙岗,就有古人类在这里生存繁衍。那么,最早的人类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二、新授内容:
(一)人类的起源
1、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谁首先将人类划入动物分类中的什么地位?谁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
(2)有哪些证据能说明“人猿同祖”?
2、表达交流。
(二)人类的进化
1、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人类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2)列表比较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特征:
进化阶段
距今年代
生理特征
生活特征
南方古猿
500-400万年
猿的特征多,脑容量约500ml
能两足直立行走
能人
300-100万年
脑容量约700ml
可能已经具有语言能力
直立人
200-30万年
脑容量约900ml
最早用火,狩猎,制造石器,语言
智人
30-4万年
脑容量约1300ml
缝制皮衣,制造长矛标枪捕猎,接近现代人
2、表达交流讨论结果。
3、教师拓展
(1)介绍龙岗遗址基本情况。
(详见生物本土资源卡,多媒体展示)
(2)思考:
A、龙岗人从距今120万年前,一直在这里生存繁衍,它们经历了人类进化的哪些阶段?
B、龙岗人生活在12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70到100万年前,著名的北京人生活在50到70万年前,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
(说明龙岗人比蓝田人、北京人出现的早;是南猿北迁的证据)
C、蓝田人、北京人是人类学家的重要研究对象,早已写进教科书,目前龙岗遗址正着手进行深入发掘。你认为将来“龙岗人”会不会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成为教科书的内容?
三、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练习册》选择、填空题
2、填空:
(1)生物分类学家
将人划分到

目。
(2)科学家赫胥黎首先提出

(3)人类的进化过程依次是:
阶段、
阶段、
阶段和
阶段;最早的“龙岗人”处于
阶段。
(4)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略)
【课后反思】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知识,由于时间久远,直观证据少,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在教学中,将学生身边的龙岗遗址引入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用本校教师自编自演的舞蹈《龙岗流韵》进行课堂引入,非常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在学习人类进化时,将本土资源“龙岗遗址”介入课堂,通过遗址介绍、图片展示、分析讨论,使学生对人类进化阶段的主要特征有更直观的了解;最后,在课堂练习题中也涉及了龙岗人的知识。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将龙岗遗址这一本土生物资源的有机运用,由于使用的是学生知道,但又不是非常了解的身边资源,学生学习讨论的热情非常高涨,不但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而且学生对于自己身边存在这么宝贵的资源引起了极大关注,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PAG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