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快乐的动物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快乐的动物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25 07:2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动物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学校:西安特立实验小学
姓名:赵娟
学科:数学
册次:第三册
学情分析:本节课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具体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在自主操作、交流后,学生真正体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用除法表示和计算“谁是谁的几倍”就水到渠成了。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景,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会用直观图形和除法算式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倍”的意义。
教学难点:会用除法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具准备:课件、小猴和小鸭子的图片、小圆片、磁扣
学具准备:卡片、小圆片
教学过程
环节名称(时间:
2分钟)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今天我们要和一群快乐的动物交朋友,去帮助它们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生:愿意。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小动物引入,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创设和小动物们交朋友的情境。
环节名称(时间:
30
分钟)
合作探究:
师:现在请你静静的、有序的观察图片,图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它们分别有几只?数清楚后请你记录在第一张小卡片上。
生:数并做记录。
师:填完的同学请坐端正。下面老师请位同学汇报一下他数的结果。在他汇报的时候,如果你同意他的结果就请你点点头,如果你不同意,就请你摇摇头。同学请开始汇报吧。
生:汇报数的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倾听的能力。
师: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在肯定的点头,说明大家和这位同学的结果是一致的。同学们,在这些小动物里面属小鸭子和小猴最调皮最机灵了,他们非要比一比他们的只数,你能帮他们比一比吗?
生:能。小鸭比小猴多3只,小猴比小鸭少3只。
师:这位同学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活动1:请同学们把卡片放在桌角,用小圆片来代替小鸭和小猴,摆一摆:
要求:在第一行的位置摆小猴的数量,在第二行的位置摆小鸭的数量,一一对应,动手吧。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摆。
师:同学们摆好了吗?大家看XXX同学这样摆的效果清楚直观,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小鸭的数量比小猴多,多在哪里,小猴的数量比小鸭少,少在哪里。你们是这样摆的吗?不是的同学请迅速调整过来。
现在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看黑板:我们在第一行摆了小猴的数量,在第二行摆了小鸭的数量,如果我们把小猴的数量3只看做一份,那么在小鸭的数量里面也像小猴这样3只看做一份,能圈出几份呢?
生:2份。
师:那就说明6里面有几个3?
生:2个3
师:哦,好极了,那现在请在你摆的小鸭的数量里找2个3在哪里?用手圈一圈。同学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
师:谁能说说6里面有几个3?
生:2个。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师:我们得到了一致的答案6里面有2个3.
我们就说6是3的2倍。
师:6是谁的只数呢?3是谁的只数呢?
生:小鸭的只数/小猴的只数。
师:2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只数的2倍。
师:为了说起来简洁一些,后面的这个“的只数”可以省去不说。同学们一起再说一遍。
生: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师:好极了。
师:同学们大家看我们刚才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按照小猴的数量把小鸭的数量在进行平均分。把6只小鸭,每3只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生:3份。
师:你会用列除法算式吗?
生:会。6÷3=2
师:算式中的6,3,2各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6表示小鸭的只数,3表示小猴的只数,2表示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大家要特别注意:“倍”表示的是一种数量关系,它不是单位名称,所以大家以后在计算“谁是谁的几倍这类问题时,后面不用带单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摆图、圈图理解倍数关系,初步体会2倍的含义。
师:小鸭和小猴觉得这样比还挺有意思的,于是又去喊来了它的好伙伴。请大家仔细看图,小鸭和小猴的数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能数清楚他们的数量吗?数清楚后请你记录在第二张卡片中。
师:请同学们在填之前,请迅速把你的小圆片放进抽屉里。3,2,1
生:填表并用掌声汇报。
师:那这次小鸭的只数会是小猴的几倍呢?请同学们用圆圈来表示小鸭和小猴的数量,自己圈一圈来揭晓答案。
生:学生动手圈。
师:老师请位同学说一说他是怎么画的?
生:汇报。(学生边汇报边出示课件)
师:小鸭是6只,小猴是3只我们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现在小鸭是8只,小猴是4只,我们还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只要小鸭的数量里面有两个小猴那么多,我们就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操作模仿、理解2倍的含义。学生独立探索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进而体会出,只要能在小鸭的只数里面圈出两个小猴那么多,我们就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师:就在小鸭和小猴比的高兴的时候,游来了一只小鸭子,它对最上面这只小猴说:“小猴,你妈喊你回家吃饭呢?”小猴特别听话,听到小鸭捎来的口信,立刻从树上跳下来,飞奔回家了。同学们,这时小鸭和小猴的数量又发生变化了,你看出来了吗?现在小鸭有几只,小猴又有几只呢?
生:汇报。
师:小鸭的只数还是小猴的2倍吗?
生:不是。
师:不是吗?那这次会是几倍呢?
生:3倍。
师:请同学用你自己喜欢的图形画一画,圈一圈,看一看小鸭的只数到底是小猴几倍?
生:动手画。
师:我刚才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用正方形表示小鸭和小猴的数量,有的是用桃心,各种各样的图形,但圈法都是一样的。老师喜欢画圆圈,你们是这样圈的吗?
师: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
生:3倍。
师:除法算式是什么?
生:9÷3=3
师:这两个3所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3表示小猴的数量,第二个3表示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3倍.
师:根据PPT讲解4倍、5倍、1倍。1倍就表示小鸭的只数和小猴一样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尝试,理解几倍的含义。有几个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倍。
师:小动物们觉得小猴和小鸭这样比真有意思,于是他们也来凑热闹了,并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我们之间有倍数关系吗?”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帮小动物找一找他们之间的倍数关系。
环节名称(时间:
6分钟)
巩固练习:
说一说哪些小动物之间都有倍数关系呢?
【设计意图】:大胆提问,深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展现完整的情境图,让学生找出倍数关系。
圈一圈,填一填
拓展练习
【设计意图】
环节名称(时间:
1分钟)
小结: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和倍数有关的问题,老师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把你发现的和倍数有关的问题收集起来,下节课汇报给老师,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数学的价值。
环节名称(时间:
1分钟):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
(
快乐的动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快乐的动物》是北师大版教材第三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倍”的认识。它是在学生认识平均分与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体会“倍”的含义。“倍”虽然说是生活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可是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困难的,因此我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在教学时做了以下一些设计:结合“快乐的动物”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在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中体会“倍”的含义,既学会了画图表征,又学会了用算式解决问题,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设计时,第一部分从学生比较熟悉的“2倍”入手进行讲授,通过摆、圈让学生感知,再让学生模仿操作;第二部分从“3倍”入手,通过动手画帮助学生理解;第三部分引出“4倍、5倍、1倍”,让学生逐步理解。第四部分的练习题中,设计了让学生说一说,圈一圈的环节帮助学生加深对“倍”的理解。不足之处:学生对“1倍”的认识,不太理解,这个问题没有预设到,后续应对此方面多做补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