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一个基本电路的组成元素,能够连接基本电路。
2、知道开关的作用并能用开关控制电流。
3、知道不能用交流电做实验。
4、能够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难点】分析灯泡亮与灭的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池(15节)、电池盒(15个)、灯泡(15个)、导线(
各50根)、单刀开关(15个)、电池和灯泡模型(学生用:20组,教师用:10组),展示板。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出示一个手电筒,打开手电,灯泡亮起来。提问:你知道要使灯泡亮来,需要哪些材料吗?
学生交流。
出示:灯泡
电池
导线
2、
谈话:看一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1、出示1号电池。提问:关于电池,你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
课件展示:电池的种类、正负极
2、出示灯泡。观察老师为每组准备的灯泡,说说它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灯泡剖面图
教师介绍灯泡的构成。
3、介绍导线
二、设计连接方案,验证方案并分析原因。
1、
师:想不想让你们手中的灯泡亮起来?让我们先来设计使灯泡亮起来的方案。老师为每个组准备了一些可粘贴的纸质灯泡和电池图案,同学们将灯泡贴在合适的位置,画线表示导线。小组研究,怎样连接可以使灯泡亮起来?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连接方案。
交流方案,将不同的连法贴在黑板上。
2、
师:同学们设计的这些方案到底能不能使灯泡亮起来呢?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材料:电池、灯泡和导线,根据你们的设计连接,检验一下灯泡是不是都能亮起来。
检验时注意:
先检验本组的设计,再检验黑板上不同的设计。
在灯亮的设计旁划“
√”,不亮的划“×”。
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设计图连接,交流实验结果。
教师根据灯泡亮与不亮的情况,将设计方案分成两类。
3、
分析灯泡亮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亮,有的不能亮?你能找出所有亮的设计方案中的共同点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全班交流。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什么?
课件展示:电流的路线动画
提问:流动的又是什么?从哪里流向哪里?
学生口答。
师小结:从电池的正极流出的电流只有通过小灯泡以后再流进负极,这样形成了电流的通路,也就是电路,小灯泡才会亮起来。齐读这段话。
4、分析灯泡不亮的原因。
师:你能用刚才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这几种方案,灯泡却不亮呢?
学生交流。(没有形成电流的通路)
小结: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没有经过灯泡或其他用电器后,直接进入电池的负极,造成了短路,是非常危险的。
3、
使用灯座、电池盒,改进简单电路。
1、
谈话: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同时也为了操作的方便,老师还为同学们准备了新帮手。
出示:电池盒
师:这叫电池盒,哪位同学会使用?
学生演示使用方法。
提问:导线怎样连接?
学生继续尝试连接导线。
提问:这两个接线柱连接电池的什么部位?
出示:带U型卡口的导线。
师:有了这种带有U型卡口的导线,连接起来就更方便了。直接将卡口插入,拧紧螺帽即可。
出示:灯座
提问:将灯泡拧紧后,灯座的两个接线柱分别连接灯泡的什么部位?
学生交流。
师:现在你能用这些材料,连接刚才的电路吗?
学生小组合作,连接电路,最先完成的小组展示。
2、
谈话:看到同学们的灯泡都亮了起来,老师真开心,但又有点忧心:这样一直亮下去,多浪费电呀!我们家中是怎样控制电灯的亮与灭的呢?
学生交流:用开关
师:老师也为每个组准备了一个这样的开关(出示:单刀开关),你能用它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吗?
学生合作,将开关加入电路,最先完成的小组展示。
提问:你是怎样使用开关的?
认识开关可以控制电流的通断。开关可以控制电器的使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闭电源的习惯,从而可以减少电源的使用,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3、小结:今天,我们用电池、导线、灯泡和开关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板书课题:简单电路)
黑板上出示简单电路图,对照简单电路,引导学生认识电路图中的符号含义
4、
拓展延伸,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出示事先做好的简易红绿灯演示,老师用一组电池使两只小灯泡交替亮起来,一只是红色的,另一只是绿色的,这就成了一个简单的红绿灯,想不想自己也动手做一个这样的红绿灯呢?课后请大家回去先设计连接方案,下一节课上咱们一起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