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照镜子
●教材分析:本课是
“光与色彩”单元的第二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的
“物质世界”中“能量的表现形式”这一范畴。通过上一节课《光的行进》的探究,学生已经对光的直线传播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光在行进中遇到镜面物体会发生反射的现象。通过照镜子、玩镜子、制作玩具等方式,探究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和光的反射规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能通过对平面镜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通过假设、观察、实验等活动进行探究;以及对物质世界中光的传播这种能量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学情分析: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了解“像”及“平面镜”概念。在教学本单元前,每一个学生都有过照镜子的经历,但学生没有研究照镜子活动里的教学内容。教材认为这种经历是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只要从中提取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教学内容,理解其质属性,就能建立平面镜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感性认识平面镜成像规律及光的反射规律 。
2.知识与技能:会观察、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意见。
●教学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难点: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教学准备:学生:镜子,学生实验袋中潜望镜的材料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已经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外面的太阳光不能绕过墙壁,直接照进教室里来。下面老师就要考考大家了,谁有办法把教室外面的太阳光请进来作客?你需要什么帮助吗?
(学生演示:通过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照进教室)
二、照镜子,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1.提问:镜子为什么能把太阳光请进教室呢?(学生猜测可能是由于镜面光洁平滑且不透明,能够反射太阳光)提醒学生阳光强烈不要反射到人的眼睛。
2.引导: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呢?我们来研究一下镜子。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几面镜子,每个同学都要照一照自己。(板书:照镜子)照得时候要注意观察,比一比谁的发现多?小小镜子包含着大学问呢!
3.学生分组玩(照)镜子找答案。
4.学生汇报。在照镜子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1)在镜子里能看到自己。我们把镜子里的自己称之为“像”。板书:像
(2)除了在镜子里看到自己,还能看到旁边。
(3)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反的。不是上下颠倒,是左右相反,是直立的像。(板书:直立的像
左右相反)
(4)我们习惯照镜子时镜面与脸平行,如果改变镜子的角度,像会发生变化。
5.小结:同学们通过照镜子,发现了不少秘密,老师为你们高兴。可是你们再想想:
(1)镜子为什么能照出像呢?摸一摸镜面怎么样?夜晚能照出像吗?(没有光线,光滑的镜子也不能反射光线,也照不出像)
(2)什么是光的反射?
揭示:“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屏幕、月亮等物体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几乎每样东西都能反射光,越光滑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教师演示:用表面光滑的镜子和表面粗糙的镜子比较反光的效果。
(3)还有哪些物体像镜子一样能照出物体的像?(水面、瓷砖、光滑的黑板等)
6.小结:我们把表面光滑、平整的、像镜子一样的东西叫做平面镜。(板书:平面镜)我们刚才使用的镜子都是平面镜。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用镜子研究了光的反射现象,这节课我们一起继续照镜子(板书课题)
二、玩游戏,进一步探究镜子的成像规律。
游戏一:(玩一面镜子)探究物体像的特征。
1.同学们,用平面镜照物体,像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我们用一面镜子来照一块橡皮。
游戏要求:(教师演示)镜子竖立在表上指定的位置不要动,橡皮在表上按A-B和B-C位置来回慢慢移动,看看镜子里的物体的像分别有什么变化?把发现记下来。(组长从信封中取出一块橡皮和一面镜子)
活动记录表一:
我们发现:镜子里橡皮的运动和实际橡皮的运动方向相反。
2.学生分组实验。
3.学生汇报。你在镜子中看到了什么?
(1)与镜面垂直移动时,物体离镜子近,像就近。物体离镜子远,像就远。(板书:距离相等)
(2)与镜面水平移动时,像大小不变。(板书:大小相等)垂直移动时,感觉橡皮变小了,是人眼看东西总是近大远小,事实上像与物体的大小也是相等的。
(3)橡皮在
A、B、C三个位置间移动的时候,像也跟着移动到相对应的位置。因此它们的位置是互相对称的。(板书:位置对称)
4.小结: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直立的像,大小和实物相等。物与像分居在镜面的两侧,且离镜面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位置对于镜面是对称的。
游戏二:(玩两面镜子)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
1、谈话:一面镜子能看到多少个物体的像?两面镜子能看到多少个物体的像?猜猜看?
2.要求:把橡皮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动,将两面镜子摆成各种角度,观察镜中物体的变化。小组成员互相合作,选好测量员(用量角器测量两面镜子的摆放角度)、观察员(观察镜中像的个数)、记录员(组长做好活动记录,把两面镜子摆的不同方法和镜子里像的个数记录下来)。还要谈谈你们的发现,想想为什么?(组长从信封中取出量角器和第二面镜子)
活动记录表二:
两面镜子摆放角度
镜子里像的个数
180
160
90
70
40
我们发现:
3.学生分组实验。
4.学生汇报实验成果。
(1)改变两面镜子的角度照物体有什么发现、
两面镜子角度大有2个像;角度小有4个像;角度越小有6、8、10个像。(板书:角度越小
像数越多)
(2)还有其他不同的摆法吗?
两面镜子摆成一字形有1个像;
两面镜子摆成相对时,有数不清的像。(学生实验观察验证)
5.小结:
为什么镜子平行时能看到很多像?这是为什么?
光在两面镜子间多次反射,形成许多像。(板书:互相映照)
●板书设计:照镜子(平面镜)
第三课时
一、导入
1、提问:什么叫做光的反射现象?
2、谈话:通过两节课对镜子的研究我们已经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想想看,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要用到平面镜?
二、制作潜望镜
1、谈话:潜望镜和我们小时玩的万花筒也是利用了平面镜的原理制成的。
2.出示潜望镜:指派学生上台观察,说说为什么你能看到别人,别人看不到你呢?看课件(把两面镜子成45°角安装在“Z”形曲管的转弯处)
3、讲解潜望镜的制作方法(学生实验袋)
一边制作一个,一边讲解
4、学生分组制作。
5、制作成功后,学生观察潜望镜。
6、提问:我们能不能用镜子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7、学生画图解释
三、拓展应用
1、(出示万花筒):学生观察万花筒。你看见了什么?
教师简单介绍制作万花筒的方法和步骤。它是由三面镜子组成一个三棱柱
( http: / / baike. / view / 91427.htm"
\t
"_blank ),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彩色碎片,两头都用透明纸封住。这些碎片经过三面镜子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2.游戏三(玩多面镜子)日光接力打靶游戏
我们知道镜子有极强的反光能力。下面我们做个游戏,请三位同学分别站在阳光下,教室前面、后面,先要想办法将光传递到教室,再投射到黑板上方的一个字,看能不能成功?活动前,各组要商量一下该这么做?并确定三位同学参加游戏。(学生分组玩这个游戏。)
谈谈游戏的技巧或发现。
四、总结延伸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游戏活动认识了光的反射现象,探寻了平面镜的成像规律。老师告诉大家,如果镜子不是平面镜,是凸起或凹下的话,会有更奇妙的现象,课后你们可以拿不锈钢汤勺试着观察观察,下节课着重研究。
●教学资源:PPT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根本,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核心,并注重课堂的开放性,为学生、教材、教师之间连接了一条有机的纽带,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真刀真枪”的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改新理念。
直立的像
照镜子
平面镜
左右相反
大小相等
距离相等
照镜子
平面镜
位置对称
互相映照
角度越小像数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