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五章
生物的进化一. 自然选择学说 创立者:达尔文1. 主要内容(1)过度繁殖 是指任何一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 如:一棵一年生的植物,即使每年只产生两粒种子,经过20年,后代的数目就能超过100万棵。(2)生存斗争 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斗争,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如干旱、寒冷)之间的斗争。(3)遗传和变异 在生存斗争中谁胜谁负是由遗传和变异来决定的。变异可分有利变异和无利变异(4)适者生存 是指凡是生存下来的个体都对环境适应的,而被淘汰的个体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什么是自然选择? 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进化。长颈鹿的始祖现代长颈鹿
长颈鹿始祖过渡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内因)加 剧(动力)(结果)自然选择微小有利变异积累而成显著的有利变异原始物种新物种(决定进化的方向)2. 评价 P83 十九世纪三大发现之一,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生物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对遗传变异本质,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变异起作用等问题不能作出科学解释。二 .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1)种群的概念 所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种群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2)基因库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基因库。 每一个种群都有它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的个体一代一代地死亡,但基因库却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3)基因频率① 概念: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②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例: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那么A和a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解:100个个体的总基因数为100×2﹦200个其中A基因为30×2﹢60=120个a基因为60+10×2=80个那么,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20200=60%a 基因的基因频率为:80200=40%练习: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眼(a)是显性。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人有3600名;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体有12000人。那么,在这一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 0.36和0.64 B. 0.64和0.36
C. 0.50和0.50 D. 0.82和0.18B小 结 本节课学习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第二部分着重讲述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关于自然选择学说,要以“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为主线进行学习。关于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着重讲述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宏观的,阐述了种群的概念,说明生物是以种群为单位生活在一起,并且是以种群为单位繁殖后代的;另一方面是微观的,阐述了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说明在自然界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群基因频率会不断发生变化,而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小 结练习:下列实例中,属于种群的( )
A. 一片草地的所有蒲公英
B.一个温室里的全部花卉
C.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昆虫
D.一片草地里的全部蛇A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B. 种群内的个体彼此可以交配
C. 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机械集合
D. 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3. 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鹿角发达的原因是( )
A. 鹿角经常使用因而发达
B. 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 的个体被保留的结果
C. 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生殖方向的发展的结果
D. 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其发达B作业: 课本第63页复习题